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老虎”陈璧君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璧君,南洋华侨陈耕基的女儿,老同盟会会员中的名人、大汉奸汪精卫的夫人。她的身材不高,乍一看去,不算威武。但她的性格却泼辣无比。在国民党内的高级官员中,人人都知道陈璧君不怕天,不怕地,敢哭敢闹,威风凛凛。人们对她最一般的称呼是“汪夫人”。恭敬她的人,誉她为“女中豪杰”,厌恶她的人,贬她为“母老虎”。
  
  投身革命 不失英雄虎胆
  
  陈璧君确有虎胆。当年汪精卫抱着“求仁得仁”的决心去炸摄政王时,早已投身革命的陈璧君也想流芳百世。她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参加暗杀团,抱着炸弹,从香港到武汉,从武汉到北京,假扮汪精卫的亲属,在守真照相馆从事秘密活动。京城乃清军重兵防守之地,大家闺秀足不出户,凡夫俗子畏畏缩缩。而陈璧君却是毫不畏惧,镇静如常,一心一意和汪精卫谋划着埋炸弹的大事。
  当陈璧君去日本取炸药时,汪精卫不幸被捕。陈璧君闻讯后,十分伤心,想以身相殉。在得知汪精卫下狱不死时,陈璧君在同盟会的营救运动中,表现最为积极。她先找父母要钱,又赴南洋各处募捐。救人心切的陈璧君总嫌钱少,竟然异想天开,想以赌博致富。蓄着短发的陈璧君化装成青年男子,与女伴李佩书伪装成夫妇,走进了澳门赌场。赌场,那可是好友相争、父子翻脸、险象丛生的地方,一般人都是躲得远远的,陈璧君却斗胆问津。可惜她运气不佳,进门的时候是钱袋鼓鼓,出门的时候变成空空如也。
  不久,陈璧君再度进京,几经曲折,进了监狱大门。监狱里是阴森森的,汪精卫的心是热乎乎的,他得到了陈璧君托狱卒送来的鸡蛋。在鸡蛋里,胆大心细的陈璧君夹带了“忍死须臾”的字条。寥寥四字,表达了陈璧君决心营救汪精卫及对他的无限情意。汪精卫见恋人如此真诚,感动不已,写了“一腔血,为君剖”的词,又血书“信到平安”,请陈璧君不要牵挂。当时汪精卫是赫赫有名的革命党人,陈璧君本人也是清廷要犯,陈璧君不怕自投罗网,敢闯龙潭虎穴,不能不让人佩服她的胆识。
  
  叛国投敌 敢冒天下不韪
  
  如果陈璧君能保持青春时期的热血不冷却的话,“女中豪杰”的评价对她来说,可谓当之无愧。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当年不寻常的女人,在抗战时期又作出了非同寻常的举动。当全国人民都投身于伟大的民族抗战之际,陈璧君竟跟全民族唱起了对台戏。国人都说要收复东北失地,陈璧君却说东北三省根本不是中国的地方,那不过是满清带来的嫁妆而已。她胡说为“满洲国”要把嫁妆带回去,中国没有理由反对。还说中国能从日本人手里得到黄河以南的地方,已经是够可以的了。在陈璧君眼中,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成了毫无价值的东西,为了投降的需要,她轻轻的一句话,就把东北三省的国籍给开除了。领土和嫁妆,岂可相提并论!只有陈璧君才有胆子在它们之间划等号。
  其实,汪精卫当初叛逃国外时,曾有过一点犹豫。每天晚饭后,汪精卫总是在寓所的院子里踱来踱去,就说明他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陈璧君坚决主张走,怕老婆出了名的汪精卫这才做最后的打算。在关键的时刻,陈璧君投了关键的一票。古人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汪精卫当年成英雄的时候,有陈璧君的功劳,汪精卫沦为汉奸,虽说帐不能全算在陈璧君头上,但是,陈璧君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以低估的。
  
  沦为囚犯 依旧不减虎威
  
  汪精卫遇刺时,陈璧君是大哭大闹,一口咬定是蒋介石指使。这位平日令人生畏的蒋委员长,在陈璧君的谩骂中束手无策,尴尬得很。当陈璧君因汉奸罪沦为阶下之囚后,威风一点也不减当年。
  有一次,国民党一位少将处长去南京公干。因久闻陈璧君的大名,出于好奇,这位少将特地到监狱,想看看陈璧君到底是什么模样。一身戎装的少将问陈璧君在哪里。被人称惯了“汪夫人”的陈璧君,听到这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从房间走出来,平声应道:“我就是陈璧君,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这语调虽说是平平的,但少将看到了陈璧君的满面怒容,听出了话中的满腔怒火。在少将眼中的陈璧君,不再是囚犯的身份,倒仿佛是少将的杀气腾腾的顶头上司。说时迟,那时快,少将处长赶紧脱帽、行礼。陈璧君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少将,对周围的人,一眼也不看,就转身回房间了。兴冲冲来监狱的少将,灰溜溜地走了回去。被捕之后,陈璧君骄横尚如此,昔日的专横跋扈,人们就可想而知了。
  在家中,陈璧君是道地的一家之主。汪精卫怕了她,她的子女对她也十分敬畏。抗战胜利后,陈璧君一家被关押在一幢二层的楼房里。陈璧君指派他的子女,轮流做清扫工作。如不满意,陈璧君就像往日一样,呵斥有加。被斥责的人,没有谁敢顶撞陈璧君。汪精卫的长子虽说是德国柏林大学的毕业生,对母亲却是十分孝顺。有了陈璧君的指挥,汪家人住的房子,一点也没有囚禁地又脏又乱的痕迹,反显得十分整洁,干干净净。
  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病死于上海监狱医院。这只“母老虎”结束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
  (责任编辑/韩春萌)
其他文献
1998年第1期灯谜会猜获奖名单    沈银凤 李天威 杜月如 庞 昭 赵嘉贞 刘 卫 胡光荣 张铃根  章能龙 吕建军 汪南昌 王培慧 廖尚秦 李 松 夏 彬 赵可东  杨铁臣 徐 帜 薛道达 龚瑞生 贺景连 邓当文 张庆明 李小曼  蔡邦琴 贾彦宾 屈承府 饶初平 简家森 陈大钧 姚寿舜 李 乾  江飞舟 钟振山 刘雄关 杨丹敏 吴慧勇 刘 枫 陈为满 李义海  郑泽锋 王茂林 
期刊
太奇妙了,学生们都欢呼起来!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生物学博士弗雷德·坎贝尔,带几名学生到落基山脉西侧的一个大森林中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野生动物资源考察。  短短两星期时间,他们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将富有价值的图表和照片全部打入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中。  按照计划,他们还将继续考察。可是,他们必须立即将现有的资料传到学校有关部门,对方正急等这些资料,因为一个有关的国际会议正在该校召
期刊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人类的生长、繁殖,全靠太阳提供能量。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地球的繁荣,也就不会有我们人类今天的进步和文明。  然而,太阳的燃料并非无穷无尽,太阳的燃料是有限的。太阳的燃料烧完后,会发生什么情景?到那个时候,人类该怎么办?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太阳的现在和未来。  太阳就像个不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的大炉子,它每时每刻都燃烧着特殊的燃料——氢,把氢聚
期刊
日前,友人引见一位姑娘,介绍说:“这位是老小姐”。笔者不禁愕然,年纪轻轻,何老之有?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小姐原本姓“老”。去年,在一次聚会上,一位先生递来一张名片,上印“卖玉”两字,心想对方定是珠宝商,交谈之后得知,此君姓“卖”名玉,是一家服装公司的董事长。  中国人的姓氏,分支纷繁,更变复杂,而且渊源流长。据古史学家们研究,中国在古代母系社会时,即有用类似图腾的姓氏来标彰自己以区别于它部。  在
期刊
宽恕他人不易,宽恕情敌更难。这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痛苦中最强烈、最持久、最自私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恩格斯语)  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与一代才女陆小曼的恋爱,曾闹得沸沸扬扬,迄今仍有许多人耳熟能详。然而,在徐、陆的婚恋中,值得称道的倒是陆小曼的丈夫——手握重权的青年武官王赓。    名花终归有主。美艳绝伦的一代才女,与志得意满的青年武官闪电结合。    1918年,少年英俊的王赓
期刊
近代的人们多抽水烟、卷烟,但在清代三百年间,北京人有一种特殊的嗜好,即闻鼻烟。鼻烟是拌和药材碾成粉末由鼻孔吸入的一种烟。它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末,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的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鼻烟呈黑紫色,也有的呈老黄色或嫩黄色,气味醇厚、辛辣,据说有明目、提神、避疫、活血的疗效。  鼻烟是在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由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传入中国的,可见它是“舶
期刊
明前封和明清封    古代信封可以分为明代以前的信封即“明前封”、明清封、旧中国封和新中国封。而后者由于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又可分为建国初期封、文革封和近年封。总的来看,是越古越值钱。在年代相同情况下,越精美价值越高。在精美程度难分伯仲的情况下,史料价值越高越值钱。  明清封是目前在我国民间遗留较多的古代信封。  明代官封的特点是“前薄后厚”。这是由于明代后期战祸连年不断,为了减少送信途中信封“磨
期刊
所谓“三巨头”,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这三位首脑人物聚会原本不易,给相聚的这三位首脑拍照就更难了。而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约翰·菲利普斯却独享此福,为“三巨头”拍照,在世界历史的转折时刻留住了关键的一瞬。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三巨头”聚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著名的“德里兰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
期刊
古城竟陵(今天门市),位于汉水之阳,是我国唐代诗人、《茶经》作者陆羽的故乡。  我背着行囊走在竟陵大街上.依稀听见诗人的《六羡歌》在耳边回响:“不羡黄金窑,不羡自玉杯;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城内大小商店、旅馆、车队等多名之以陆羽、陆子、鸿渐(陆羽的字),茶社就更不用说了。据县志载,城内有关陆羽的遗址有13处之多,如文学泉、涵碧堂、陆羽亭、古雁桥、雁叫关、陆羽祠、西塔寺等。由于兵荒马乱和
期刊
清代,在广东珠江一带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们,时人称为蛋户或蜑民(亦作疍民),他们靠捕鱼、运输为生,以船为家,常年游弋在珠江及沿海一带,最多时这种蛋船有七八千艘,蜿蜒七八里,里外十多层,全都植木架船,十分稳固,虽大风大浪也不大摇晃。其间往往空出一条水街,另有小船数百艘穿梭其间,动作迅捷,出入方便。后来,在这规模巨大的水上居民中,出现了一支以脂粉为生的队伍,他们虽也以船为家,处于水上,但并非正宗的蛋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