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00”怎么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公开课中,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讲课中执教老师精彩的授课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可谓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可是在巩固练習时,一道题的读法引起了我的注意。
  练习题: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计算一下,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交流做法时,学生几乎都是列比例解答的(例题所展示的做法就是列比例),只有一名同学是巧妙地利用比例尺的变式解答的,做法不但简单而且还省去了列比例解答时繁琐的书写过程。做法具体如下:
  3.4÷1/5000000=17000000(厘米)
  =170(千米)
  这名同学在读题的时候是这样读的:三点四除以一比五百万等于一千七百万厘米,听到这里我总觉得算式中的“1/5000000”读作“一比五百万”,有点怪怪的。当时执教老师对这种读法也没有作出相应的判断,到底是读得对,还是读错了老师没有听出来呢?不得而知。事后我反复进行了思考,现将自己的观点谈一谈,与各位同仁共议。
  比例尺的定义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例尺
  从比例尺的定义来看(比例尺”是一个比,单从这个角度来说,3.4÷1/5000000中的“1/5000000”应该读作“一比五百万”。
  但是,算式3.4÷1/5000000是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看作“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后,再根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来列式的。在除法算式中“比例尺”是商,它代表的是一个分数值,并不是一个比,所以3.4÷1/5000000中的“1/5000000”应读作“五百万分之一”。
  另外,通过学习分数应用题我们知道,甲数:乙数=1/2,可以理解为:甲数是乙数的1/2。“1/2”在前式中表示“1:2”,是一个比,而在后式中却表示一个分数值。同样的道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比例尺”指的是比,而“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中的“比例尺”指的却是比例尺的比值,也就是一个分数值,所以3.4÷1/5000000中的“1/5000000”应读作“五百万分之一”。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作为抛砖引玉的试金石,希望各位同仁不惜抛玉。
其他文献
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潜力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加)”的数学课,笔者以此为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写评语时往往只注重篇章结构、语言文字,而疏忽了评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方面要富含能激发学生开拓思路、修改作文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力求做到笔蕴真情、以诚感人,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德育功能。我的做法是:  一、娓娓结语,道出无限真情  作文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好形式。小学生天真、单纯,他们在文中常常会真实流露各种情绪,如对
设计理念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编剧和导演,自己首先必须喜欢他所编导的内容。教师找到了感觉,喜欢这篇课文,才能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也喜欢这篇课文。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
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但你若高明地运用即时评价语言,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一、延伸评价——为学习推波助澜    【案例1】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杨老师在自己班开展了“争做词语小博士”的活动。同学们为了获得此荣誉,纷纷活动起来,向家长请教,查阅资料,看课外书
每接手一届学生,学期之初我都要例行两次“习作水平大检阅”。上学年,我发现班上一名叫小李的学生,作文写得很不好:习作是一段式的,通常是200个字左右,多数情况下都读不懂他想表达的意思……已经上六年级了,居然写出这样的习作,实在让人头疼。从教过他的语文老师那里,我了解到:小李的确是一个不会写作文的孩子。每次作文交上来,总是让老师犯难:改嘛,非得全篇“大动手术”;不改,可真的读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样的文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陶艺教学以心旷神怡的动手体验成了我们追求的一抹和煦的阳光,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引领着孩子们愉快地感受着,幸福地享受着,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陶艺课的萌芽    1.组建兴趣小组  说起刚刚起步的陶艺小组,在没有先例的教学活动中,既没有陶艺知识经验的指引,也没有大师所要求的艺术规则。教师靠的只是一种原始的热爱,学生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口语交际情境,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想说、乐说、善说。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头饰、各种水果。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出学习的“主动性”  1.课始,美妙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示一张漂亮的请柬,教师神秘地告诉大家:水果王国要在今天举行音乐会,水果王国国王热情邀请二年级小朋
午间,教室里孩子们叽叽喳喳;偶尔,又见家长匆匆走向教室。“出什么事啦?”我的神经立即紧张起来,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直奔本班教室。  嘿!教室里真够热闹的。小桦举着“中国结”说:“我妈妈说,‘中国结’是传统文化。”龙龙说:“这是现在编的,不是传统文化!”小杰的爸爸见我进来,忙对我说:“老师,儿子要我送‘传统文化’到学校来,我还真不知怎么帮他。”这下,班里多半孩子都拥了过来,有的拽着衣角问,有的捧着“
“踏花归去马蹄香”是一句有名的诗句,也是宋朝时候一次画院招考出的题目。要画好这一题目实在不容易。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马蹄香”却不好画。香是气息,只能闻,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画家画出来了,无非画出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可把那个“香”字丢了。只有一位画家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
解读文本是一门学问。“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创造性地发挥。  《荷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我是这样解读的: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多年水生草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