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素养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此,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随着《全日制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欣赏·评述”作为美术课程标准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是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欣赏·评述”在保持好原有的“欣赏”部分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更突出了评述行为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这样的做法更好的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系统性、整体性更强,从而获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小学阶段,我们将如何有效的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呢?
  第一、学习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可以从儿童对美术欣赏的心理和习惯入手。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接受很早,孩子们进入小学之后,对美的需求更为强烈,小学的美术教育赢得满足他们爱美的要求。
  孩子们在欣赏过程中,往往对强烈的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春天的色彩》一课中,鲜明亮丽的色彩使他们感到喜悦,从而以忘我的状态在纸上尽情挥洒,但孩子们在兴奋的同时,也会忽略画中的细节。《靠垫的设计》中孩子们常把边缘忽略不计,他们只凭第一印象和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性强,同时也只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事物。《我们的社区》是农村的孩子很难描绘出来的,所以,我在授课时有意识的把“社区”改为孩子们熟知的“村庄”。这样更接近孩子的认知水平。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会选择一些自己爱好的作品,从而追求“纯艺术”,忽略了孩子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欣赏的心里倾向,因此,在孩子的欣赏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和他们生活实际贴近,与他们的欣赏水平接近,能激发兴趣的作品。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欣赏的内容要富有儿童情趣、易于被接受和理解的作品。所以,我在备课中有以下几种方法:1、课前对所选的作品要进行精心挑选、分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挑选作品。2、对所选的作品进行儿童化的处理、加工。3、选择孩子们的作品作为补充材料。4、注意引导学生对细节的观察。
  一、学生与动手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
  首先,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 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其次,美术欣赏不能在孤立隔绝的状态下进行,必须在一种互动交流的情景里进行,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审美观,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绘画和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在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在二年级“头饰设计”一课中,就可以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头饰范作,在揭示课题后展示这些范作,并且把作品发放到每个孩子的手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亲手拿到各种各样的头饰,观察并分析制作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欣赏的过程,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 分析的能力。之后,紧接着下一步的多媒体展示,通过对各种用途、样式的作品欣赏,拓展孩子的视野,了解頭饰的历史、文化及用途,让孩子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美素养。这样就让欣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不是空洞的看,在学习技法的基础上保持对美术浓厚的兴趣。第二、 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穿插欣赏的部分。如:课前引入时利用欣赏教学激发兴趣。课中插入欣赏部分,帮助学习。课后拓展部分加入,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明示知识的发展方向,诱发学生长久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以多种形式欣赏、感知艺术的魅力
  审美是教育的主题,它贯穿于全套美术教材之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固定格式,每课中都有必要欣赏。审美学习是在教室的指导启发下,孩子对美术作品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的认识,通过对过程的欣赏后加以评述,从建立新审美意识到形成审美理解,最后成为审美表现。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感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助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如低年级的小朋友认识线,在了解绘画中的线条之前,我安排他们先摸一摸生活中能够找到的线:毛线、铁丝、麻绳、柳条、头发……让孩子亲身体验这些线条的直曲、质感。另外还可以在课中插入优美的音乐,感受一下曲调的线条。看小雨、彩虹等自然界中的线条。既可以让学生多方面感知线条,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充分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
  人的审美过程是从审美感受开始的,经过审美判断、审美理解、审美创造的环节,由感性到理性,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要真正通过学生的审美素养,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对艺术品的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介绍,或用幻灯机不停地放映这种艺术品就能解决的,在欣赏课中应以欣赏为线索,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体现自主性,使孩子在享受美中理解美,在美的享受中获取审美方法、经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对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
  (作者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其他文献
我们辉南县高集岗中学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初级中学,作为一名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我在这里已经默默地耕耘了近二十年,当我看到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这里顺利地升入重点高中和中职学校,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当我在全县教育系统的综合表彰会上一次次地举起“平安学校”的光荣匾,家长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当我们的学生在社区、村屯尊老爱幼,感恩父母,乐于助人,赢得越来越多的喝采声的时候,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全方位
期刊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德育是培养人格的,这点毫无疑问,但着重发展和培养人格中的什么,则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国传统的德育,是一种道德性单一发展的模式,即以伦理为核心,以人为载体,把人抽象成为人的道德性,从而规范人的道德性发展目标,并通过一整套道德规范使人实现道德性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我国儒学以后 各代道德教育的主流。另一种模式是经济性单一发展
期刊
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政治是过去的事情,如果讲授方法不当,课堂中往往会枯燥无味。因此,要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本身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以足够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完成一堂精彩的政治课。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目光呢?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学的导入方式一定不能马虎,要经过深思熟虑。一节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对一堂课的实际效
期刊
新课程改革十分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强调要丰富、拓展课程资源,特别是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要自主开发、特色开发、共同开发。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出一些富有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教学资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往往没有很好地处理开发课程资源与教材的关系,反而使教
期刊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为人一生的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的基础。要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自觉培养学校无“差生”的教育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的人才。培养教师无“差生”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向创造性学习飞跃。品行或学习上暂时出现问题学生即平时所说
期刊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这样的一门艺术作为小学教学课程开展,有它的特殊意义。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在今天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它所呈现的内容真是异彩纷呈,而剪纸作为民间艺术怎样让孩子们接受并能够传承和发展,以至于让孩子们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有所提高和发展,是让我们深思的问题。小学剪纸教学课程的实施,就是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从外在看,课程在开展时会有难度,但如果要让孩子们喜
期刊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学习与吸收传统文化是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培养人文精神,已是我国新课改下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美术学科不同语
期刊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所以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职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高职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丰富资源。基于此,文章分析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探析融入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高职;音乐课堂教学
期刊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落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