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全国卷开始考查古代文化常识。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到战略高度上来认识。为此,全国各省基础学校大力开展古代文化教育。江苏省近三年《考试大纲》的重要变化也鲜明地显现在增加了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考查形式多样:常见的是选择题,也有诗词鉴赏中考查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问答题。这些考纲内容和变化趋向,让师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而掌握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方法就更显重要。对此,笔者做了略显浅陋的思考和整理。
一、紧抓课堂,多样呈现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任何知识的传授都要紧紧地抓牢它。在课堂上,学生除了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教师传授古代文化常识,可呈现为多样的形式,如讲授、活动、主题课、竞赛等。
讲授是课堂中最常见的形式。讲授古诗文,必然会涉及古代文化常识。而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文言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般点到即止。教师往往将这一知识点处理为教师讲授、学生记写。
活动型的课堂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是最有趣味性、最有效,也是最受喜爱的课堂形式。徐承平老师就在“问题—参与—体验”的活动课堂中做了尝试,在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
主題课堂是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集中、最宝贵的课堂资源。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比重和分值,决定了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主题课堂开设显得尤为珍贵。因种种教学的安排,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才开设一次古代文化常识的主题课堂。而在主题课堂上,学生会获得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古代文化常识和相关的学习积累方法,对课后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具有长远有效的作用。师生都应该牢牢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主题课堂,在课上有所得,在备考中对这一考点有所思、有所益。
竞赛是强化和提升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有效方式。适当地开展古代文化常识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氛围,对积累古代文化常识起到助力的作用。
二、重在激趣,走向深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激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学习趣味,一切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幽默风趣可以落实在学习的每个角落,激发起学生积累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
在省级优质课的课堂上,李文炳老师善于激趣,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让学生看到窗内无限的风景。李老师用他深厚的文化气质,濡染着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一颗颗求知心。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他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古代文化知识,更是一种传承古代文化的责任。李老师旁征博引,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学生入境入心。老师善于激趣,能够用幽默风趣的言语传递出一种厚重的情感期待。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并传承古代的优秀文化,是每一个新时代学生必需扛起的文化责任。
三、记练并举,达标有效
在高三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复习时,教师常给学生的备考建议是: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要求做到八个字——“依纲扣本,记练并举”。以“考纲”为依据,紧扣各类教材,将教材中涉及的常见古代文化常识进行识记,配以“对点训练”“综合训练”,让学生能够拥有根据知识储备和具体语句去推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意思的能力。经过这样由记到练的过程,学生会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化常识,同时会掌握应对这类考题的方法技巧,从而做到备考有效、达标有效。
四、知识迁移,搜集整理
“立足课本,随文讲解”是学生获得古代文化常识最常见的方式。但课内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知识是有限的、少量的。而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是广泛的,仅靠课堂的积累远远不够。那就需要师生在课外以课堂上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点”为中心,辐射开来,搜集整理,知识迁移,系统归纳,形成古代文化常识的框架体系。
积累古代文化常识,看上去好像为了读通、读懂文言文,高考拿高分。其实,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很多传统文化的节目如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都是在引导我们要自觉热爱并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更是这一责任最强有力的承担者。我们要在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过程中,认识到其深远意义,筑牢这份文化自信,扛起这份文化责任,为新时代的中国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223600)
一、紧抓课堂,多样呈现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任何知识的传授都要紧紧地抓牢它。在课堂上,学生除了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教师传授古代文化常识,可呈现为多样的形式,如讲授、活动、主题课、竞赛等。
讲授是课堂中最常见的形式。讲授古诗文,必然会涉及古代文化常识。而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文言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般点到即止。教师往往将这一知识点处理为教师讲授、学生记写。
活动型的课堂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是最有趣味性、最有效,也是最受喜爱的课堂形式。徐承平老师就在“问题—参与—体验”的活动课堂中做了尝试,在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
主題课堂是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集中、最宝贵的课堂资源。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比重和分值,决定了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主题课堂开设显得尤为珍贵。因种种教学的安排,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才开设一次古代文化常识的主题课堂。而在主题课堂上,学生会获得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古代文化常识和相关的学习积累方法,对课后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具有长远有效的作用。师生都应该牢牢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主题课堂,在课上有所得,在备考中对这一考点有所思、有所益。
竞赛是强化和提升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有效方式。适当地开展古代文化常识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氛围,对积累古代文化常识起到助力的作用。
二、重在激趣,走向深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激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学习趣味,一切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幽默风趣可以落实在学习的每个角落,激发起学生积累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
在省级优质课的课堂上,李文炳老师善于激趣,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让学生看到窗内无限的风景。李老师用他深厚的文化气质,濡染着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一颗颗求知心。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他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古代文化知识,更是一种传承古代文化的责任。李老师旁征博引,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学生入境入心。老师善于激趣,能够用幽默风趣的言语传递出一种厚重的情感期待。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并传承古代的优秀文化,是每一个新时代学生必需扛起的文化责任。
三、记练并举,达标有效
在高三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复习时,教师常给学生的备考建议是: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要求做到八个字——“依纲扣本,记练并举”。以“考纲”为依据,紧扣各类教材,将教材中涉及的常见古代文化常识进行识记,配以“对点训练”“综合训练”,让学生能够拥有根据知识储备和具体语句去推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意思的能力。经过这样由记到练的过程,学生会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化常识,同时会掌握应对这类考题的方法技巧,从而做到备考有效、达标有效。
四、知识迁移,搜集整理
“立足课本,随文讲解”是学生获得古代文化常识最常见的方式。但课内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知识是有限的、少量的。而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是广泛的,仅靠课堂的积累远远不够。那就需要师生在课外以课堂上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点”为中心,辐射开来,搜集整理,知识迁移,系统归纳,形成古代文化常识的框架体系。
积累古代文化常识,看上去好像为了读通、读懂文言文,高考拿高分。其实,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很多传统文化的节目如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都是在引导我们要自觉热爱并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更是这一责任最强有力的承担者。我们要在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过程中,认识到其深远意义,筑牢这份文化自信,扛起这份文化责任,为新时代的中国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