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养为主治疗痹证验案2则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痹证为临床所常见,以温养治法为主,效果显著。
  【关键词】痹证;温养;治法;经验
  Two Efficacy Cases of Bi Zheng’s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Warm-Nourish
  Ye Changchun
  Th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pain department of people’s hospital
  of Yilong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Yilong,Sichuan,637600,China
  [Abstract] Bi Zheng is common in clinical,with the treatment of Bi Zheng on the basia of Warm-Nourish,the effect is remarkable.[Keywords] Bi Zheng;Warm-Nourish;Therapy in TCM;Experience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脏腑[ 1 ]。笔者临床以温养为主治疗痹证,效果满意。报告2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验案一:唐某,女,54岁,会计,2013年9月28日因“反复颈腰痛伴双上肢、右下肢疼痛10年,加重1个月”以“1.颈椎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院,住院号:13091963。患者体型偏胖,颈、腰部呈间歇性酸痛,伴双上肢外后侧冷痛、右下肢后侧疼痛,手足心热,纳可,夜寐差,二便调,舌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细弱。
  诊断:痹证(阳虚寒盛,气血亏虚,痰瘀痹阻)
  治法:温阳散寒,益气养血,化痰行瘀,通络止痛。
  处方:
  ①内服汤药:制附片30克(先煎)、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川芎15克、白芥子15克、狗脊15克、淫羊藿15克、干姜10克、川牛膝5克、桂枝5克、片姜黄5克、陈皮5克、乳香3克、没药3克、肉桂3克(后下)、甘草5克。服6剂后再以上方加减,总以温阳散寒、益气养血药物为主,配合化痰行瘀、通络止痛药物。
  ②针灸、理疗:取双侧颈夹脊、肩贞、臑会、手三里,百会、大椎、腰阳关、命门,双侧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右侧环跳、承扶,双侧足三里、委中、太溪。用补法,留针半小时,配合双侧肩贞、手三里、肾俞、足三里和大椎、腰阳关、命门温针灸,以及颈、腰部TDP照射。
  治疗半个月后患者颈腰部无疼痛,双上肢外后侧冷痛明显减轻,右下肢后侧无疼痛,手足心热明显减轻,夜寐佳,于2014年10月13日出院后转入门诊继续服用中药汤剂,配合针灸、理疗,半个月后改服以八珍汤为基础方制成的丸剂,一个月后患者未诉不适。
  按:久病多虚,阳虚失于温煦,故有冷痛之感;气血亏虚则失于滋养,兼之痰(体胖乃痰湿之体)瘀(久病多瘀)痹阻颈、腰椎督脉循行之处,可见颈、腰部酸痛及双上肢外后侧、右下肢后侧疼痛;阴不敛阳,可见手足心热;阳不交阴,故夜寐差;舌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细弱为阳虚寒盛、气血亏虚、痰瘀痹阻之征。方中制附片温阳补火、散寒除湿;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当归、鸡血藤、川芎、乳香、没药、川牛膝、桂枝、片姜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白芥子、干姜、陈皮温里化痰;狗脊、淫羊藿温肾散寒;肉桂引火归元;且桂枝、片姜黄引药上行肩臂、川牛膝引药下行腰腿,以使药力上通下达;甘草调和药物。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益气养血,化痰行瘀,通络止痛之功。配合针灸、理疗温阳通督、补肾健脾、舒筋通络。配以八珍汤专为补养人体气血。针灸、理疗与内服中药汤剂合用,共同作用于人体,相得益彰,达到疏通经络与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验案二:伏某,女,32岁,自由职业,2014年03月26日初诊,门诊号:1403260212。患者体型偏瘦,面色少华,双肩部及右上肢冷感3年,加重3个月,夜间尤甚,月经延后一周、量少、色淡,手足欠温,纳差,二便调,舌淡瘦、苔薄白,脉沉细弱。
  诊断:痹证(气血亏虚,寒阻经络)
  治法:益气养血,温经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黄芪30克、熟地20克、白芍20克、鸡血藤2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制附片15克(先煎)、白术15克、茯苓15克、川芎1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麦芽5克、山楂5克、片姜黄5克,服6剂。
  2014年4月2日复诊:双肩及右上肢冷感明显减轻,手足欠温、纳差好转。继以上方加制首乌15克,党参增至20克,服6剂后双肩及右上肢冷感消失,手足温、纳可,再以八珍汤加味调理半月,患者未诉不适。
  按:气血亏虚,面部失荣可见面色少华;人体的温煦、滋养之力不足,加之寒阻经络,可有肩及上肢的冷感、夜间尤甚,手足欠温;气血生化乏源,可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脾失健运,可见纳差;舌淡瘦、苔薄白,脉沉细弱,为气血亏虚,失于温养之征。方中黄芪、鸡血藤、党参、熟地、制首乌、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养血;鸡血藤、川芎、片姜黄、桂枝活血通络,且桂枝、片姜黄引药通行肩臂;麦芽、山楂健脾助运消食;附片性热、温阳,可鼓动气血的运行。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温经活血、通络止痛之功。配八珍汤以气血双补而收功。
  2 讨论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2]。
  笔者认为,正气不足是痹证发生的基础,痹证的治疗应辨明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久病多虚多瘀,虚者应补养,瘀者当疏通,况气血得温通则畅行,得补养则充盛,气血既充盛且畅行,则机体气血亏虚与瘀滞的状态即可得以改善。以温养为主治疗痹证日久,酌加活血通络之品[3],注意引经药的使用[4],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临证又当视患者的具体情况,或以温通为主、补养为辅,或以补养为主、温通为辅,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10重印):463.
  [2]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3]叶常春.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121-122.
  [4]李春婷,王俭.痛证辨治心得[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1):19.
其他文献
有一天临近下班,一位女性走进了诊室,我看着她那长满雀斑的脸和被黑眼圈包围的双眼,就判断可能是肝气郁结所致.从中医角度来讲,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中
中国人有时候吃喝排场之铺张、浪费之巨大、席间之喧哗嘈杂,令外国人咋舌。因此,比较国内外“吃请”的情况,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各国民俗、民情,可供我们今后在用餐方面提高国民素质做参考。  美国人请客吃饭:有一次美国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请中国访问学者吃饭,当时,电话中说参议员要约一个方便的时间,请她共进午餐,并约定派专车来接。约会前,秘书来电话,说是为了订明天参议员的午餐,希望知道她选择哪种三明治(他报了几
期刊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待分娩的产妇15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
牙疼 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的去火点在足背第2与第3趾缝间.每天按摩该处2~3次,每次1~2分钟.rn眼屎多 眼屎多的去火点在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侧,可用拇指指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精神科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一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此组为对照组,一组
脾胃是人体的能量源头,它们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①73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45例。阴道分娩67例,剖宫产6例。血红蛋白25~104g/L,平均(65.7±17.3)g/L。有失血性休克表现41例。②出血原因分析:子宫收缩乏力38例、软产道裂伤28例、凝血功能障碍13例、胎盘因素12例,18例患者合
患者女,24岁,未婚,因“腹胀、恶心五天”于2012年8月27日来我院行“子宫附件”超声检查。超声表现: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左侧附件区可探及一约58mm×43mm的实质性包块,形态不规整,无包膜,后方回声无变化。CDFI:异常回声区内可见细小血流信号穿行。肠畔间可见深约119mm的液性回声区,内见网状分隔光带,形似渔网状。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1)盆腔偏左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多考虑来源与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心得。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后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对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临
相传神农有次在南山采药时,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痛得像刀割一样,昏倒在地.rn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慢慢地醒了过来.他感到很奇怪,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于是,他向四周一看,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