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历史课堂中的重要环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成功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如何充分运用教学课堂中的导入功能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语;导入设计
  常言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与状态的行为方式,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
  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以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便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上课前总是板着面孔,每次都重复着那句单调的话“今天我们讲……”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觉得非常乏味,这样就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必然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历史课堂上,往往一个故事,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都能把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体现得活灵活现。历史课堂中可以采用的导入的方式很多,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复习提问导入法
  这是各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起到了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重要作用。
  二、故事传说导入法
  历史是对过去人物活动及重大事件的记述,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中学生大多爱听故事,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如讲商鞅变法时,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个改革家在变法前,担心人民不相信,就在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城北门,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没有人去搬。后又下令把赏金增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城北门,果然获得五十金的重赏。说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以此故事就引入新课——《商鞅变法》。
  三、歌曲诗词导入法
  歌曲、诗词等文艺作品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比如在教授《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时,可以利用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因为我们共同经历了澳门的回归,“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一段歌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介绍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闻一多先生面对山河破碎悲愤地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成功的收回澳门,人们为闻一多先生这首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成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那么,什么是“一国两制”?为什么运用“一国两制”能够顺利收回港澳呢?通过这样的导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四、成语典故导入法
  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它概括性强,寓意深刻,适当引点睛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史中可引用的成语很多。如:春秋争霸时期的“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楚王问鼎”,战国时期的“负荆请罪、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秦汉时期的“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破釜沉舟、四面楚歌”,三国时期的“如鱼得水、三顾茅庐、望梅止渴、乐不思蜀”等等。每一个朝代都有很多的成语,都可以把它们与课本的相关内容结合,作为“开场白”导入新课。这样既了解到了更多的成语知识,又加深了对课本中历史事件的印象。
  五、时事热点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把学生的注意力更快地转移到课堂上来。伦敦奥运会就是今年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讲到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便可以此为导入,介绍奥运会的起源。让学生在了解古代希腊社会情况的同时,也感受到希腊公民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还可以利用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六、乡土人情导入法
  对学生来说,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乡土史讲的就是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把发生在家乡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比如中央台有一档节目是《红色长征》,而长征的起点站就是在赣南。在讲到长征路线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和平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走当年红军的路线呢?还有必要吗?针对于此让学生谈看法、谈感受、带着学生的迷惑重温当年长征。
  除此之外,还有名人名言导入法,图表插图导入法,联想对比导入法等。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糅合着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众多因素,只有精心设计,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但须注意导入语要语言简练,占用时间不能太多,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为宜,否则会喧宾夺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对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前进,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前进,好好利用学校这个大型实验室,去探索这个领域的无穷奥秘,使每一堂历史课都充满着新鲜的元素,让学生每天期待着历史课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李星驰主编.《穿越时空的智慧——中学历史创新[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第1版.
  [2]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王慕民.《历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M]》杭州大学出版社
  [4]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
其他文献
【正】冰天雪地的前苏联地区——很多欧洲俱乐部和球员都为之胆寒的地方,当然也是习惯了炎热气候的巴西球员视若畏途的地方,更是历任巴西主帅考察球员的一个盲点。然而卡瓦略
信息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然而,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不够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过于简单,已不能适应现代中学生的求知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投身于创新教育中,为培养
【正】绍尔(8个德甲联赛冠军)今年5月6日,拜仁在客场1比1战平凯撒斯劳滕,提前一轮获得历史上第20个联赛冠军,这也是绍尔的第8个德甲联赛冠军,从此超越由马特乌斯、卡恩和奥根
马铃薯不仅可做蔬菜食用,同样可加工成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仅次小麦、水稻、玉米,成为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当下,影响马铃薯高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病虫害。
【正】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尼采我的世界罗德曼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目标的“学科体系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要让位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中感受数学、欣赏数学、增进数学的情感,使数
历史思辨能力,是一个具体学科特点的思考辨析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应当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对历史思辨能力的课堂生成问题,我们要不断探索。  笔者认为,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实现两个目标。  一个目标是着力培养历史整体意识,生成认知框架与知识体系。历史学习切忌把完整的历史进行人为的割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常常会死记硬背,割裂了历史的整体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在培养学生历史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了尤限的生机。它能融合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等创设情景,图文并茂、化静为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英语知识,进而达到提高英语综合素养的目的。从利用情景、利用讨论、利用实践、利用互评等方面,探究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其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英语知识,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
假如没有猜想,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假如没有猜想,爱因斯坦就不会发现相对论;假如没有猜想,陈景润就完成不了《哥达巴赫猜想》……猜想是数学的灵魂,合理的猜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开始,大胆的数学猜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源泉。《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大胆实践数学猜想,带领学生们从猜想的角度探寻数学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