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議论”是阅读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伴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已越来越显示它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连锁反应效果。笔者就阅读教学的“议论”,着重谈两个问题;
一、议论的设计
这是教师备案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它应包括议论的内容和议论的形式两个部分。
议论的内容即议论什么。阅读教学中的议论绝不是随意的,而应是有所选择,精心安排的。议论内容的选定必须是属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从属于语言文字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如重点词语的咀嚼、句子含意的理解、思想感情的领会、人物特点的评价等。
议论的形式,即怎样议论。选择议论形式便于激发议论兴趣,生成议论热点,达到议论设计的既定目的。一般地说,其形式有;
比较式的议论。烈火中的“千斤巨石”与烈火中的“邱少云”,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我的战友邱少云》)
探究式的议论。小金花是那么刚强的孩子,今天干吗会落泪呢?(《再见了,亲人》)
争辩式的议论。小珊迪—地死去了。(有的填上“放心”,有的填“悲惨)你认为哪种填空是正确的?为什么?(《小珊迪》)
筛选式的议论。弟弟爱自家的大白鹅—爱队里的粮食。“也”、“还”、“更”任选一个填空,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颗粒归公》)
求证式的议论。看图、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秋天來了”。(《大雁》
发散式的议论。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为什么会自相矛盾?他该怎么介绍不会自相矛盾?(《寓言二则》);最后,“我”能走出草地吗?为什么?(《草地夜行》)
二、议论的展开
展开在课堂教学阶段,关键在于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议论进行有效调控,使其成为阅读教学的必要方法,发展和巩固阅读教学成果。因此,调控时应注意:
(1)没有读书不议论。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不能议论代替阅读教学而挤掉读书的时间,而应以议促读,以议助读,养成一种没有读书不议论的良好习惯。如教《草原》第二段的“忽然……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时,让学生议论:“飞”这个词用的准确吗,为什么?围绕这个中心议题,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找出哪些地方描写“主人确实在飞”,接着思考“为什么要飞”。在这个基础上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议论是既要有课文的依据,又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最后再进行朗读训练,看谁能读出“主人在飞”的场面气氛和心情。这样用“议论”来控制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组织、读书的指导和读书的检查,把“议论”落实到读与思上,使其纳入科学的阅读教学的轨道。
(2)不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议论应区别于提问,没有比较多的学生参与,没有不同意见的修正补充,就构不成议论。特别是教学重点的议论,更不要以为有一个学生发表了正确的答案就够了,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独立的见解,面要宽些,才能引向深入,才能有健康个性的发展,让全体学生收益。如教《公园里的花》,“议论”为什么公园里的花不能摘?甲、乙两个教师就有不同处理。
教师甲
师:公园里的花为什么不能摘?小朋友知道吗?
生:公园里的花师给大家看的(书里的话)
师:真聪明,回答得很好。好,大家把姐姐说的花读一读。
殊不知这只是从课本到课本,把现成答案硬塞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没有展开。这样只满足于获得一个准确的答案,不是议论,谈不上高效益。
教师乙
师:公园里的花为什么不能摘?小朋友知道吗?
生: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师:说的对,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公园里要没有花就不美了,所以不能摘。
生:公园里的花是公共财物,大家要爱护他。
生:奶奶说,星期天到公园里看花,也是一种享受。
生:外国朋友来了,看到公园里没有花,就说厦门不美了。
师:大家说的理由可真多呀,难怪弟弟要摘花,姐姐会那么着急。你们看看“别摘!别摘!”后面连续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合?(认识感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姐姐着急的心情来。
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能摘花”的见解,这里有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有思想感情的熏陶,有对标点的理解,有朗读的训练,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所需要的议论。
一、议论的设计
这是教师备案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它应包括议论的内容和议论的形式两个部分。
议论的内容即议论什么。阅读教学中的议论绝不是随意的,而应是有所选择,精心安排的。议论内容的选定必须是属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从属于语言文字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和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如重点词语的咀嚼、句子含意的理解、思想感情的领会、人物特点的评价等。
议论的形式,即怎样议论。选择议论形式便于激发议论兴趣,生成议论热点,达到议论设计的既定目的。一般地说,其形式有;
比较式的议论。烈火中的“千斤巨石”与烈火中的“邱少云”,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我的战友邱少云》)
探究式的议论。小金花是那么刚强的孩子,今天干吗会落泪呢?(《再见了,亲人》)
争辩式的议论。小珊迪—地死去了。(有的填上“放心”,有的填“悲惨)你认为哪种填空是正确的?为什么?(《小珊迪》)
筛选式的议论。弟弟爱自家的大白鹅—爱队里的粮食。“也”、“还”、“更”任选一个填空,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颗粒归公》)
求证式的议论。看图、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秋天來了”。(《大雁》
发散式的议论。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为什么会自相矛盾?他该怎么介绍不会自相矛盾?(《寓言二则》);最后,“我”能走出草地吗?为什么?(《草地夜行》)
二、议论的展开
展开在课堂教学阶段,关键在于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议论进行有效调控,使其成为阅读教学的必要方法,发展和巩固阅读教学成果。因此,调控时应注意:
(1)没有读书不议论。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不能议论代替阅读教学而挤掉读书的时间,而应以议促读,以议助读,养成一种没有读书不议论的良好习惯。如教《草原》第二段的“忽然……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时,让学生议论:“飞”这个词用的准确吗,为什么?围绕这个中心议题,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找出哪些地方描写“主人确实在飞”,接着思考“为什么要飞”。在这个基础上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议论是既要有课文的依据,又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最后再进行朗读训练,看谁能读出“主人在飞”的场面气氛和心情。这样用“议论”来控制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组织、读书的指导和读书的检查,把“议论”落实到读与思上,使其纳入科学的阅读教学的轨道。
(2)不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议论应区别于提问,没有比较多的学生参与,没有不同意见的修正补充,就构不成议论。特别是教学重点的议论,更不要以为有一个学生发表了正确的答案就够了,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独立的见解,面要宽些,才能引向深入,才能有健康个性的发展,让全体学生收益。如教《公园里的花》,“议论”为什么公园里的花不能摘?甲、乙两个教师就有不同处理。
教师甲
师:公园里的花为什么不能摘?小朋友知道吗?
生:公园里的花师给大家看的(书里的话)
师:真聪明,回答得很好。好,大家把姐姐说的花读一读。
殊不知这只是从课本到课本,把现成答案硬塞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没有展开。这样只满足于获得一个准确的答案,不是议论,谈不上高效益。
教师乙
师:公园里的花为什么不能摘?小朋友知道吗?
生: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师:说的对,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公园里要没有花就不美了,所以不能摘。
生:公园里的花是公共财物,大家要爱护他。
生:奶奶说,星期天到公园里看花,也是一种享受。
生:外国朋友来了,看到公园里没有花,就说厦门不美了。
师:大家说的理由可真多呀,难怪弟弟要摘花,姐姐会那么着急。你们看看“别摘!别摘!”后面连续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合?(认识感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姐姐着急的心情来。
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能摘花”的见解,这里有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有思想感情的熏陶,有对标点的理解,有朗读的训练,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所需要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