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第2节“笔算乘法”例4“用连除法解决问题”(第53页)。
【教学实录】
(一)教师课前板书例4的前两个条件: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
课始,问:你发现哪些有用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队几人?
教师继续板书:每队平均分成3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组有多少人?
生:3组共多少人?
生:两队共有几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每组多少人”这个问题。(板书问题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再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跟同桌交流: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巡视,一一指导。“谁遇到困难了?可以找老师帮忙。”“稍等一下,等这几名学生都写完。”
让两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方法:
生1:60÷2=30(人) 30÷30=10(人)
生2:3×2=6(组) 60÷6=10(人)
分别让这两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生1说完后,又找3~4人说,生2说完后,再找3~4人说。
找学生分别列综合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60÷2÷3=10(人)
生2:3×2÷60=10(人)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3:60÷3×2=10(人)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4:60÷(3×2)=10(人)
让生3板演改正,其余学生选一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指生说说列的是哪个,怎么想的?
师小结:列综合算式时,要把先算的括上( )。
师:究竟这些列式解答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听,如果你不会检验,但你听明白了,也是收获。
生1:(略)
生2:(略)
师:这两名同学都是从计算的角度进行了检验,我们还应该从题目的角度进行检验,把得数放入题目中,每组有10人,3组就有30人,也就是每队有30人,2队就有60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我们要把它做完整。指名口答。
师:今天这道题目与上节(例3)有什么不同?板书:连除。
师:思路是什么?
生: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第53页“做一做”: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师:请大家先认真读题,再思考怎样解答,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最后与同桌交流是怎么做的。
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说:“有的同学特别稳重,不想好绝不轻易下笔。”“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
全班交流汇报:
生1:先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盒?960÷6=160(盒)
再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160÷8=20(箱)
师:你说的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声音洪亮,为他鼓掌。
生2:先求一箱里有多少個杯子?6×8=48(个)
再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960÷48=20(箱)
师:这种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学过,但他做对了,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而且做对了?(有几名学生举手)再举高点,特别了不起,为他们鼓掌!
55页练习第7题。
师:这次老师一句话都不说,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完成,好吗?
(四)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生2:我知道了思路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
这节课,教学设计或许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课堂流程也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成长着,收获着。你看,当学生说“思路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这句有点哲学味儿的话时,就是他们最珍贵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准确把握
评课时,老师们常说一句话,“××老师在课堂上说得太多了。”老师为什么会说得多?我跟几位老师开玩笑说:“我们老师的权利太小了,只有40分钟的权利,怎么舍得放下?”于是,课堂上总是讲啊讲,说啊说。可是,这样讲啊说啊,效果就一定好吗?如果不好,学生仍然没有学会,那么,就要反思自己,讲的内容和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干脆就不是讲的问题,而是不应该讲了。老师让学生列式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也就是展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思维过程,这种方法老师们经常用到,不同的是,这节课上,例题的两种解法再加上综合算式,前前后后大概有15名左右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但老师呢?一遍也没说,包括让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第二、第三个学生都列错了,老师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学生辨析、发表不同的意见,直到写出了正确的综合算式。
老师什么时候站出来了呢?当学生不能从实际问题的角度进行检验时,老师发挥了“讲解者”的作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将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循序渐进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一二年级时,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进行提示,从三年级开始,用比较概括、简练、准确的语言“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以前,学生对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检验,往往限于计算的正确与否上,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这也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课堂上,学生不能采用“将计算结果带回到原情境中,作为已知条件,用逆推的方法看结果是否符合原有的条件”这种检验方法,那么,教师适时站出来,引领学生这样做是完全有必要的。待学生掌握了种检验方法后,教师只要提醒学生养成检验习惯就可以了。
二、深入学生中指导,不让一个学生被落下
学生独立解答例题时,教师一一查看学生做的情况,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全班交流之前,“稍等一下,等这几名学生都写完。”这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这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的最好体现。
学生良好的成绩从哪里来?就从老师这扎扎实实的辅导中来。
我们也不禁思考:差生是怎么造成的?一节课欠了账,又一节课欠了账,学生的知识出现了断层,怎样弥补?因为一次次的失败、不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多少?
我们都听了首师大焦宝聪教授关于移动学习的讲座,他提到,在移动学习平台中,有一个理念:学后立即测验,不得满分不允许看下一课。为什么?就是不让学生的学习“欠账”。
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具体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
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关注,比如,学生做练习前,老师要求:“请大家先认真读题,再思考怎样解答,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最后与同桌交流是怎么做的。”这个要求既明确又具体。学生做练习时,老师通过评价个别学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提示:“有的同学特别稳重,不想好绝不轻易下笔。”“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指名回答问题时,老师又提醒:“同学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听,如果你不会检验,但你听明白了,也是收获。”语言中肯。
四、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发自内心,且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你说的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声音洪亮,为他鼓掌。”
“这种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学过,但他做对了,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而且做对了?(有几名学生举手)再举高点,特别了不起,为他们鼓掌!”
“举高点,再举高点!”在老师充满热情、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中,学生真正感到了自己的“了不起”,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骄傲,同时,也让其他学生知道了老师表扬的“好”,好在哪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是简单、模糊的“你真棒!”“太好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以上所提到的几点,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好处、它的完美就在于,这是常态课,如果日常的每节课都能如此,将会如何?踏踏实实地走好日常的一步又一步,将是学生之幸!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第2节“笔算乘法”例4“用连除法解决问题”(第53页)。
【教学实录】
(一)教师课前板书例4的前两个条件: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
课始,问:你发现哪些有用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队几人?
教师继续板书:每队平均分成3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组有多少人?
生:3组共多少人?
生:两队共有几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每组多少人”这个问题。(板书问题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再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跟同桌交流: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巡视,一一指导。“谁遇到困难了?可以找老师帮忙。”“稍等一下,等这几名学生都写完。”
让两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方法:
生1:60÷2=30(人) 30÷30=10(人)
生2:3×2=6(组) 60÷6=10(人)
分别让这两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生1说完后,又找3~4人说,生2说完后,再找3~4人说。
找学生分别列综合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60÷2÷3=10(人)
生2:3×2÷60=10(人)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3:60÷3×2=10(人)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4:60÷(3×2)=10(人)
让生3板演改正,其余学生选一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指生说说列的是哪个,怎么想的?
师小结:列综合算式时,要把先算的括上( )。
师:究竟这些列式解答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听,如果你不会检验,但你听明白了,也是收获。
生1:(略)
生2:(略)
师:这两名同学都是从计算的角度进行了检验,我们还应该从题目的角度进行检验,把得数放入题目中,每组有10人,3组就有30人,也就是每队有30人,2队就有60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我们要把它做完整。指名口答。
师:今天这道题目与上节(例3)有什么不同?板书:连除。
师:思路是什么?
生: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第53页“做一做”: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师:请大家先认真读题,再思考怎样解答,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最后与同桌交流是怎么做的。
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说:“有的同学特别稳重,不想好绝不轻易下笔。”“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
全班交流汇报:
生1:先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盒?960÷6=160(盒)
再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160÷8=20(箱)
师:你说的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声音洪亮,为他鼓掌。
生2:先求一箱里有多少個杯子?6×8=48(个)
再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960÷48=20(箱)
师:这种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学过,但他做对了,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而且做对了?(有几名学生举手)再举高点,特别了不起,为他们鼓掌!
55页练习第7题。
师:这次老师一句话都不说,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完成,好吗?
(四)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生2:我知道了思路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
这节课,教学设计或许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课堂流程也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成长着,收获着。你看,当学生说“思路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这句有点哲学味儿的话时,就是他们最珍贵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准确把握
评课时,老师们常说一句话,“××老师在课堂上说得太多了。”老师为什么会说得多?我跟几位老师开玩笑说:“我们老师的权利太小了,只有40分钟的权利,怎么舍得放下?”于是,课堂上总是讲啊讲,说啊说。可是,这样讲啊说啊,效果就一定好吗?如果不好,学生仍然没有学会,那么,就要反思自己,讲的内容和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干脆就不是讲的问题,而是不应该讲了。老师让学生列式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也就是展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思维过程,这种方法老师们经常用到,不同的是,这节课上,例题的两种解法再加上综合算式,前前后后大概有15名左右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但老师呢?一遍也没说,包括让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第二、第三个学生都列错了,老师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学生辨析、发表不同的意见,直到写出了正确的综合算式。
老师什么时候站出来了呢?当学生不能从实际问题的角度进行检验时,老师发挥了“讲解者”的作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将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循序渐进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一二年级时,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进行提示,从三年级开始,用比较概括、简练、准确的语言“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以前,学生对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检验,往往限于计算的正确与否上,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这也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课堂上,学生不能采用“将计算结果带回到原情境中,作为已知条件,用逆推的方法看结果是否符合原有的条件”这种检验方法,那么,教师适时站出来,引领学生这样做是完全有必要的。待学生掌握了种检验方法后,教师只要提醒学生养成检验习惯就可以了。
二、深入学生中指导,不让一个学生被落下
学生独立解答例题时,教师一一查看学生做的情况,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全班交流之前,“稍等一下,等这几名学生都写完。”这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这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的最好体现。
学生良好的成绩从哪里来?就从老师这扎扎实实的辅导中来。
我们也不禁思考:差生是怎么造成的?一节课欠了账,又一节课欠了账,学生的知识出现了断层,怎样弥补?因为一次次的失败、不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多少?
我们都听了首师大焦宝聪教授关于移动学习的讲座,他提到,在移动学习平台中,有一个理念:学后立即测验,不得满分不允许看下一课。为什么?就是不让学生的学习“欠账”。
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具体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
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关注,比如,学生做练习前,老师要求:“请大家先认真读题,再思考怎样解答,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最后与同桌交流是怎么做的。”这个要求既明确又具体。学生做练习时,老师通过评价个别学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提示:“有的同学特别稳重,不想好绝不轻易下笔。”“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指名回答问题时,老师又提醒:“同学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听,如果你不会检验,但你听明白了,也是收获。”语言中肯。
四、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发自内心,且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你说的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声音洪亮,为他鼓掌。”
“这种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学过,但他做对了,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而且做对了?(有几名学生举手)再举高点,特别了不起,为他们鼓掌!”
“举高点,再举高点!”在老师充满热情、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中,学生真正感到了自己的“了不起”,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骄傲,同时,也让其他学生知道了老师表扬的“好”,好在哪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是简单、模糊的“你真棒!”“太好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以上所提到的几点,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好处、它的完美就在于,这是常态课,如果日常的每节课都能如此,将会如何?踏踏实实地走好日常的一步又一步,将是学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