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内容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
一、教师追求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所有的中学老师都在增加较大的课下练习。条件好的学校自己编写或网上下载。在条件差的学校,老师课时多,判作业量大,又要辅导学生,没有精力编写练习,只得征订一些练习卷。而这些练习卷缺乏系统性,出现难易无常、知识点覆盖率低等问题。这样,教师不得不多订几套,要求学生人人做,套套做,题题做,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也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学生的负担问题就难以落实了。而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低下,也可以从这方面找到原因。
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对学生了解,学是先导,教是手段。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性格、气质、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有着个体差,采用30分钟左右的全班教学,1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分层练习;有时我们采用让A层次学生课内只听课1 5分钟左右,然后自学做课内练习题,着重指导C层次的学生。A、B层次的学生有问题可让他们讨论,或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后让他们独立完成练习题。训练题针对分层次目标做分层设计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布置作业注意质和量的结合,力争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的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作业必须与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内容相吻合,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编制作业题,给学生有序的台阶作业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尝试成功的乐趣,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
作业设计要多角度,听、说、读、写多形式(单词、句型、对话、短文等),多题型(复用性的、活用性的、智力性的、能力型的),多用性(巩固和复习用,课内和课外用),这样可使各层次的学生手、脑、口、耳、目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等都能得到训练。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能听懂和大致能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堂课上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以上几方面只是简单地勾划了趣味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如何在这些方面或更多的方面进行探讨,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一、教师追求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所有的中学老师都在增加较大的课下练习。条件好的学校自己编写或网上下载。在条件差的学校,老师课时多,判作业量大,又要辅导学生,没有精力编写练习,只得征订一些练习卷。而这些练习卷缺乏系统性,出现难易无常、知识点覆盖率低等问题。这样,教师不得不多订几套,要求学生人人做,套套做,题题做,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也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学生的负担问题就难以落实了。而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低下,也可以从这方面找到原因。
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对学生了解,学是先导,教是手段。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性格、气质、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有着个体差,采用30分钟左右的全班教学,1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分层练习;有时我们采用让A层次学生课内只听课1 5分钟左右,然后自学做课内练习题,着重指导C层次的学生。A、B层次的学生有问题可让他们讨论,或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后让他们独立完成练习题。训练题针对分层次目标做分层设计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布置作业注意质和量的结合,力争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的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作业必须与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内容相吻合,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编制作业题,给学生有序的台阶作业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尝试成功的乐趣,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
作业设计要多角度,听、说、读、写多形式(单词、句型、对话、短文等),多题型(复用性的、活用性的、智力性的、能力型的),多用性(巩固和复习用,课内和课外用),这样可使各层次的学生手、脑、口、耳、目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等都能得到训练。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能听懂和大致能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堂课上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以上几方面只是简单地勾划了趣味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如何在这些方面或更多的方面进行探讨,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