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对象研究

来源 :河北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以刑法规定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合理限制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在圈定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时,应当兼顾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利用两方面利益,适用适当刑法手段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正确解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公民个人信息,应始终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还要准确认定犯罪阻却事由.“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界定不能太窄也不宜过于宽泛,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看待这个问题.“公民个人信息”范围大小直接由“国家有关规定”决定,“国家有关规定”的内容应该在刑法总则第96条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解释,过宽的解释不仅有害于信息经济,更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部门规章不应包括在内.
其他文献
农村土地制度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至关重要,它是农民维持生计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首次对土地经营权做出了规定,“三权分置”
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行政诉讼法》,明确检察机关有权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从而解决检察机关介入监督行政监督管理职责的合法性问题.经过三年全面实施,
渎职犯罪上的“重大损失”等不法结果,并不属于客观处罚条件,渎职犯罪认定无以客观归责论替代因果关系理论的必要.渎职犯罪的不法行为与不法结果之间往往是“多因一果”,主要
消极主义刑法观的缺陷并不当然意味着积极主义刑法观的合理性.后者仍然需要从正面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积极主义刑法观预设了从“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的刑法结构变化趋势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简单相加不能自动带来《民法典》的正确实施.实施好《民法典》必然要求以民事诉讼目的作为体系连接点,实现实体/程序的系统整合.目的论在我国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社会矛盾随经济下行不断显现,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复杂多变,依法履职的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在网络信息瞬时全球传播的大环
理论上留置权具有留置和优先受偿两重效力,但在我国《民法典》体系下,留置权的功能应当是优先受偿,留置权的留置功能服务于优先受偿功能,不能成为一项独立的功能.《民法典》
一直以来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对洗钱犯罪的监管集中在利用现金、金融系统以及贸易进行洗钱的领域.近年来,虚拟货币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虚拟货币反洗钱问题的关注
青少年犯罪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从立法层面回应了这种关切,降低了刑事责任年龄,并对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执法、司法做了一系列规定.如何更好地开展对青少年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毒品犯罪呈现跨区域、网络化趋势,毒品犯罪手段隐蔽多变,制毒技术方法更迭更新,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泛滥成灾,涉毒活动引发的暴力犯罪案件多发,毒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