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雨巷》的艺术世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现代诗歌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起着其他文体(小说、散文)不可替代的作用。《雨巷》是现代诗歌中的名篇,是教与学不可多得的范本。
   《雨巷》创作于1927年,很多知识分子在那一时期都充满了苦闷,都有过徘徊。戴望舒也是这样。《雨巷》不但有着浓郁的时代特色,更富有浓郁的个人气质。戴望舒深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词风的浸润,深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突出表现孤独、抑郁和消沉的情感。戴望舒出生于多雨的杭州,数不清的弄巷里给他太多的细腻。要了解《雨巷》,就必须关注这三点。我们在体味作者的情绪与思想上不要支离破碎地分解,要整体地把握。“雨巷”与“丁香”是本诗的独特又重要的意象,必须加以仔细地体味;“伞”“颓圮的篱墙”的意象是教与学的难点;“姑娘”是体会诗歌的焦点与疑点;诗中的音韵美是关键点。
   戴望舒在其《白蝴蝶》中写道:
   给什么智慧给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开了空白之页,
   合上了空白之页?
   翻开的书页:寂寞;
   合上的书页:寂寞!
   戴望舒的诗始终没有脱掉“寂寞”的底子,这种色彩在他的名篇《雨巷》中尤为突出。戴望舒被叶圣陶先生称为“雨巷诗人”。《雨巷》诗中用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怅、静默、太息、凄婉、迷茫、颓圮、哀曲等词语明确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这些词语构成本诗一种凄清、迷茫的意境。
   一、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戴望舒曾说:“新的诗应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叶圣陶说:“(戴望舒)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全诗七节,每节都是六行,句子有的长短相同,一句一行;有的长短不同,一句数行,既有整齐的美,也有参差的美。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的音节首先表现在音韵上。全诗基本上是每节三、六两行押ang韵。《雨巷》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量运用内韵。所谓内韵,即诗行中间带有与韵脚相同(或相近)的韵,也就是说本诗的诗句中镶嵌着带有ang韵母的词汇,加之前后两诗节和每节中若干诗行复沓,使ang韵母的音响按诗人情绪起落流动全诗。读起来既嘹亮又舒缓,和谐又富有变化。
   戴望舒更是创造性地将内韵、脚韵、双声叠韵和复沓成分融合在诗的意象上(特别是主要意象上),这样就造成了音、义、情三位一体的音节形式。以一、二两节为例分析一下。
   1.韵角为ang:长、巷、娘、芳、徨。
   2.内韵为ang:彷徨、长(第二句第一“长”字)、望、香、样。
   3.双声叠韵:彷徨、丁香(其丁香也是都押ng)。
   4.复沓:悠长、悠长;丁香一样,丁香一样,丁香一样;哀怨、哀怨。
   钱理群先生说:“我觉得语文教育当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还说:“朗读就包含着一种理解。”我们可以采取群读与个读相结合的方式反复诵读。以第四节为例。两个“走近”的反复使用表达出女子徘徊的样子。这反复中又有自我鼓励,试着看的冲动。然而,她的希望是带着失望的,她的勇敢毕竟有限,她的勇敢也是灰色的,因为她的眼神哀怨!
   “梦”尽管有美的意思,那毕竟不是一种行动。“像梦一般”反复使用,表达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第一遍是美好的,第二遍则是凄婉的;第一遍是清晰的(在梦中是清晰的,是有希望的),第二遍是迷茫的(在梦醒之后是迷茫的,是没有方向的行动)。因此,这里表达热切、果断、美好的是第二遍的“走近”与第一遍的“像梦一般的”。
   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对《雨巷》赏析时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评过这一派的诗。他又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懂。”
   二、“雨巷”“姑娘”“伞”,是美丽的意象
   《雨巷》中的意象并不多,主要是雨巷、姑娘(丁香),反复出现强调、凸现,始终让读者牢牢地把握着这简单的“点”不放,加入叙事把散落在文中的其他意象有机地串聚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是明朗的,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美感,正在他行文的单纯明朗上。然而,这种“美感”会妨障我们对诗人“忧怨”的理解。我们在品读“姑娘像花”的美感时会削弱文中“冷漠、凄清、惆怅”的诗境。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雨巷,是江南独有的。所谓“大街小巷”,可见巷是有别于街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见巷是幽深的、安静的;“万人空巷”,可知“巷”是与家联系的、私用的。江南多水、多雨,这巷有了水(雨),便是潮湿的,有水气的,朦胧的!
   如果这女子匆匆地赶路,那便是归家。
   如果这女子彷徨地散步,那便有忧郁。
   就像丁香花一样忧愁与凄清。
   南唐的李璟在《山花子》中说:“丁香空结雨中愁。”
   姑娘,我们虽是陌路,    却有着一样的愁情……
   姑娘,把姑娘比作花,戴望舒不是第一人;把花比作姑娘,戴望舒也不是第一人。然而,姑娘是花,花是姑娘,既是丁香又是姑娘的,让这两个意象重叠交织的,戴望舒是第一人!艾青在《望舒的诗》中说:“他(戴望舒)的诗里的比喻常常是新鲜而又适切。”
   伞,本是雨中之物;油纸伞,是江南的特色;这便有了江南雨中的情趣。伞,是油纸的,浑圆的形制,精细的做工,透明的色彩,既是一种艺术的道具,又多了一份胭脂气——这便有了女性的色彩,便是一道风景了!我们可以称油纸伞为“女儿伞”。如华盖一般,在少女的头顶一张,用伞遮雨也往往遮住了人,那便是具有了一种风情!传说中“白娘子借伞”的故事在发生在江南——躲雨也好,借伞也罢,总要一方有伞,一方无伞;这样才能一来二往,生出情来。可是,戴望舒却不这样给我们布景。“姑娘”与“我”各有一把,这便只能可望而不可即了,想擦肩而过怕都是不可能。因此,“姑娘”似乎成了“雨巷”中可视的一道风景: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我”也是这诗中的风景,却并不一定是姑娘的对应物。两把伞最终把“我”与姑娘分成两个世界的风景。姑娘“太息一般的眼光”和“我”的忧伤都是在这“颓圮的篱墙”。“姑娘”与“我”,是诗人作品中并不相交的意象——甚或是诗人自己的“两个形象”!巷,把风景的空间压缩到了最小的程度,集中地反映出诗人的情绪。但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我”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诗人在这条狭窄的路上,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未来(梦想)——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三、“颓圮的篱墙”是一个怪怪的意象
   诗人为什么要选择一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词境,而又充满无果的遗憾呢?在众多优美的(不是壮美的)的意象里,为什么要加入一个“颓圮”的意象呢?先从《雨巷》的结构来看。第一节是“起”,第二、三节是“承”,第四、五、六节为“转”,第七节为“合”。这样构成了:“我独行,有一个希望——希望出现了——希望与我擦肩而过——我独行,有一个希望。”在“转”的四、五、六节中又分为“走近——走尽——消散”三个阶段。正是在“走进”中出现了一个情感的拐点。
   我彷徨的地方是雨巷,
   我消散的地方是篱墙,
   也就是雨巷的尽头,
   也就是我希望的地方,
   在雨巷的篱墙,那里是“颓圮”的地方,
   ——诗人还在路上。
   这种错位,并没有引起诗人激烈的情感碰撞,诗人并没有追上去,至少没有追到那堵篱墙……他又撑起油纸伞,走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在寂寥的雨巷中流浪——流浪
   刚才,我还想着刚才
   消了丁香一样的颜色
   散了丁香一样的芬芳
   走尽了那颓圮的篱墙……
   诗人明明遇到丁香一样的姑娘,白白地看着她从自己的身边走远了,而不知“珍惜”——不可思议的是诗人却孤独地在雨的哀曲里“欣赏”着希望的消失!因此,他从一个追求者,变成了一个流浪汉——他只走在路上,并无抓住“希望”的希望。全诗的亮点只在“希望”一词上。然而,这希望是迷茫的。因此,如果追溯戴望舒的创作情愫的话,那正如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所说:“(戴望舒)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如果追溯他创作情绪的话,那正如艾青在《望舒诗》中所说:“(这种)感伤的声音,对时代的洪流是回避的。”1926年的秋天,戴望舒加入了“共青团”(C.Y,一个进步的组织)。1927年2月,他在参加会议的途中被捕,后被保释。四月的“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又开始通缉他。他只好躲到了施蛰存家中匿居,这次打击让戴舒望陷入苦闷。
   他在此时的《忧郁》诗中说:
   我颓唐地在挨过这迟迟的朝夕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
   我等待着安息
   也正是在此时,他创作了《雨巷》。《雨巷》中的忧郁是大革命失败后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忧愁——“个人的愁怨和惆怅同更广大的愁怨和惆怅是相同的,因而也是无法排遣和摆脱的。”
   就在这个时候,他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仑的影响。高尔基曾这样评价魏尔仑:“在他那些总是忧郁的,流露出深深苦闷的诗歌里,可以清晰地听到绝望的哀号,以及渴望光明,渴望纯洁,多情善感的心灵的苦恼。”(《保尔·魏尔仑和颓废派》)这也与诗人的个人气质有关。童年的戴望舒曾出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常常被人取笑。他成为有名的诗人后,也还常受到朋辈们的讥笑。这些对戴望舒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他是以弱者或不自信的心理开始写诗的。也正在此时,戴望舒可能正在经历着与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的情恋。这对《雨巷》的创作也不能不造成影响。
   那时的诗人是一个“疲倦的人儿”,他只是在“等待”,那“希望”似乎用“等待”更好些。他是没有力气,也没有兴趣到那“颓圮的篱墙”的——他只在心里希望,他只在路上等待!那“颓圮的篱墙”,也许正是艾青说的:“所可惜的是他始终没有越出个人的小天地,因之,他的诗的社会意义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雨巷》是一首很美的诗,美在它的音节,美在它的意象,更美在诗人的敏感上——多愁善感的苦恼!
   张艳萍,朱思克,语文教师,现居山东微山。
其他文献
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断扩招,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从前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面对不断攀升的各高校的招生数字和逐年下降的全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学生只要能打破传统求职
问:我是做外贸工作的,每天都和客户谈生意,时常接到一些骚扰电话也算正常,但是自从半年前和一个叫王军的人谈过业务后,我就再也不得清静了。他每天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凌晨一两
在当前知识经济世界范围内到来的时期,从事社会主义科技期刊的编校人员除严把编辑工作中的审、改、编、校四个关键环节外,应随时注意七大意识,即:政策意识、导向意识、竞争意识、
没有哪一个男人在“吃软饭”的评论和指责面前不感到耻辱和抬得起头来,因为在人类的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中表明,这个男人很没出息,要靠老婆(女人)来养活。甚至在一个家庭中,女人比男人挣得多也成为夫妻关系不和甚至成为离婚的导火线。就在2003年7月英伦首相布莱尔访问中国,国内首屈一指的学府——清华大学的学子还将了布莱尔一军:你的妻子挣得比你多,你怎么保持家庭的平衡?由此证明,这是一个世界级和世界性的难题。
上个星期参加同学聚会,闲余和同宿舍的K君横行于百盛。期间,K君受尽路人眼光洗礼,有售货员说,我觉得在电视上见过你,可是却想不起是什么节目,甚至有大胆的小女生直接上来要求
书名定价(元)出版日期书名定价(元)出版日期猪快速育肥技术4.101998.12仔猪饲养与疾病防治4.101998.12母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3.801998.12常见猪病防治3.401998.12猪病中药防治8.00猪病诊治与验方集粹15.001... Title Price (RMB) Dat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传统纸质印刷品出版物的优缺点及目前流行的电子出版物的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密集型电子出版物的一种对系统要求最低、使用方便、灵活,且能以只读光
在比尔·盖茨写给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的一封信里。他列出了11项学生没能在学校里学到的事情——而这些应该是每一个刚刚走上社会的青年必须了解的做人处世的准则。这11
腼腆女孩的苦恼文文是个从四川来北京打工的20岁女孩。来北京前她一直随父母住在四川的山里,一家人靠养蜂为生。文文从小最好的伙伴就是这些小蜜蜂,她的家也是随四季花开而在
“我们是再婚家庭。”妻子一进门,就直言不讳地说。丈夫瞪了她一眼,不满地说:“你什么意思?是不是要到处宣扬你嫁给一个带孩子的男人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妻子低下头,嘤嘤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