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长诗,一部历史画卷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晚年花费二十多年心血著成的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完成了对“白银时代”和诗人自我的纪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由于诗歌牵涉历史时空甚广且语句晦涩难懂,研究者因此相对较少。笔者在本文中对这首长诗的结构(三联诗)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以期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不朽诗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阿赫玛托娃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 结构分析 三联诗
  一、创作过程
  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一生经历了数次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包括1905年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国内革命战争、大清洗等种种社会变动。其次,其个人命运也坎坷曲折:父母离异、妹妹早夭、婚姻不幸、儿子被捕、写作生涯屡屡受挫。但正如古人所说“祸福相倚”,因为这些遭遇,诗人也拥有了更多能打动人心的创作素材。对阿赫玛托娃来说,创作诗歌是她的生命,她对待诗歌总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圣神的、宗教信徒班的虔诚心态。常常因为某种刺激,诗人就会突然灵光闪现,下笔如神。而有时恰恰相反,阿赫玛托娃往往在心里反复酝酿、斟酌某个词,某个句子,最后才会书写,再反复修改,《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就掺杂了这两种创作方法。
  阿赫玛托娃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经历在她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她晚年花费二十多年心血所著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对俄罗斯人民在两次世界大战及种种国内变革中的遭遇进行了回顾,并对这种种过往提出了质疑和思考。
  长诗于1940年12月27日深夜动笔,之后历经修改。诗人曾经说:“那一晚,我写下了《在1913年》中的两小节和《献词》。一月初,出乎我自己的意料,我写出了《硬币的背面》,而在塔什干(分两次)写出了作为第三部的《尾声》,还对前两部进行了重要的增补。”这次完成的版本是长诗的第一个版本,诗人将它赠给了戏剧家什托克夫妇。但实际上,诗人后来又数次进行了改写,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对里面的人物、事件、用语进行了反复斟酌和修改,最终使整个诗歌的轮廓完全显现出来,诗人将最终版本赠送给了日尔蒙斯基。
  长诗完成后,由于诗歌本身语言的晦涩,再加上读者对诗人所经历的年代并不了解。如何理解这首诗就成了摆在许多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鉴于这一情况,曾有人建议阿赫玛托娃将这首诗改写得更清晰些。但对于诗人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修改,这已经是千锤百炼之作,因此它不包含任何其他含义。诗人认为它没有任何修改的必要,也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二、结构分析
  对于这首诗的整个结构,著名文艺理论家日尔蒙斯基将这首长诗确定为“三联诗”,他的根据是全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1913年”;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第三部分,“尾声”。在述及这首诗的背景和过程时,我们曾提到,诗人自己也说过,她的这首长诗由三部分构成:《在1913年》《硬币的背面》和《尾声》。在这些大的结构里,诗人有机地插入了“代前言”、“献词”、“第二献词”、“第三——最后的献词”、“序曲”,以及类似于戏剧的场景交代、幕间词等。
  诗歌一开始,诗人首先插入了“代前言”。在“代前言”中诗人交代了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她第一次来喷泉屋拜访我是在1940年12月27日深夜……我不曾呼唤过她。我甚至不曾等待过她……”在这里,尽管诗人说这首诗走进自己的脑海里是不期然的。可是笔者认为,在这个灵感来找她时,诗人已年过五十,有了足够多的、别人无法想象的人生经历。而所有的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终有一天会形成回忆。接着诗人又说,“我以这首诗来纪念它的第一批听众——牺牲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的朋友们和同胞们。”在这里她交代了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
  紧接着,诗人在“代前言”后插入了“献词”“第一献词”以及“第三——最后的献词”。“献词”部分一般都是写给受献人的,它们可能与诗歌内容有直接联系,也可能没有。在这首诗里,由于阿赫玛托娃多次修改,各个献词的受献人也是不太统一的。对此,阿赫玛托娃数次强调这些人物的综合概括性,强调他(或她)们是艺术形象。所以,长诗的女主人公(科洛姆宾娜)绝不是奥·阿·苏杰伊金娜的肖像。由此可见,阿赫玛托娃的每一部分献词,都不是单单献给某一人的,而是针对某一时代或某一类人。
  “序曲”是诗人在1941年8月25日写的,置于“第三献词”之后,正文之前。当时列宁格勒正遭围困,诗人无意间躲进了战前经常前往的酒吧“浪狗”。熟悉的地方,不同的状况,这让诗人唏嘘不已: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担忧和感叹奔涌而出。也就是在序曲里,诗人用浓重的黑体明确交待了诗歌将要展现的主要内容:
  我来自一九四○年,仿佛从塔楼上俯瞰一切。
  仿佛再度告别那些早已告别了的事物,仿佛再度接受了洗礼,走向黑黢黢的穹顶。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看出,长诗是对过去的回忆、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担忧。至此,诗人将创作目的、过程交代清楚后,诗歌进入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是《彼得堡的故事》,但诗人却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1913年。诗人为什么把“在1913年”作为第一部分的描写核心呢?辛守魁先生认为,1613年沙皇专制统治开始,到1913年刚好是沙皇王朝三百年大庆,但女诗人却预感到了沙皇专制统治末日的来临。
  我们只能梦见公鸡啼鸣,
  窗外的涅瓦河雾霭朦胧,
  无底的夜色深而又深——
  彼得堡这鬼城……
  也有学者认为,从1914年到1940年是26年;而从1940年到1966年又是26年。26等于13加13,所以作者此处以醒目的1913年为第一部分标题。
  以上两种看法都很有见地,但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诗人本身。诗人于1910年高校毕业,之后就与古米廖夫成婚。1911年逐步接触阿克梅派,并成为核心人物。此后,诗人分别于1912年和1914年发表诗集《黄昏》和《念珠》,这使得诗人一时间声名鹊起。可以说这是诗人生命中美好的一段时光,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政治、经济混乱,使得一切美好都不复存在,可以说1913年是这段快乐时光的分水岭,故而这也是诗人以此命名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一核心前提下,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跳跃手法,用“新年化妆舞会”“女主人公卧室的剧照”、“1913年的彼得堡”“列宁格勒的玛尔索沃空地”四个场景对过去的时光进行了回忆。
  过去的人、事、时间一一从脑海中闪现过后,诗人陷入了沉思,对自己、对他人在这些事件中的行为产生了疑问。这样,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便跃然纸上。这一部分看似内容不多,只有二十二节,每节由六行诗组成。但它描写的“现在”的图景:是“伟大的沉默”与“寂静相对”;是“过节的”和“送殡的”烟尘和花;是安魂曲和幻觉的时代。“今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与“寂静”相互文的,是“孤独”的主题。诗人不为社会所理解“没有人来叩击我的门扉/只有镜子梦见镜子/只有寂静守卫着寂静”。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那第二部分就是诗人对过往的思考,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拷问:“难道我比别人犯下更多的过错?”这表现出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谁之罪?”“俄国到哪儿去?”“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作为那个时代曾经的一员,阿赫玛托娃的作品中始终以这些问题为核心。显然,这种思考在整个诗篇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诗人也道出了创作这首诗歌所选择的不同于平常的创作手法:
  然而,我承认,我灌注了
  需要显影的密写墨水……
  我用反光镜式的语言写作,
  没有其他道路可选择,
  ……
  第三部分《尾声》则是对当下、对现实的描述。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自此,“卫国战争”爆发,由于种种原因,战争初期苏联屡遭挫败。在第三部分起始部分,诗人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白夜。城市在一片废墟中。……某些地方经久未熄的大火正在燃尽。”诗人把祖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都写进了诗里:“灾难一刻不离开我们/在大火燃烧过的森林里/连布谷鸟的声音也听不到……”
  尽管这一切是如此令人痛苦,但诗人对未来仍然没有绝望,阿赫玛托娃式的执拗、倔强在诗歌里流露出来:
  俄罗斯萦绕着死亡的恐惧,
  也明白复仇的日期,
  ……
  从一切已化作灰烬的地方,
  朝着东方走去。
  至此,诗人用一首长诗,回顾了俄罗斯国内革命,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对种种过往进行了反思。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的一首长诗,宛如一部历史画卷!
  参考文献:
  [1] 汪剑钊.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3.
  [2] 辛守魁.阿赫玛托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冰.白银挽歌——安娜·阿赫玛托娃《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简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2(1).
其他文献
摘要:19世纪70年代,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揭示了俄罗斯沙皇时代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家庭矛盾以及这些矛盾背景下女主人翁道德绑架下的爱情。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情至上的“安娜”。她为了爱情抛弃家庭,挑战传统道德观念,最后为了报复爱人而卧轨自杀,该书一出版,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异常激烈的争论。1917年该书被翻译到中国之后,中国学术界对“安娜”这一
期刊
摘要:学界对《白轮船》的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美学阐释、神话原型批评、生态批评、叙事技巧及精神文化蕴含等几个方面,对于作品所昭示的生态忧患意识既有重复又有所超越。本文将借由生态批评理论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重新对《白轮船》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和人道主义关怀。  关键词: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人道主义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Белы
期刊
摘要:《丛林猛兽》(1903)是亨利·詹姆斯最为精彩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以悬念结构和时间隐喻为切入点,以经典预言悲剧为比照,对马切尔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发现其悲剧性正是逃避自由、缺乏悲剧精神的结果。  关键词:《丛林猛兽》 悬念结构 时间隐喻 逃避自由 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是当人类在与外部世界对立时意识到自身个体的渺小性、被动性、短促性时产生的一种孤独感,价值的空虚感。人的个体化进程加快以后,看似
期刊
摘要: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讲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中潜藏的各种秘密。作家采用的非线性叙事策略和日常叙事的美学路径、作品的互文性、文本的历史性使小说行文在众多能指的交汇中缓慢前进,将作家对性别、族裔、身份等主题的探讨及其对人性的探究融合在一起,小说虽无宏大叙事的场景和曲折离奇的情节,却有着悄然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伍绮诗 《无声告白》
期刊
作者母女  我和女儿的故事该从2000年的11月说起。那个风轻云淡的秋日午后,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从此,我俩之间便有了很多很多故事。5岁:我想与好朋友分享  女儿5岁的一天,我带她去逛超市,购买一些家庭日用品。当天是一个节日,超市装扮得很有节日氛围,许多小朋友叽叽喳喳地挑选礼物。看到各种可爱的小礼物,女儿像发现宝贝一样,眼睛闪闪发亮。“你也想买吗?”“嗯,我再想想。”看着她一会儿摸摸毛茸茸的布偶,
期刊
5月,我们迎来了劳动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  本期,我们走进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看看孩子们平时都喜爱哪些劳动?赵子乐  赵子乐:我是妈妈的跟屁虫,妈妈炒菜我拿盘,妈妈盛饭我端碗。王思怡  王思怡:我最喜欢帮妈妈整理脏衣服,因为一不小心就能发现口袋里的零钱。陈若彤:  陳若彤:我喜欢吃水果,把水果洗好切好摆好。爸爸妈妈说我可以在网上开一间水果沙拉店,一定有很
期刊
摘要:富察敦崇,晚清文人,满洲镶黄旗,曾任兵部主事、奉天巡防营务处提调等职。1926年于北京西直门外高粱桥下投河自尽。个人年谱名《思恩太守年谱》,敦崇于此书中记录了众多与晚清历史有关的个人见闻。  关键词:沙济富察氏 富察敦崇 卒年 后裔  记录北京民俗风物的文学资料中,有一本题为《燕京岁时记》的著作最为知名,此书出版不久即先后有英、日、法文等译本流传海外,可谓影响广泛,其作者是晚清文人富察敦崇。
期刊
摘要:方纪是著名的解放区作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的小说表现出了鲜明的艺术探索意识。其人物形象的选择与塑造突破了高大全的主流审美规范,艺术表现手法上因材而异、各有不同。尽管不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与制约,方纪仍以其大胆真诚的姿态,一次次冲击其模糊的边界,创作出了绚烂多姿的艺术花朵。  关键词:方纪 小说 探索意识 主流规范  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解放区作家,方纪的文字至今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方纪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赫塔·穆勒的代表作品《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对小说中表现出的极权独裁下的绝望心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求窥视出罗马尼亚的“80代文学”神秘色彩中极具代表的后现代性。  关键词:《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赫塔·穆勒 理性逆动 绝望心理 碎片化  引言  赫塔·穆勒,罗马尼亚裔德国作家和诗人,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总统科勒对她的获奖评价道:“为了抗拒遗忘而写作,提
期刊
本文作者  “我们要像月光一样,通宵守望着静静的春天之夜,我们要像两个儿童。你把我用你的生命裹住,教我像你一样展开笑容……”德国诗人拉斯克·许勒的《春天》本是一首爱情诗,但奇怪的是,每每我读到它,总会想到我和女儿。也许,人类大部分美好纯粹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吧。做一些无用之事  长久以来,亲子关系似乎成了一种定论:家长是权威,是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人,“望子成龙”也成了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家长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