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在生产、运行以及管理等方面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并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当中配电网的智能化也在不断的提升,对先进技术的使用,也进一步使得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希望能给电力技术的研发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及思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149-02
1 引 言
在电力系统当中,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则应该要使得配电网能够高效、有序运行,它还可以缩短停电时间,从而最大化的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这不仅需要重视电力系统配网组建当中电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应该兼顾绿色环保以及灵活变化的运营手段,这给智能模式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对配网管控的智能技术进行研究,不仅是目前市场竞争以及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使得电力行业利益最大化,推动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建设配网智能系统的重点
2.1 数据的维护与终端管理
依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这其中,GIS技术不仅是自动化配网系统当中的基础技术,还是支持自动化配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自动化配网系统,要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就应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并实现终端管理。其操作方法具体是,有效地优化GIS运行所处环境以及配电网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而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动导入增量模型以及全模型,或者将GIS中的图形参数自动输出,这能够有效保障原始数据的质量,防止出现数据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这样还能减少对图形及数据进行重复维护的次数,大大减轻工作量,并确保自动化配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自动化配网系统当中,设备终端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设备。因此,在对设备终端进行选择时,应该要确保供电模式和设备终端相互适应。一般情况下,当使用电池配上系统供电的混合模式时,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因为更换系统或者突然断电而干扰系统的问题,使得设备终端的正常运行得到保证,从而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智能调度
2.2.1 智能调度能够对风险进行检测,并且还具有预警及报警的功能
要使用只能调度,就需要提前将自动化配网模式的使用计划制定完善,计划内容应该要包括检验校准好重要设备的程序,从而能够确保自动化校核配电网,并且精准判断在配网系统当中是否存在超负荷工作等违规问题,此外,还对停电时间是否发生冲突进行全面判断,在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当中起到辅助作用,只能校验系统的运行方案,并提供所需要的基本参数给制定出的合理校验方案等,让这些功能实现自动化,并使其能够自动运行,不仅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因为员工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影响配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2.2.2 实现自愈复电技术以及程序化控制
采用配网系统的操作程序,可以将停电、闭环转电以及复电这一系列功能实现,并且整合多个项目,从而可以形成一个集中的操作任务,并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配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还可以对于终端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根据故障来进行自动化设置,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再次发生同类型的故障。
2.2.3 實现对配网监测系统的定制功能
一般可以个性化定制自动化配网模式情况下的检测功能,来满足不同用户对自动化配网模式的需要。为了实现自动化,应该要统一配网接口以及图形参数的标准,进而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提高配网检测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可视化程度。例如配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该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上辅助配网自愈,具体体现为:自我适应性保护,自动化锁定配网故障位置,同时,也具备网络重构与无功控制类似的功能。其中仿真技术则主要负责科学评估配网状态,优化配网潮流、预测负荷,所涉及的建模工具有:发电模型、负荷模型、网络拓扑分析等。该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对配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要深度挖掘配网的数据,在这一方面应该要及时搭建并更新数据库以及它的运行平台,这不仅仅是要能够提供更好的配网服务,并且使得配网智能化程度得到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后期对于数据的维护,提高后期数据维护的效率以及维护质量。
系统负荷也是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之下的影响因素之一,通常,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综合分析负荷的实施特点,所以不论哪种类型的供电负荷,都能够将其负荷的特点以及规律分析出来,从而提供丰富可靠的参考数据给电力管理及营销。
4 智能模式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当中的应用
4.1 集中智能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自动化配电网的重点工作应该是通过断路器等特定设备将系统检测到的设备或线路具体的故障信息传输到主站的控制系统当中。确定故障的确切位置时应该要进行严谨的分析及计算。通过采用配电网当中的控制功能以及预期相对应的控制装置来隔断故障。采用这种智能模式综合考虑到了负载过载,网络损耗等各种不利因素,将对高度科学化的分析计算主站当做基础,制定出有效的恢复网损以及缓解过载现象的方法和对策,即特定的设备,例如控制开关来将负荷进行转供,这种方法的适应性非常强,不仅可以用于具有不同结构形式的配电网络,还可以帮助排除并修复线路故障,这种智能模式非常先进,在架空路线以及环网结构当中使用是非常合适的。
该模式的优势:①如果配电网系统发生故障,那么不仅可以通过自动调度的手段有针对性且灵活的优化配电网系统的正常工作形式和工作模式,还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指挥来稳定运行系统内部的程序。②准确地向主站控制系统发送所收集的配电网中所有用户功耗状态(包括电源端口数、电压、电流)的实时数据信息,从而使得主站能够准确的实施远程控制配网系统,这不仅保证了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还提高了命令传输的速度。③在配电检测计量终端以及无功电压补偿装置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这可以方便配电网发挥其自身的自动化无功控制功能。④对于集中智能,其自身就具有自动判定并且排除故障的功能,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故障的影响以及损失,应该将其在使用时合并联合使用相关保护设备。 4.2 分布式智能模式
分布式智能模式一般是用于在配电网发生故障之后,对于配电网进行处理的阶段。当配电网发生故障之后,应该立即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修复,不然很容易使得设备受到损害,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因为自动化配网其自身就具有以下功能,例如:对故障进行判定、定位,并对故障进行隔离等,因此,可以让配网网络进行重新架构,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操作步骤,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容易。分布式智能控制模式所采用的最重要的装置是通过FTU连接多个断路器,并使其形成的分段器(或分段开关),这其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分段器的重合功能。根据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它们分成两类,即电压控制型开关以及电流计量型开关。前一种开关判断故障发生的大致范围是通过主站分段器的第一次产生电流与第二次产生故障电流之间所经过的时间来确定的。后一种开关对故障区域进行判断主要是通过由于故障电流通过而发生的开关次数来决定的。
该模式的缺点是:①会对配电网络系统以及用户终端造成很大的影响,且这种模式处理故障的速度,以及恢复供电的速度较慢。②主站的速度设置和重合闸的设置参数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改,更改次数过于频繁,特别是在电源较多或者支路较多的复杂配电网当中,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参数。③在同一条线路当中,上下重合器之间,选择动作的性能较差。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學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电力能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给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现如今,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融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的降低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提高了处理故障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的水平,全面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凤珍,马建伟,牛霜霞.电网智能设备嵌入式软件安全性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科技成果,2015(17):27~29.
[2]吴国沛,刘育权.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162~164.
[3]曲 毅,魏震波,向 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南方电网技术,2013(5):56~58.
收稿日期:2018-8-12
作者简介:刘晓芸(1978-),女,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149-02
1 引 言
在电力系统当中,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则应该要使得配电网能够高效、有序运行,它还可以缩短停电时间,从而最大化的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这不仅需要重视电力系统配网组建当中电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应该兼顾绿色环保以及灵活变化的运营手段,这给智能模式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对配网管控的智能技术进行研究,不仅是目前市场竞争以及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使得电力行业利益最大化,推动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建设配网智能系统的重点
2.1 数据的维护与终端管理
依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这其中,GIS技术不仅是自动化配网系统当中的基础技术,还是支持自动化配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自动化配网系统,要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就应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并实现终端管理。其操作方法具体是,有效地优化GIS运行所处环境以及配电网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而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动导入增量模型以及全模型,或者将GIS中的图形参数自动输出,这能够有效保障原始数据的质量,防止出现数据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这样还能减少对图形及数据进行重复维护的次数,大大减轻工作量,并确保自动化配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自动化配网系统当中,设备终端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设备。因此,在对设备终端进行选择时,应该要确保供电模式和设备终端相互适应。一般情况下,当使用电池配上系统供电的混合模式时,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因为更换系统或者突然断电而干扰系统的问题,使得设备终端的正常运行得到保证,从而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智能调度
2.2.1 智能调度能够对风险进行检测,并且还具有预警及报警的功能
要使用只能调度,就需要提前将自动化配网模式的使用计划制定完善,计划内容应该要包括检验校准好重要设备的程序,从而能够确保自动化校核配电网,并且精准判断在配网系统当中是否存在超负荷工作等违规问题,此外,还对停电时间是否发生冲突进行全面判断,在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当中起到辅助作用,只能校验系统的运行方案,并提供所需要的基本参数给制定出的合理校验方案等,让这些功能实现自动化,并使其能够自动运行,不仅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因为员工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影响配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2.2.2 实现自愈复电技术以及程序化控制
采用配网系统的操作程序,可以将停电、闭环转电以及复电这一系列功能实现,并且整合多个项目,从而可以形成一个集中的操作任务,并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配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还可以对于终端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根据故障来进行自动化设置,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再次发生同类型的故障。
2.2.3 實现对配网监测系统的定制功能
一般可以个性化定制自动化配网模式情况下的检测功能,来满足不同用户对自动化配网模式的需要。为了实现自动化,应该要统一配网接口以及图形参数的标准,进而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提高配网检测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可视化程度。例如配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该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上辅助配网自愈,具体体现为:自我适应性保护,自动化锁定配网故障位置,同时,也具备网络重构与无功控制类似的功能。其中仿真技术则主要负责科学评估配网状态,优化配网潮流、预测负荷,所涉及的建模工具有:发电模型、负荷模型、网络拓扑分析等。该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对配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要深度挖掘配网的数据,在这一方面应该要及时搭建并更新数据库以及它的运行平台,这不仅仅是要能够提供更好的配网服务,并且使得配网智能化程度得到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后期对于数据的维护,提高后期数据维护的效率以及维护质量。
系统负荷也是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之下的影响因素之一,通常,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综合分析负荷的实施特点,所以不论哪种类型的供电负荷,都能够将其负荷的特点以及规律分析出来,从而提供丰富可靠的参考数据给电力管理及营销。
4 智能模式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当中的应用
4.1 集中智能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自动化配电网的重点工作应该是通过断路器等特定设备将系统检测到的设备或线路具体的故障信息传输到主站的控制系统当中。确定故障的确切位置时应该要进行严谨的分析及计算。通过采用配电网当中的控制功能以及预期相对应的控制装置来隔断故障。采用这种智能模式综合考虑到了负载过载,网络损耗等各种不利因素,将对高度科学化的分析计算主站当做基础,制定出有效的恢复网损以及缓解过载现象的方法和对策,即特定的设备,例如控制开关来将负荷进行转供,这种方法的适应性非常强,不仅可以用于具有不同结构形式的配电网络,还可以帮助排除并修复线路故障,这种智能模式非常先进,在架空路线以及环网结构当中使用是非常合适的。
该模式的优势:①如果配电网系统发生故障,那么不仅可以通过自动调度的手段有针对性且灵活的优化配电网系统的正常工作形式和工作模式,还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指挥来稳定运行系统内部的程序。②准确地向主站控制系统发送所收集的配电网中所有用户功耗状态(包括电源端口数、电压、电流)的实时数据信息,从而使得主站能够准确的实施远程控制配网系统,这不仅保证了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还提高了命令传输的速度。③在配电检测计量终端以及无功电压补偿装置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这可以方便配电网发挥其自身的自动化无功控制功能。④对于集中智能,其自身就具有自动判定并且排除故障的功能,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故障的影响以及损失,应该将其在使用时合并联合使用相关保护设备。 4.2 分布式智能模式
分布式智能模式一般是用于在配电网发生故障之后,对于配电网进行处理的阶段。当配电网发生故障之后,应该立即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修复,不然很容易使得设备受到损害,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因为自动化配网其自身就具有以下功能,例如:对故障进行判定、定位,并对故障进行隔离等,因此,可以让配网网络进行重新架构,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操作步骤,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容易。分布式智能控制模式所采用的最重要的装置是通过FTU连接多个断路器,并使其形成的分段器(或分段开关),这其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分段器的重合功能。根据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它们分成两类,即电压控制型开关以及电流计量型开关。前一种开关判断故障发生的大致范围是通过主站分段器的第一次产生电流与第二次产生故障电流之间所经过的时间来确定的。后一种开关对故障区域进行判断主要是通过由于故障电流通过而发生的开关次数来决定的。
该模式的缺点是:①会对配电网络系统以及用户终端造成很大的影响,且这种模式处理故障的速度,以及恢复供电的速度较慢。②主站的速度设置和重合闸的设置参数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改,更改次数过于频繁,特别是在电源较多或者支路较多的复杂配电网当中,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参数。③在同一条线路当中,上下重合器之间,选择动作的性能较差。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學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电力能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给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现如今,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融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的降低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提高了处理故障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的水平,全面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凤珍,马建伟,牛霜霞.电网智能设备嵌入式软件安全性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科技成果,2015(17):27~29.
[2]吴国沛,刘育权.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162~164.
[3]曲 毅,魏震波,向 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南方电网技术,2013(5):56~58.
收稿日期:2018-8-12
作者简介:刘晓芸(1978-),女,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