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几个知识点一直存在着让学生难以捉摸的困惑。这几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焉”的意义和用法、兼词、“而”的用法。
【关键词】文言基础知识 用法 难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43
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对古诗文的创新考察力度也在加强,然而在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有几个知识点一直存在让学生难以捉摸的困惑。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这几个知识点的规律。
一、词类活用的规律
词类活用的规律有以下五条:
1.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时,该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状)语,后面是宾(无宾或补)语,可按兼语式结构翻译,格式是——主(状)﹢使(让)﹢兼﹢谓﹢宾(无或补),如“臣活之”(我使他活下来)。
2.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时,该词大都处在谓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状)语,后面是宾语,翻译格式是——主(状)﹢以(把)﹢宾﹢为(看成、当作)﹢表意动的词,如“稍稍宾客其父”(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
3.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时,该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状)语,后面是宾(无或补)语,翻译格式是——主(状)﹢活用词之意﹢宾(无或补),如“左右欲刃相如”(身边的人想用刀杀相如)。
4.名词用作状语时,该词虽然处在谓语的前面,但又不是主语,翻译时,可在这个名词前加上介词,构成介宾短语,让它作状语,翻译格式是——主(状)﹢介﹢名﹢谓﹢宾(或无),如“吾得兄事之”(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5.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时,该词处在主(宾)语的位置,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语,而活用的词则作定语,翻译格式是——谓﹢活用词﹢的﹢宾(中心语)或活用词﹢的﹢主(中心语)﹢谓,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上穿着坚固的铠甲,手中拿着锐利的兵器)。“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山洞越深,那些进到山洞深处的人就越少了)。
二、“焉”的用法
“焉”字用在句末,有时是兼词,有时是代词,有时是助词。规律是:“焉”字用在句末,作补语时是兼词,当“于是”“于之”讲;作宾语时是代词,当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或疑问代词讲;不作句子成分时是语气助词。这一规律也用“卜算子”词的形式概括为“作补是兼词,作宾是代词。不作成分是助词,千万要注意”。
例如: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上三例中的“焉”,分别译为“在其中”、“在这件事情上”、“在这里”,是兼词。
4.谨食之,时而献焉。(《促织》)
5.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6.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上三例中的“焉”,分别译为“它”、“他”、“它”,是代词。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9.是以后世无传焉。(《游褒禅山记》)
上三例中的“焉”都是助词。
三、关于兼词
古汉语里,一个字的形体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叫兼词。我们在高中阶段接触过的兼词有五个:焉、诸、盍、叵、旃(之焉的和音)
焉:用在句末可作“于之、于是”,“于”是介词,“之”“是”是代词,上文中的1、2、3例便是。
诸:用在句中相当于“之”和“于”两个词,“之”是代词,“于”是介词,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在句末相當于“之”和“乎”两个词,“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盍:用在句首或句中相当于“何”和“不”两个词,“何”是疑问副词“为什么”,“不”是表否定的副词,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庄暴见孟子》)
叵:作“不可”解,如“心怀叵测”。
旃:作“之焉”解,如“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采苓》)(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四、“而”的用法
“而”可用作连词或代词。用作连词,可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和修饰关系等多种关系。“而”用作并列连词、承接连词和修饰连词时,比较难辨,掌握如下规律就容易辨别了。
1.“而”的前面和后面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动作的发生有先后顺序,不能倒换位置时,“而”是承接连词;
2.“而”的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面是表修饰的成分(一般由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等充当)时,“而”前后的词语不能倒换位置,“而”是修饰连词;
3.“而”的前面和后面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者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或者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前后是并列关系时,且“而”前后的词语倒换位置也讲得通,“而”是并列连词。
由上可知,“而”的前后是动词类,且词语不能换位时,“而”表承接;“而”的前后词性不同,且词语不能换位时,“而”表修饰;“而”的前后词性相同,且可以换位时,“而”表并列。
例如:
1.蟹六跪而二鳌。(《劝学》)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并且”。
6.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7.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8.故舍汝而旅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9.亚父受玉斗,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10.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承接连词,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1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14.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5.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修饰连词。有的可译为“地”,有的不译。
以上只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点思考与总结,虽说浅显实乃真得,也只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希望能起到泛起涟漪,震开冰山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基础知识 用法 难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43
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对古诗文的创新考察力度也在加强,然而在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有几个知识点一直存在让学生难以捉摸的困惑。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这几个知识点的规律。
一、词类活用的规律
词类活用的规律有以下五条:
1.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时,该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状)语,后面是宾(无宾或补)语,可按兼语式结构翻译,格式是——主(状)﹢使(让)﹢兼﹢谓﹢宾(无或补),如“臣活之”(我使他活下来)。
2.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时,该词大都处在谓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状)语,后面是宾语,翻译格式是——主(状)﹢以(把)﹢宾﹢为(看成、当作)﹢表意动的词,如“稍稍宾客其父”(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
3.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时,该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主(状)语,后面是宾(无或补)语,翻译格式是——主(状)﹢活用词之意﹢宾(无或补),如“左右欲刃相如”(身边的人想用刀杀相如)。
4.名词用作状语时,该词虽然处在谓语的前面,但又不是主语,翻译时,可在这个名词前加上介词,构成介宾短语,让它作状语,翻译格式是——主(状)﹢介﹢名﹢谓﹢宾(或无),如“吾得兄事之”(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5.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时,该词处在主(宾)语的位置,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语,而活用的词则作定语,翻译格式是——谓﹢活用词﹢的﹢宾(中心语)或活用词﹢的﹢主(中心语)﹢谓,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上穿着坚固的铠甲,手中拿着锐利的兵器)。“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山洞越深,那些进到山洞深处的人就越少了)。
二、“焉”的用法
“焉”字用在句末,有时是兼词,有时是代词,有时是助词。规律是:“焉”字用在句末,作补语时是兼词,当“于是”“于之”讲;作宾语时是代词,当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或疑问代词讲;不作句子成分时是语气助词。这一规律也用“卜算子”词的形式概括为“作补是兼词,作宾是代词。不作成分是助词,千万要注意”。
例如: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上三例中的“焉”,分别译为“在其中”、“在这件事情上”、“在这里”,是兼词。
4.谨食之,时而献焉。(《促织》)
5.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6.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上三例中的“焉”,分别译为“它”、“他”、“它”,是代词。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9.是以后世无传焉。(《游褒禅山记》)
上三例中的“焉”都是助词。
三、关于兼词
古汉语里,一个字的形体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叫兼词。我们在高中阶段接触过的兼词有五个:焉、诸、盍、叵、旃(之焉的和音)
焉:用在句末可作“于之、于是”,“于”是介词,“之”“是”是代词,上文中的1、2、3例便是。
诸:用在句中相当于“之”和“于”两个词,“之”是代词,“于”是介词,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在句末相當于“之”和“乎”两个词,“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盍:用在句首或句中相当于“何”和“不”两个词,“何”是疑问副词“为什么”,“不”是表否定的副词,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庄暴见孟子》)
叵:作“不可”解,如“心怀叵测”。
旃:作“之焉”解,如“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采苓》)(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四、“而”的用法
“而”可用作连词或代词。用作连词,可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和修饰关系等多种关系。“而”用作并列连词、承接连词和修饰连词时,比较难辨,掌握如下规律就容易辨别了。
1.“而”的前面和后面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动作的发生有先后顺序,不能倒换位置时,“而”是承接连词;
2.“而”的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面是表修饰的成分(一般由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等充当)时,“而”前后的词语不能倒换位置,“而”是修饰连词;
3.“而”的前面和后面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者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或者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前后是并列关系时,且“而”前后的词语倒换位置也讲得通,“而”是并列连词。
由上可知,“而”的前后是动词类,且词语不能换位时,“而”表承接;“而”的前后词性不同,且词语不能换位时,“而”表修饰;“而”的前后词性相同,且可以换位时,“而”表并列。
例如:
1.蟹六跪而二鳌。(《劝学》)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并且”。
6.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7.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8.故舍汝而旅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9.亚父受玉斗,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10.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承接连词,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1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14.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5.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以上五例中的“而”都是修饰连词。有的可译为“地”,有的不译。
以上只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点思考与总结,虽说浅显实乃真得,也只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希望能起到泛起涟漪,震开冰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