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四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1月至2005年3月我院共收治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患者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60岁。主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8个月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夜尿4~6次,排尿等待时间长,尿线无力,偶有分叉。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增大,中央沟变浅、质韧、无结节、无压痛,指套无染血。B超示前列腺5.2cm×4.7cm×4.6cm,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较多钙化强光团,边缘包膜欠清晰。中叶向膀胱腔内突出,突出部位黏膜欠光滑。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tPSA1.36ng/ml,fPSA0.23
期刊
作者评价UroVysion^TM荧光原位杂交分析(FISH)用于诊断血尿患者膀胱癌的价值。采用多中心、双盲研究比较FISH和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肉眼和镜下血尿患者罹患膀胱癌的敏感性。血尿经过证实后,尿液标本被送往中心单位实验室,患者行膀胱镜检,膀胱镜下的可疑病变均取活检或者切除。病理标本由中心单位病理医师诊断并分期分级。结果:23个协作单位共征集到497例患者参与试验,其中473例(95.2%)患者的
期刊
目的 探讨膀胱出口梗阻(BOO)性逼尿肌中网状蛋白、支架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BOO组患者16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经尿动力学压力-流率检查结果证实为高压-低流型;对照组5例,为外伤等情况入院并排除下尿路梗阻病史者.2组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治疗,同时切取膀胱上壁组织2cm×1 cm×1 cm,标本行RT-PCR反应,检测膀胱逼尿肌中网状蛋白、支架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又称轮幅状纤维黄色瘤,临床少见.2005年10月我院收治阴囊皮肤DFSP 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大结节增生(AIMAH)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17例AIMAH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影像与病理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男9例,女8例,年龄15~66岁,平均42岁,双侧15例,左右侧各1例.有典型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者10例,另7例表现为高血压或糖尿病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ACTH<2.2 pmol/L,血皮质醇325.1~1876.8 nmol/L,24 h尿游离皮质醇7
睾丸交叉异位临床罕见.2005年7月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10个月.家属发现患儿左侧阴囊内有2枚睾丸,右侧阴囊空虚而就诊.查体:左侧阴囊发育良好,右侧阴囊明显萎缩.左侧阴囊内可触及大小相等、质软有弹性上下分布的睾丸2枚.右侧阴囊空虚.超声显示2枚睾丸分别为14 mm×8 mm×7 mm、14 mm×8mm× 6 mm、附睾头5 mm×3 mm、4 mm×4 mm,轮廓规则,回声均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盆腔异位肾的影像学诊断及腹腔镜技术在其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例盆腔异位肾患者采用腹腔镜异位肾切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盆腔异位肾的诊治措施.结果 B超与螺旋CT均示左肾区未见正常肾脏影像,于盆腔内发现先天性左侧盆腔异位肾伴旋转发育不良及重度肾积水.腹腔镜异位肾切除手术时间100 min,患者术中无输血,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并开始下床活动,术后第4天出院.随访2个月,下腹部症状消失,肾功能正
目的 探讨肾脏替代性脂肪瘤病的发生机理、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患者,女,62岁.发现右腹部肿物4年,有20年右肾结石病史.CT示右肾区一低密度为主直径约15 cm的类圆形肿块影,其内显示不规则软组织影、高密度钙化影及大量低密度脂肪影.术前拟诊为肾脏鳞状细胞癌、畸胎瘤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经腹切口肿物探查术.结果 术中发现约10 cm下腔静脉受压呈扁平状,后侧与腰肌粘连紧密.切除
2002年至2005年采用光选择性汽化(PVP,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01例。按前列腺体积分为2组,A组体积≤80ml 150例,B组体积〉80ml 51例。B组平均年龄73岁,其中美国麻醉学会分级3~4级者14例(32.6%)。结果:A组手术时间(59±26)min,B组(79±31)min(P〈0.001)。A组激光功率(189±89)kJ/m^2,B组(268±105)kJ/m^2(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