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的研究中,也不容忽视这个问题。笔者在接触新课程以来的新一轮教学中,积极参与到改革大军中去,结合新教材特点开展“问题式”教学,本文就笔者在开展“问题式”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应用“问题式”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内容。新课程教材(笔者使用鲁科版)中,设计了许多版块,如交流研讨、知识支持、方法导引、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归纳总结等。正是提倡教学中应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问题式” 教学也被称为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技能操练式的教学更能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对科学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例如,在《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的教学中,提出“俗话说:雷雨发庄稼,春雨贵如油。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请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氮气转化为NO和氨气的特殊条件说明了什么?”“观察实验:NO转化为NO2,有何现象?”“将充满N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现象,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NO2与水反应。”这一系列问题作为“锚”,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和经验,从中整合出知识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实践证明,这种将知识问题化的教学,学生能更好在这条用“问题”搭建的“桥梁”上顺利通过,靠近目标。
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根据不同课型开展“问题式”教学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课型主要有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
1.新授课
(1)概念理论新授课
概念理论新授课教学的关键是概念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创设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贴近学生的实际,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有启发性、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关概念理论特别要抓住关键词加以突破,比如說让学生养成找关键词的习惯,设计迷惑性问题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等;有的概念甚至要分散到不同的章节,分不同阶段逐步深化。问题探究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或问题组或图片或投影或实验或材料等。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如让学生用双色笔标出重点和难点等),真正让学生大脑动起来。同时在巡视中留心学生的疑点,使后续的讲解更有针对性。
(2)元素化合物新授课
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特别是化学性质的教学时,要特别突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策略。既要重视教材中现有的实验,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一些针对性实验,既要重视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更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多做实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化学科学的真谛,像科学家那样去学习化学科学知识;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天生的探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积极探讨、共同发展的场所,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一个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场所。
2.习题课
孟子说:“学之富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知识和能力只有通过思考、探求才能取得。对于一个化学问题,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并加于分析对比,一方面能够把握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激活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广阔性、变通性、深刻性等,使我们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学会解决一片问题,真正起到锻炼和培养能力的作用。在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可采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方式。
3.复习课
复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体系、课本的脉络和高考的要求,将复习内容转化为研究专题,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主动领悟知识,获取解决的方法。复习专题可由教师确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和总结。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且是思维的方向,结合新教材特点,开展“问题式”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改善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又是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化学教学素质化的重要途径。而根据不同课型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待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能长期坚持,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相信我们也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应用“问题式”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内容。新课程教材(笔者使用鲁科版)中,设计了许多版块,如交流研讨、知识支持、方法导引、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归纳总结等。正是提倡教学中应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问题式” 教学也被称为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技能操练式的教学更能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对科学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例如,在《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的教学中,提出“俗话说:雷雨发庄稼,春雨贵如油。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请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氮气转化为NO和氨气的特殊条件说明了什么?”“观察实验:NO转化为NO2,有何现象?”“将充满N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现象,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NO2与水反应。”这一系列问题作为“锚”,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和经验,从中整合出知识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实践证明,这种将知识问题化的教学,学生能更好在这条用“问题”搭建的“桥梁”上顺利通过,靠近目标。
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根据不同课型开展“问题式”教学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课型主要有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
1.新授课
(1)概念理论新授课
概念理论新授课教学的关键是概念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创设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贴近学生的实际,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有启发性、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关概念理论特别要抓住关键词加以突破,比如說让学生养成找关键词的习惯,设计迷惑性问题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等;有的概念甚至要分散到不同的章节,分不同阶段逐步深化。问题探究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或问题组或图片或投影或实验或材料等。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如让学生用双色笔标出重点和难点等),真正让学生大脑动起来。同时在巡视中留心学生的疑点,使后续的讲解更有针对性。
(2)元素化合物新授课
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特别是化学性质的教学时,要特别突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策略。既要重视教材中现有的实验,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一些针对性实验,既要重视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更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多做实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化学科学的真谛,像科学家那样去学习化学科学知识;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天生的探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积极探讨、共同发展的场所,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一个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场所。
2.习题课
孟子说:“学之富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知识和能力只有通过思考、探求才能取得。对于一个化学问题,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并加于分析对比,一方面能够把握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激活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广阔性、变通性、深刻性等,使我们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学会解决一片问题,真正起到锻炼和培养能力的作用。在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可采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方式。
3.复习课
复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体系、课本的脉络和高考的要求,将复习内容转化为研究专题,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主动领悟知识,获取解决的方法。复习专题可由教师确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和总结。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且是思维的方向,结合新教材特点,开展“问题式”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改善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又是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化学教学素质化的重要途径。而根据不同课型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待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能长期坚持,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相信我们也能培养出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