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6年又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国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否达到小康,抑或小康社会建设达到了什么程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选择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研究主题,并实地进行了考察调研。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95-0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到2020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国既定战略目标,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中部省份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进入现代化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关注、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民族地區文化建设是当代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奋斗目标,它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光辉灿烂的前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建设,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协调发展,亦要求民族地区和谐进步。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广大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相对而言较为繁重;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又显得较为薄弱。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障,无论对于民族地区还是全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而言,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与关键环节。
二、变迁中的农村文化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在农耕经济融入现代经济的过程中,现代都市生活对农村的文化影响和精神辐射越加明显。依托成熟的电子技术,村民通过电视画面和声讯传播,接受各种物质符号和文化信息,加上大量外出人员所传导的各种真实感受,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撞击,开始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文化变迁[1],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如何把握它的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急需解答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真实有效地反映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实地走访调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镇的一个处于现代化变迁中的村庄——和平村,它是西部农村城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在2004年,和平村总面积1.6平方千米,耕地120公顷,南教场滩、熊家湖两个天然湖泊。8个村民小组,村民532户,总人口2010,其中汉族1 999人,回族101人,是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村庄。调研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民闲暇娱乐生活、教育状况、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虽然这些观察、描述与总结存在许多不足与疏漏,但它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当前农村具体真实的文化现象,既能发现问题,又可以从中获得繁荣农村文化的对策和信心。
三、和平村延续与改变:城镇化村落的文化教育生活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的第一层次需求是生理需求,即满足人的吃穿住等基本生理需要,是生存层面,而人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属于较高层面的需求。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贫瘠层面,《管子·牧民》中人们熟知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的现实,农民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乡村政治民主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保障的逐渐建立,使农村文化建设有了很大改观。
(一)精神的富有与贫穷
和平村是一个典型的,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土地流转的政策推动下,该村8个生产队,目前已有6个生产队实现了城镇化,还有3队和6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因素尚未实现城镇化。这就使得我们所研究的范围分为社区文化与村落文化,从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视角,通过社区文化与村落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现状。
1.文化空间在拓展
在西北传统的乡村公共文化娱乐生活,主要集中在秋收和春节的社火、秧歌等的表演,是农民集体的快乐。而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公共生活是缺失的,这种缺失是娱乐公共空间缺失造成的,因而在传统的村落里乡村民众无法体会劳作之余的闲暇所带来的幸福感。
由于城市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因此随着距离城市的渐远,边远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渐薄弱。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将文化分为“可观察的文化”和“不可观察的文化”,“可观察的文化”都是文化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实在的,看得见的,“不可观察的文化”则反之。和平村村落的文化体现更多就是“不可观察的文化”。在访谈中,村民介绍在过去和平村几乎没有文化硬件设施,公共文化空间。村落是熟人团体,他们的文化生活体现在邻里之间走门串户的交往过程中。同时由于农忙的影响,农民平时的文化活动很少借助于文化设施。因此,村落的文化生活空间较为单一、有限。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民的土地通过征收、征用、土地流转等方式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农民们被当地政府安置在和平新村社区后,该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开始完善,社区内有文化广场、体育场。体育场上具备了应有的各种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等。小区内随处可见宣传栏、读报栏。村委会设立在该小区中,为村民办理事务提供了很多方便,村委会的办公楼也是一栋多功能的文化楼,这里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心理咨询室、村民活动室,还有村民可随时投放意见的信箱,心愿墙等。在受访的调查对象中,有64.7%的人认为村里的文化设施对他们的文化生活有所帮助,社区文化建设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具体如下表。 [表1 村里的文化设施对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频数\&频率\&有帮助\&123 \&64.7%\&没有帮助\&67 \&35.3%\&]
与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比较,村落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设施不够健全,文化资源较匮乏,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社区文化与村落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2.难得休闲之福
空间是农民娱乐的场地,而生计时间也是影响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入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传统村落村民在早上七点左右就来到地里锄草,赶在11点左右扛着锄头回家做饭,午饭过后稍事休息。晌午过后,他们再次扛起锄头下地干活,一直劳作到傍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吃饭,一天辛苦的劳作就这样结束了。劳作之余,他们的娱乐活动趋于单一。村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村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情况][\& 频数 \& 频率\&看电视\&115\&60.5%\&读书看报纸\&11\&5.8%\&下棋打牌和麻将\&8\&4.2%\&上网玩手机\&19\&10.0%\&跳广场\&12\&6.3%\&打球\&4\& 2.1%\&其他\&21\&11.1%\&合计\&190\&100%\&]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来看,190名村民中,有60.5%的村民将看电视作为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由此看来,看电视成为农民娱乐首选。
社区的村民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后,不再忙于耕种,拥有了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从早上七点开始,小区里的居民就来到文化广场,伴着动感的音乐跳起广场舞,村里还专门成立了舞蹈社团,她们每年都会代表该村出去参加比赛演出;体育场上随处可见成年人在篮球场上、乒乓球场上挥洒着汗水;年迈的爺爷奶奶也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他们不时地互相交谈着、欢笑着,充实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中午的时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也会有一些村民前来看书、上网学习,但是据图书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村阅览室的利用率并不高。傍晚时分,人们又来到广场继续早上未尽兴的广场舞、篮球比赛,整个广场上洋溢着他们对小康生活的热情。
由社区与村落的文化生活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村落文化活动非常贫乏。
(二)文化水平提升有盼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平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不适应现代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整个乡村居民的文化基础还比较落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状况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35.8%,初中文化程度占44.7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19.5%。从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体受教育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在国家义务教育的推动下,村民的教育程度逐年提高。
[图1 不同年龄段教育程度比较图]
该村的村长对教育颇有自己的见解,他说:“70年代及以前的人,由于家里的兄弟姐妹多,粮少,钱更少,供不起娃上学,所以很多人都回家种地;80年代的人大多数是因为自己上到一定程度厌学不想上的辍学;90年代以后的人就有了义务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每家都想培养个大学生!”村长的话虽然朴素但是道出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通过走访调查显示,当地农民非常重视教育,几乎每个被调查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虽然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但是一些农村家庭因经济困难依旧难以应对。农村教育程度相对城市来讲差距仍然很大,这直接影响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思想观念开放进行时
“三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这是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经典显照,小农意识是一种与小农经济相伴随的落后观念,主要特征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缺少开阔的视野、远大的理想,重眼前利益,安于现状、自我封闭等。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而丧失了土地的农民,导致当代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风险系数极大提高[2]。
离开土地,走入城市。城乡的交织、信息社会的影响,让农民思想从传统逐步走向开放。但调查中也发现,观念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如和平村中失地农民,他们曾固守着传统的小农思想,现如今终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虽然拿到了政府征地给的补偿金,却在城乡边缘徘徊,无所适从,有甚者依然盼望政府再给予救济。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多数失地农民由于缺少技术专长,常常是上岗又下岗,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部分失地农民处境艰难[2]。
当地城关镇政府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难,失业多的情况,特别组织并资助失地农民进行专门的砖瓦工、电焊工等技能培训,积极拓展农民再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就业。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绝大部分失地农民过上了发财致富的小康道路。在走访调查中,一位杨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史“我们家以前就在和平村,村里老人生的孩子多,我是老九,家中排行最小,家里还有8亩田地,现在全部租给别人种了,我们家孩子在后来改革开放后都逐渐进城一边学习职业技术一边打工挣钱,我当年学的是电工,现在在平罗县开了电子产品零售和维修店,自己当上了老板,现在我们全家都在城里住,过得很幸福。”(杨先生39岁高中文化程度)。失地农民在“走出去引进来” 这一开放思想的指引下,积极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主创业意识,热情投入到小康社会建设当中。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在乡村,传统魅力也体现在乡村,因此乡村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研究意义重大。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统,从来没有遇到当代社会如此迅猛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巨大撞击,农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中纠结,但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趋向多元,他们在求富裕、求平安的同时,希望对外部的世界有所了解[1]。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倾诉和意见表达都非常渴望;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开放,尤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计来源逐渐多元化,他们不再依附于土地靠天吃饭,而是走向城市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小康社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正在由传统向现代变迁。作为文化变迁主体的乡村农民必将经历缓慢的文化适应过程,而这个发展过程是曲折的,首先要解决的是物质层面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场所为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公开畅达的交往平台,极具感情色彩的人际交往能够创造出巨大效益,不仅有经济和科技信息沟通,还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能够让村民感受到群体的温存,获取生命价值。其次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举办各种村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不仅能丰富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还能充分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最后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引导失地農民再就业,使村民的身份逐渐发生转变。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进一步开放。这些都必将大力推动小康社会文化建设,从而促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如珍.论当代农村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92.
[2]李聪颖.浅谈我国失地农民问题[J].时代报告,2011(12).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95-0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到2020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国既定战略目标,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中部省份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进入现代化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关注、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民族地區文化建设是当代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奋斗目标,它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光辉灿烂的前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建设,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协调发展,亦要求民族地区和谐进步。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广大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相对而言较为繁重;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又显得较为薄弱。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障,无论对于民族地区还是全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而言,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与关键环节。
二、变迁中的农村文化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在农耕经济融入现代经济的过程中,现代都市生活对农村的文化影响和精神辐射越加明显。依托成熟的电子技术,村民通过电视画面和声讯传播,接受各种物质符号和文化信息,加上大量外出人员所传导的各种真实感受,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撞击,开始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文化变迁[1],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如何把握它的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急需解答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真实有效地反映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实地走访调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镇的一个处于现代化变迁中的村庄——和平村,它是西部农村城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在2004年,和平村总面积1.6平方千米,耕地120公顷,南教场滩、熊家湖两个天然湖泊。8个村民小组,村民532户,总人口2010,其中汉族1 999人,回族101人,是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村庄。调研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民闲暇娱乐生活、教育状况、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虽然这些观察、描述与总结存在许多不足与疏漏,但它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当前农村具体真实的文化现象,既能发现问题,又可以从中获得繁荣农村文化的对策和信心。
三、和平村延续与改变:城镇化村落的文化教育生活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的第一层次需求是生理需求,即满足人的吃穿住等基本生理需要,是生存层面,而人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属于较高层面的需求。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贫瘠层面,《管子·牧民》中人们熟知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的现实,农民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乡村政治民主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保障的逐渐建立,使农村文化建设有了很大改观。
(一)精神的富有与贫穷
和平村是一个典型的,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土地流转的政策推动下,该村8个生产队,目前已有6个生产队实现了城镇化,还有3队和6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因素尚未实现城镇化。这就使得我们所研究的范围分为社区文化与村落文化,从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视角,通过社区文化与村落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现状。
1.文化空间在拓展
在西北传统的乡村公共文化娱乐生活,主要集中在秋收和春节的社火、秧歌等的表演,是农民集体的快乐。而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公共生活是缺失的,这种缺失是娱乐公共空间缺失造成的,因而在传统的村落里乡村民众无法体会劳作之余的闲暇所带来的幸福感。
由于城市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因此随着距离城市的渐远,边远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渐薄弱。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将文化分为“可观察的文化”和“不可观察的文化”,“可观察的文化”都是文化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实在的,看得见的,“不可观察的文化”则反之。和平村村落的文化体现更多就是“不可观察的文化”。在访谈中,村民介绍在过去和平村几乎没有文化硬件设施,公共文化空间。村落是熟人团体,他们的文化生活体现在邻里之间走门串户的交往过程中。同时由于农忙的影响,农民平时的文化活动很少借助于文化设施。因此,村落的文化生活空间较为单一、有限。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民的土地通过征收、征用、土地流转等方式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农民们被当地政府安置在和平新村社区后,该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开始完善,社区内有文化广场、体育场。体育场上具备了应有的各种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等。小区内随处可见宣传栏、读报栏。村委会设立在该小区中,为村民办理事务提供了很多方便,村委会的办公楼也是一栋多功能的文化楼,这里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心理咨询室、村民活动室,还有村民可随时投放意见的信箱,心愿墙等。在受访的调查对象中,有64.7%的人认为村里的文化设施对他们的文化生活有所帮助,社区文化建设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具体如下表。 [表1 村里的文化设施对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频数\&频率\&有帮助\&123 \&64.7%\&没有帮助\&67 \&35.3%\&]
与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比较,村落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设施不够健全,文化资源较匮乏,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社区文化与村落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2.难得休闲之福
空间是农民娱乐的场地,而生计时间也是影响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入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传统村落村民在早上七点左右就来到地里锄草,赶在11点左右扛着锄头回家做饭,午饭过后稍事休息。晌午过后,他们再次扛起锄头下地干活,一直劳作到傍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吃饭,一天辛苦的劳作就这样结束了。劳作之余,他们的娱乐活动趋于单一。村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村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情况][\& 频数 \& 频率\&看电视\&115\&60.5%\&读书看报纸\&11\&5.8%\&下棋打牌和麻将\&8\&4.2%\&上网玩手机\&19\&10.0%\&跳广场\&12\&6.3%\&打球\&4\& 2.1%\&其他\&21\&11.1%\&合计\&190\&100%\&]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来看,190名村民中,有60.5%的村民将看电视作为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由此看来,看电视成为农民娱乐首选。
社区的村民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后,不再忙于耕种,拥有了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从早上七点开始,小区里的居民就来到文化广场,伴着动感的音乐跳起广场舞,村里还专门成立了舞蹈社团,她们每年都会代表该村出去参加比赛演出;体育场上随处可见成年人在篮球场上、乒乓球场上挥洒着汗水;年迈的爺爷奶奶也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他们不时地互相交谈着、欢笑着,充实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中午的时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也会有一些村民前来看书、上网学习,但是据图书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村阅览室的利用率并不高。傍晚时分,人们又来到广场继续早上未尽兴的广场舞、篮球比赛,整个广场上洋溢着他们对小康生活的热情。
由社区与村落的文化生活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村落文化活动非常贫乏。
(二)文化水平提升有盼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平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不适应现代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整个乡村居民的文化基础还比较落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状况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35.8%,初中文化程度占44.7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19.5%。从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体受教育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在国家义务教育的推动下,村民的教育程度逐年提高。
[图1 不同年龄段教育程度比较图]
该村的村长对教育颇有自己的见解,他说:“70年代及以前的人,由于家里的兄弟姐妹多,粮少,钱更少,供不起娃上学,所以很多人都回家种地;80年代的人大多数是因为自己上到一定程度厌学不想上的辍学;90年代以后的人就有了义务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每家都想培养个大学生!”村长的话虽然朴素但是道出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通过走访调查显示,当地农民非常重视教育,几乎每个被调查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虽然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但是一些农村家庭因经济困难依旧难以应对。农村教育程度相对城市来讲差距仍然很大,这直接影响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思想观念开放进行时
“三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这是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经典显照,小农意识是一种与小农经济相伴随的落后观念,主要特征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缺少开阔的视野、远大的理想,重眼前利益,安于现状、自我封闭等。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而丧失了土地的农民,导致当代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风险系数极大提高[2]。
离开土地,走入城市。城乡的交织、信息社会的影响,让农民思想从传统逐步走向开放。但调查中也发现,观念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如和平村中失地农民,他们曾固守着传统的小农思想,现如今终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虽然拿到了政府征地给的补偿金,却在城乡边缘徘徊,无所适从,有甚者依然盼望政府再给予救济。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多数失地农民由于缺少技术专长,常常是上岗又下岗,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部分失地农民处境艰难[2]。
当地城关镇政府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难,失业多的情况,特别组织并资助失地农民进行专门的砖瓦工、电焊工等技能培训,积极拓展农民再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就业。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绝大部分失地农民过上了发财致富的小康道路。在走访调查中,一位杨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史“我们家以前就在和平村,村里老人生的孩子多,我是老九,家中排行最小,家里还有8亩田地,现在全部租给别人种了,我们家孩子在后来改革开放后都逐渐进城一边学习职业技术一边打工挣钱,我当年学的是电工,现在在平罗县开了电子产品零售和维修店,自己当上了老板,现在我们全家都在城里住,过得很幸福。”(杨先生39岁高中文化程度)。失地农民在“走出去引进来” 这一开放思想的指引下,积极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主创业意识,热情投入到小康社会建设当中。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在乡村,传统魅力也体现在乡村,因此乡村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研究意义重大。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统,从来没有遇到当代社会如此迅猛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巨大撞击,农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中纠结,但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趋向多元,他们在求富裕、求平安的同时,希望对外部的世界有所了解[1]。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倾诉和意见表达都非常渴望;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开放,尤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计来源逐渐多元化,他们不再依附于土地靠天吃饭,而是走向城市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小康社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正在由传统向现代变迁。作为文化变迁主体的乡村农民必将经历缓慢的文化适应过程,而这个发展过程是曲折的,首先要解决的是物质层面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场所为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公开畅达的交往平台,极具感情色彩的人际交往能够创造出巨大效益,不仅有经济和科技信息沟通,还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能够让村民感受到群体的温存,获取生命价值。其次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举办各种村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不仅能丰富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还能充分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最后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引导失地農民再就业,使村民的身份逐渐发生转变。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进一步开放。这些都必将大力推动小康社会文化建设,从而促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如珍.论当代农村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92.
[2]李聪颖.浅谈我国失地农民问题[J].时代报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