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管理作為财务管理的核心,良好和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使高校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介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预算法实施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和意义;然后,深入探讨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的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预算管理 高校 预算监督
一、引言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总体来说是将校内财务整体收支状况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便于高校及时地监控财务收支状况,灵活调配校内资金,以促进高校建设更快更好地进行。良好和科学的预算管理,能使高校资金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修订实施,不仅强调了预算的公开透明度,也在内容上更加重视预算完整性,这些都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借鉴和支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在新预算法的指引下必将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
二、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预算观念守旧、制度不健全、方法单一、监督不到位等诸多现象,并直接导致高校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实施,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资源浪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预算管理理念落后,创新意识缺乏
目前,高校虽然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但这种认识还仅局限于学校层面,二级预算单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们认为高校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只配合提出计划就可以,因此,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其他部门的积极性还不能充分调动起来。一些基层人员只将预算作为一个资金分配的事前计划,对预算经费应该如何使用存在认识偏差,其预算法规观念淡薄。其次,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预算管理缺乏创新意识,经营理念只讲究社会效益,不考虑成本收益问题,但在当前高校快速扩张时期,各类物资资源需求迫切,高校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核算资格的具体法人,其应该在预算管理中考虑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二)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缺位,体制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校在预算管理中还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评价为一体的预算管理制度,其预算管理程序不够严密,机构不太完整,使得预算程序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制衡难以实现,因此有效的预算管理难以实施。在预算事前控制过程中,由于预算指标下达滞后,经常导致预算编制时间不充分,难以实现事前控制,事中的监控常因预算制度缺位导致执行过程处于失控状态,另外,许多高校没有事后的预算监督及评价机制,于是事后很难准确、具体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高校预算管理心中没数,这些制度障碍都存在于当前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中。实际上,更多高校目前实行的是“部分预算管理”模式,并非所有的二级预算单位都参与预算管理,也正是这种预算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高校全面预算管理较难推广。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
首先,高校预算编制在时间上安排合理、在程序上科学缜密是预算编制能够科学合理最根本的保障,然而,目前高校预算安排时间较短且编制任务繁重、内容非常多,这些都使得预算编制无法科学进行。其次,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预算编制采用增量预算法,主要依据上年预算发生额和本年增加数进行预计,这种编制方法只考虑本年的发展规划,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再次,许多高校没将下属机构的收入与支出、教师申请的科研经费、政府支持性基金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中,造成财务预算编制内容缺失,不符合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综合预算应涵盖学校全部收入和支出的要求。最后,部门预算与高校预算“两张皮”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预算权威性。这主要是因为部门预算与高校内部预算在编制时间上安排不合理,造成部门预算指标下达时间较晚,不能供高校编制内部预算时做及时参考,使得部门预算下达指标与高校内部预算难以统一;另外,部门预算在编制时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来进行,而高校内部预算在编制上则是根据自身所制定的一些预算经费分配标准进行,这也造成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预算难以一致。
(四)预算执行效率不佳,预算考核及评价机制不健全
高校预算指标缺乏约束力,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刚性;一些部门预算在编制上不科学,造成突击使用、集中支出的现象发生,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高校未能做到有效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跟踪,各基层部门也没有将预算进度信息及时反馈,因此,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的有效调控难以实施。这些都与预算考评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激励各部门科学编制预算、合理利用资源、严肃执行预算有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不能在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改进预算编制与执行效率;缺少了预算考核机制,就无法有效激励职能部门提高预算执行效果。
三、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下面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更新预算管理观念
要想使得高校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需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更新预算管理观念。第一,学校领导要转变旧的预算观念,树立“全面预算”思想,在平时努力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全校教职工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及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学校预算管理机构要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相关会议通报等方式加深教职工对预算管理的深入理解,转变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事务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第三,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设立专门的预算机构,制定相应的预算程序和规范,可以保障预算在编制过程中的权威性。第四,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该明确分工,加强学习,提高预算管理技能。 (二)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可使高校预算能有效执行和控制,下面可从决策、支持和执行三个层面设置预算管理机构,决策层可由校领导、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构成,负责确定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审议并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审核绩效考评奖惩方案,直接对校长办公室负责;支持层面可主要设在财务处,负责收集预算资料,编制预算草案,及时并准确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执行层面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主要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预算,并奔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制定详细的预算使用进度。这三个部门在工作中需要相互协调,对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制度化建设,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可将“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对于非定额预算,可采用零基预算法,这样有助于减少重复性预算开支,将教育经费用于学校最需要的项目上,以此来实现教育经费的有效利用。在实现高校远期发展目标的预算编制上,可采用滚动预算法,主要是根据发展目标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克服了预算的盲目性,从而实现高校预算的控制作用。总体来说,高校预算编制需要将“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既要立足长远发展,又要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使得预算具有可行性,预算目标能够实现。此外,在预算编制的内容上,要对学校经济活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有所了解,并将其全部资金收支情况纳入预算范围,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对高校财务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同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做好预算监督及考评工作,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科学的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预算有效管理的开始,高校预算强有力的执行力则是有效预算的重点,为此,我们需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做好监督和考评工作。在预算监督方面,首先,要把好预算审批关,通过明文规定从制度上强化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防止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其次,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在监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会计核算时应该严格按照预算制度和标准进行,对用款进度进行控制,实现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预防腐败和浪费发生。再次,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预算制定结束后可将预算信息及时公开,使得预算信息更加透明化,便于实施预算监督,提高预算效率。最后,学校可将预算管理中的各项责任划分到各個部门,通过采用责任制的方法来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这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及评价制度。在预算考评方面,首先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建议由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带头,相关专家协力完成,使得高校预算评价有科学的依据。其次,在对预算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综合性评价之后,将各部门评价结果进行评比,并反馈给管理层,给评价结果好的部门安排充裕的预算作为奖励,对评价不好的部门追究相应的责任,并适度减少其资源分配,这种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次,通过信息化系统将预算绩效公开,便于高校相关利益者进行监督,在预算安排权利下放的同时可以对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强化绩效评价问责机制。
参考文献
[1]罗玺,宾慕容.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5-49.
[2]杨元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5) :65-69.
[3]秦正英.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26):163-164.
[4]李现宗,毕治军,颜敏.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68-73.
【关键词】预算管理 高校 预算监督
一、引言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总体来说是将校内财务整体收支状况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便于高校及时地监控财务收支状况,灵活调配校内资金,以促进高校建设更快更好地进行。良好和科学的预算管理,能使高校资金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高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修订实施,不仅强调了预算的公开透明度,也在内容上更加重视预算完整性,这些都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借鉴和支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在新预算法的指引下必将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
二、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预算观念守旧、制度不健全、方法单一、监督不到位等诸多现象,并直接导致高校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实施,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资源浪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预算管理理念落后,创新意识缺乏
目前,高校虽然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但这种认识还仅局限于学校层面,二级预算单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们认为高校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只配合提出计划就可以,因此,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其他部门的积极性还不能充分调动起来。一些基层人员只将预算作为一个资金分配的事前计划,对预算经费应该如何使用存在认识偏差,其预算法规观念淡薄。其次,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预算管理缺乏创新意识,经营理念只讲究社会效益,不考虑成本收益问题,但在当前高校快速扩张时期,各类物资资源需求迫切,高校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核算资格的具体法人,其应该在预算管理中考虑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二)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缺位,体制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校在预算管理中还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评价为一体的预算管理制度,其预算管理程序不够严密,机构不太完整,使得预算程序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制衡难以实现,因此有效的预算管理难以实施。在预算事前控制过程中,由于预算指标下达滞后,经常导致预算编制时间不充分,难以实现事前控制,事中的监控常因预算制度缺位导致执行过程处于失控状态,另外,许多高校没有事后的预算监督及评价机制,于是事后很难准确、具体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高校预算管理心中没数,这些制度障碍都存在于当前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中。实际上,更多高校目前实行的是“部分预算管理”模式,并非所有的二级预算单位都参与预算管理,也正是这种预算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高校全面预算管理较难推广。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
首先,高校预算编制在时间上安排合理、在程序上科学缜密是预算编制能够科学合理最根本的保障,然而,目前高校预算安排时间较短且编制任务繁重、内容非常多,这些都使得预算编制无法科学进行。其次,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预算编制采用增量预算法,主要依据上年预算发生额和本年增加数进行预计,这种编制方法只考虑本年的发展规划,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再次,许多高校没将下属机构的收入与支出、教师申请的科研经费、政府支持性基金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中,造成财务预算编制内容缺失,不符合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综合预算应涵盖学校全部收入和支出的要求。最后,部门预算与高校预算“两张皮”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预算权威性。这主要是因为部门预算与高校内部预算在编制时间上安排不合理,造成部门预算指标下达时间较晚,不能供高校编制内部预算时做及时参考,使得部门预算下达指标与高校内部预算难以统一;另外,部门预算在编制时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来进行,而高校内部预算在编制上则是根据自身所制定的一些预算经费分配标准进行,这也造成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预算难以一致。
(四)预算执行效率不佳,预算考核及评价机制不健全
高校预算指标缺乏约束力,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刚性;一些部门预算在编制上不科学,造成突击使用、集中支出的现象发生,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高校未能做到有效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跟踪,各基层部门也没有将预算进度信息及时反馈,因此,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的有效调控难以实施。这些都与预算考评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激励各部门科学编制预算、合理利用资源、严肃执行预算有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不能在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改进预算编制与执行效率;缺少了预算考核机制,就无法有效激励职能部门提高预算执行效果。
三、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下面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更新预算管理观念
要想使得高校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需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更新预算管理观念。第一,学校领导要转变旧的预算观念,树立“全面预算”思想,在平时努力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全校教职工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及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学校预算管理机构要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相关会议通报等方式加深教职工对预算管理的深入理解,转变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事务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第三,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设立专门的预算机构,制定相应的预算程序和规范,可以保障预算在编制过程中的权威性。第四,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该明确分工,加强学习,提高预算管理技能。 (二)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可使高校预算能有效执行和控制,下面可从决策、支持和执行三个层面设置预算管理机构,决策层可由校领导、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构成,负责确定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审议并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审核绩效考评奖惩方案,直接对校长办公室负责;支持层面可主要设在财务处,负责收集预算资料,编制预算草案,及时并准确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执行层面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主要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预算,并奔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制定详细的预算使用进度。这三个部门在工作中需要相互协调,对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制度化建设,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可将“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对于非定额预算,可采用零基预算法,这样有助于减少重复性预算开支,将教育经费用于学校最需要的项目上,以此来实现教育经费的有效利用。在实现高校远期发展目标的预算编制上,可采用滚动预算法,主要是根据发展目标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克服了预算的盲目性,从而实现高校预算的控制作用。总体来说,高校预算编制需要将“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既要立足长远发展,又要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使得预算具有可行性,预算目标能够实现。此外,在预算编制的内容上,要对学校经济活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有所了解,并将其全部资金收支情况纳入预算范围,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对高校财务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同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做好预算监督及考评工作,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科学的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预算有效管理的开始,高校预算强有力的执行力则是有效预算的重点,为此,我们需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做好监督和考评工作。在预算监督方面,首先,要把好预算审批关,通过明文规定从制度上强化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防止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其次,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在监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会计核算时应该严格按照预算制度和标准进行,对用款进度进行控制,实现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预防腐败和浪费发生。再次,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预算制定结束后可将预算信息及时公开,使得预算信息更加透明化,便于实施预算监督,提高预算效率。最后,学校可将预算管理中的各项责任划分到各個部门,通过采用责任制的方法来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这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及评价制度。在预算考评方面,首先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建议由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带头,相关专家协力完成,使得高校预算评价有科学的依据。其次,在对预算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综合性评价之后,将各部门评价结果进行评比,并反馈给管理层,给评价结果好的部门安排充裕的预算作为奖励,对评价不好的部门追究相应的责任,并适度减少其资源分配,这种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次,通过信息化系统将预算绩效公开,便于高校相关利益者进行监督,在预算安排权利下放的同时可以对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强化绩效评价问责机制。
参考文献
[1]罗玺,宾慕容.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5-49.
[2]杨元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5) :65-69.
[3]秦正英.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26):163-164.
[4]李现宗,毕治军,颜敏.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