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笔抗战的诗人将军陈孝威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多见文人“投笔从戎”、成就抗敌英雄的佳话,但也有将军“投枪从文”、同样为抗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诗人将军陈孝威,就是范例。
  
  辛亥革命的宿将
  
  陈孝威(1893~1974),字向元,生于福建闽侯县(今属福州市)南通镇文山村,曾就读福州武备学堂,1914年保定陆军学校炮科笫二期毕业,同期同学后成为著名将军的有刘峙、熊式辉、刘文辉、陶峙岳等。陈孝威曾参与辛亥革命的镇江起义,北伐期间指挥兰封战役,大败敌军十万人,名震黄河两岸,还随白崇禧部参加过浙沪战事。他深谙兵法,治军严谨,有“六不将军”之誉,先后任笫七军参谋长,中将旅长,直隶泰宁镇守使等职。1926年他镇守泰宁期间,绥靖地方,疏浚水利,颇得民心,当地军民曾筑“捧日台”以志其功。
  北伐成功后,他与上司意见不合,得罪了蒋介石,被迫退出军界,卜居天津从事文职工作,同时师从福州同乡、同光体诗先辈郑孝胥学诗,颇有进展。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曾一度南下香港任职于广西银行。“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出于救国救亡热情,曾向国民党当局请缨出战抗日,但遭拒绝。抗战前夕,他又入陆军大学深造,但终因不容于当局,无由再上前线。陈孝威自感报国无门,遂决意“投枪从文”,转向文坛,走向握笔抗日救亡的道路。
  
  二战驰名军事战略预言家
  
  1936年11月,陈孝威在香港创办《天文台》杂志,撰写大量剖析国内外形势的文章,宣传抗日。凭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既有力地宣传、鼓动全民抗战,又以独到眼光,预言了德国将攻苏、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苏军进入东北等,一时《天文台》成为备受国际舆论界关注和追逐的刊物。其间曾有日本军方说客,持伪满政府总理、福州同乡郑孝胥亲笔信,许以高官,力劝陈孝威为日伪政权效力,被陈严词拒绝,充分显示他坚持抗日的决心。随着《天文台》影响的扩大,身为杂志社社长的他做了几件颇具影响力的事,声名鹊起,名扬海外。笫一件事,1942年他主动给世界上百个国家的领袖去信,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和残暴罪行,宣传中国抗日救国的坚定意志,呼吁各国支援中国抗日,后来收到回信八十余封,对陈的战略眼光颇多赞许。这一行动,在国际上制造了谴责德、日侵略者的舆论,宣扬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坚强意志,申张了正义,是一场卓有成效的宣传战。笫二件事,1942年陈孝威分别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详细论述二战敌我双方的形势,分析德、日在欧亚战场的处境,预测其可能的走向,并提出对应建议。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回信中感谢他对时局的分析,表示会将他的见解纳入军事参考之列。
  为此,陈孝威写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先生读余去年十月七日建议论文赐函奖饰辄酬一律赋呈》,诗云:
  白宫三主承明席,砥柱终回逆水流。降此鞠凶人扰扰,贤哉元首政优优。
  干戈到处汹群盗,日月无私照五洲。要脍鲸鲵济沧海,八方风雨感同舟。
  这首诗,除歌颂罗斯福外,主要期望美国进一步支持中国抗战。他先请诗人杨云史将其译成白话文,再由张启贤译成英文,又请当时在香港的英国诗人柯克作英文润色,然后以仿古装潢将诗作包装远寄美国。当时美国许多报纸都刊登了这首诗。为扩大影响,他还登报呼吁全球诗人来和此诗,希望以这种氛围感动美国上下,从而扩大对中国的军事援助。短短期间各地寄来的和诗及文章多达三百余篇,均一一登在《天文台》之上。当时身居新加坡的郁达夫,也写有《读陈孝威先生〈上罗斯福总统书〉后》一诗以示支持:
  太学上书关国运,广陵草檄蹑权臣。
  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同年5月,陈孝威在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赞扬之复函后,也酬赠一诗:
  朵云摇捧自伦敦,上相纡尊感注存。抒见岂惭窥豹管,经题奚啻跃龙门。
  壮猷元老心原折,霸业中兴互手援。最是神交宽礼数,海天如镜两忘言。
  他又请友人张书旂画了一幅《云霄一羽毛》图,复请杨云史题诗一首,连同己诗一并寄往英国,后来英国报界都作了报道。上述种种,影响所及,堪称“诗歌救国”之一壮举。 第三件事,陈孝威在《天文台》上发表了多篇对二战战事的观察,以及对其前景的判断,他的许多预言,后来竟然都被言中。例如,早在1941年2月,他在《论大不列颠之战》一文中,就预言希特勒必将对苏联开战,斯大林不信,说是挑拨,三个月后德军果然进攻苏联。同年10月,他撰文指出,日军势必南进,主张美军要扩充南太平洋海军力量,援助中国,遏制日本,这个看法未被美国重视。一个月后,果然爆发了日军攻击美军的珍珠港事件。香港沦陷后,日军威胁他,若不与日军合作,必受重罚,他乔装打扮逃出香港前往桂林,继续进行抗日宣传。盟军攻占柏林后,有种观点认为,苏军消耗太大,出于自保,近期内不会开辟新战场。但陈孝威在文章中却直言苏军必将出兵中国东北,后来又应验了。这一次次的正确判断,使陈孝威成为当时国际著名的战略预言家,连当时香港总督也上门拜访。
  陈孝威从香港逃到桂林后,针对日军大举南下,发表了著名的《会师东京》社论,以精辟论证指出日本必败,引起了国际瞩目。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桂林听了他一次抗日演讲后,深受感动,特意作画《会师东京图》相赠,而他也作了《会师东京五古三首》、《会师东京歌》二诗以谢。从诗中“登陂富士山兮擒其王,三罪咸服兮我土重光,四海兄弟兮自由无疆”这些诗句,充分显示他对抗日必胜的坚强信念。陈孝威以杂志为平台,以文抗战,握笔救国,为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援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在战后荣获国民党政府颁发的勋章。
  
  古诗文造诣极高的将军
  
  陈孝威虽出身武夫,其实他年少时就已耽于风雅,特别是退役后卜居天津期间,时常向郑孝胥学诗,自己也潜心诵读名家古诗,使他的诗艺大有长进。他早年的诗作,如《西陵纪事诗》、《白下集》、《粤西集》、《春申集》等,均散见沪港报刊之上,其文稿后因战乱散失无存。1942年4月,陈孝威到达桂林后,整理酬罗斯福等诗,编为《太平洋鼓吹集》,于次年9月出版,这是现存他最早成书的一本诗集。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曾邀请陈孝威去重庆“共商国是”,被他婉拒。战后他移居上海,继续办杂志。国共内战国民党节节败退时,据说,当局曾有意请他回福建“收拾乱局”,也被他谢绝,此时他已无意涉政,只想舞文弄诗。
  1949年陈孝威重到香港,除续办《天文台》杂志外,时有诗作问世。他的新诗集《怡阁诗选》,选收1949年后的诗作54首。他与郑孝胥政治立场相背,但往昔师友情谊仍在,故晚年居港的诗作,有追忆向郑孝胥学诗的往事,如“风雪未忘循北辙,江山竟令作南辕。千金市骨思仍在,数纸挥毫语最温。述隶课诗犹昨日,菊秋知己礼堂门。”也有怀念抗战时的峥嵘岁月。1965年他重印《太平洋鼓吹集》时,又补诗四首,其中有“老犹鼓吹太平洋,诗卷长留日月光。五百年间谁伯仲,罗邱鼎立各堂堂。”“原子六言呼隔洋,瘴氛廿载暗无光。此身岂愿江湖老,任重还须起庙堂。”这样的诗句,显见他对抗战那段经历,铭心不忘。
  对当年得罗斯福、丘吉尔两人的赏识,他更引以自豪。1945年罗斯福病逝时,他挽诗四首以祭,其中一首:“大矣今元首,弥缝百代醇。止戈宜允武,明德在新民。兵合存吴蜀,邻孤恤晋秦。渊衷容外论,举世哭斯人。”后来丘吉尔去世时,他又诗挽曰:“朵云乍捧自英京,笔迹欹斜使我惊。曾为坤维回气运,遽传玄象黯玑衡。开罗昔记三星聚,海德今悲一柱倾。天下定逢罗总统,为言华美已同盟。”诗中洋溢着对这两位领袖在二战中所作出的贡献的颂扬。
  陈孝威一生关心国家安危,握笔抗日,赋诗言志。他有一首《七十自述》:“担当道义出艰危,七十逢辰未算迟。同学少年多将相,缔交大长洽华夷。匹夫志切中兴业,元首情深慰藉同。谬许先声寒敌胆,还期共复太平时。”这首近似宋调的诗风,颇能反映出他不平凡的一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草书《赠陈孝威将军》字幅赞他:“以道自卫何雄哉?嗔海筑起天文台。远东之窗频展望,冷雁叫群情所急。时贤谁是知兵者,真理还须请剑来。晤面良难留不易,看君笔下起风雷。赠孝威诗,意有未尽,再以远东之窗释之。远东之窗几扇开,观者请上天文台。河山泪与英雄血,多待将军争取来。”这幅草书,也许正是诗人将军陈孝威一生的写照。这幅草书2004年5月16日在北京拍卖。起拍价25000元,最后以88000元成交。
  陈孝威是先父李仲青的初中同学。1947年冬,我曾随先父在他位于上海海宁路的家里住过一个星期,与他也算有过一面之缘。本文的回忆,部分是听先父讲的,更多的是参考报章上发表的材料,谨以此文,表达对先辈的怀念。
  
   (作者为译林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
  责任编辑张鑫周峥嵘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整体仍然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在这样一种经济高速持续快速发展背景的影响下,其市场发展也对企业发展带去了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能够与当前新
为实现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针对郑万高速铁路湖北段隧道机械化施工所面临的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支护结构参数优化、机械化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艺参数选取等主要问题,采取现场试
目的 探讨女性劳教人员父母教养方式.方法 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80例女性劳教人员和80例正常对照者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劳教人员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分低于正常对照组,惩罚、严厉以及拒绝、否认2个因子分则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劳教人员在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却有着过多的惩罚、严厉以及拒绝、否认
旱地苹果园树盘松土、覆草穴施肥水效果好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万寿镇果蚕站任宝君等于1991一1992年对旱地苹果园进行了树盘松土、覆草、穴施肥水综合抗旱技术试验。结果表明:①对苹果树
著名作家高晓声逝世13年了。1999年和2004年,我曾先后以《作家里的乡亲》、《高晓声存钱》为题,写了两篇怀念他的文章。今年10月回故乡小住时,正巧丁保林先生打电话给我,邀我出席高晓声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去年立冬那天,正是老丁陪我和家乡的几个文友一起去高晓声墓上祭扫的。记得一见面老丁就对我说:“我看过你写的《高晓声存钱》之后,就把你想在有机会回江苏时要寻到老高的墓地去烧点纸钱的话记在心上了。老
从我国长城关内外交通运输量增长的需求,交通运输便捷性,通道建成后的区域受益等方面讨论了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于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时机,认为只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与实业的结合更加紧密,世界范围内的产融结合迅速推进。现代制造业之间竞争愈烈,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许多实业通过发
20世纪80年代,我在英国工作期间(驻英国大使馆担任文化参赞)曾收到时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金山的屡次来信或托他人传信委托办理一些对外文化交流事项。他曾托人带信给我,特别提到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芹女士,并附来曹禺、英若诚的推荐材料,希望我能帮助了解情况并提出意见,当由我们在国内外配合促成她及早返回祖国从事表演艺术和教学工作。我在接受金山的重托后,历经曲折,终于找到周采芹姐弟的下落,
根据林业部《全国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要求,飞机播种五年后应对飞播区进行成苗效果调查,评定飞播成效的优劣.由于飞播造林面积大,外业调查资料数量多,统计分析的项目也比较多,工
赵朴初先生生于1907年,到今年整整一百年。一百年为一个世纪,《世纪》是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文史纪实类期刊,在以“世纪”命名的刊物上写一篇纪念他一百年诞辰的文章自有特别的意义。  佛经中有这样的内容,在释迦牟尼涅架前,弟子阿难问:“佛陀在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架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释迦牟尼回答:“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根据这一点,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