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始于唐代王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开启了中国画与“墨”的渊源。从此,中国画成为水墨画,水墨画即是中国画的代名词。中国画的水墨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和一代代大师的推陈出新、嬗变创造,到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形成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理论、程式。时至今日,中国画坛上呈现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多元化格局:传统水墨、抽象水墨、纯水墨、实验水墨等等。事实上,中国绘画史上任何一次发展高潮期,都存在着对传统的再认识问题,水墨也只有在认识传统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华章。
  “笔墨”是中国画最起码、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中国画不但要求有笔,还要有墨。笔墨可以分谈,也可并论。“有笔无墨或有墨无笔”是分开谈笔与墨,也就是有些画精于用笔,不精于用墨,有些画精于用墨而不精于用笔。一幅好画应当是用笔用墨兼备。“墨”既是画家表现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物质载体,又是绘画的技艺手段和品评绘画的一个标准。“墨韵、墨意、墨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墨”的主要语言。
  所谓“墨韵”,就是墨的“气韵”,是墨的气质、节奏、美感、精神、内涵。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中首法为“气韵生动”,这是最高的美学法则。“气韵”的审美特征是曲折、飘然、流动,具有动态美、空间美。“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达到生动感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墨意是墨韵的意味形式,是人们基于生活经验、视觉习惯基础上由感观到理性的体验。如近景使人明晰实在,远景使人虚幻缥缈……那么,在绘画中,当人们看到浓而润的墨时就会想到近景的滋润实在,看到虚而淡的墨时就会想到远景的空旷虚幻,看到干而枯的墨时就会想到枯藤老树……这种感觉和联想的意味形式就是“墨意”。“墨意”虽然因“笔意”而决定,但不深研“墨意”,“笔意”的精到也不可能表现出来。一般说来,“新墨”给人以清晰明快的感觉,“陈墨”易滋润雅静,“宿墨”厚涩古朴,“埃墨”浓郁苍浑。浓墨沉雄浑厚,淡墨柔素雅逸,清墨空远清浮,枯墨荒古苍茫,干墨苍老冥蒙,润墨清润丰秀,湿墨湿润坦滋,死墨僵硬顽拙,实墨坦荡明豁,虚墨灵机疏爽,无墨之白纸,或是白之有物,表示无限之空间,给人以清新神秘莫测感。由于画家的气质、性格、意趣的差异,人们对墨也各有所好,有人喜用浓墨,有人喜用淡墨……在用墨上,应该把个人的用墨风格和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掌握运用多种墨象的墨意效果。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刚物象乖矣”,这里的“意”指用墨的浓淡变化,即以墨代色。墨意还指事物的空间、远近、明暗、干湿等,如:“其淡处若薄雾依微,焦处如双眸炯秀,干处有隐显不测之奇,湿处有浓翠欲滴之润。”黄宾虹说:“润含春雨,干裂秋风。”墨意又能代表画家的人品、气质、性格和情思。刘熙载曰“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如:吴昌硕的用墨浓厚苍峻,齐白石的用墨朴拙天真。清沈宗赛又云:“墨如其人。”像徐渭将水墨泼成图画,那一串串葡萄,一片片嫩叶,真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他的曲折命运、内心怨愤疾世的情绪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墨意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人的品质、休养问题,“心正则笔正”“心醇而笔和”。只有内修性情,外师造化,勤学苦练,才能终成正果,达到千种墨象随心可出、万种墨意随心所至的境界。
  中国画是以笔墨来表达观念,以壮物来表现情感。要使笔墨不空乏,必使笔墨要“有理”。“有理”的笔墨犹如有了内容,有了语言的独特性(黄宾虹语)。这里的“有理”就是有法,在墨中就是墨法。
  董其昌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六种墨法:一曰淡墨法,取其清淡、朦胧效果;二曰浓墨法,取其浓郁沉雄;三曰泼墨法,气势磅礴;四曰破墨法,滋润鲜活;五曰积墨法,苍秀浑厚。近代黄宾虹又提出“七墨法”,即“浓、淡、破、泼、渍、焦、宿”法,这七法又突破了传统墨法,把墨法运用提高到视觉审美意象的独特体验中。在现实的不断实践中又有人创造了新的墨法,如:冲墨法痛快淋漓,飞墨法飘逸飞动,擂墨法乌云翻腾,渴墨法斑驳效果。每一种墨法都是对物象更完善的描绘和对主观情绪的不同表达。
  虽然前人总结出了用墨的具体法则,但石涛又说:“笔墨当随时代”,在实际绘画当中,要法为我用,無法乃有法。梁树年说:“用墨可谓难矣,不应说何处用淡,也不应说何处用浓;浓淡之处理,出自画家;宜淡宜浓,妙用在已;或焦或破,灵活处之。”墨法虽然这样千变万化,无可捉摸,但还是有它的原则的。具体来说,有墨的节奏变化,墨的强弱对比,墨的变化统一。
  墨的变化节奏分平面节奏和空间节奏两种。平面节奏是画面上下左右的墨象节奏变化,空间节奏是画面的近中远空间中的墨象节奏变化。无论平面节奏还是空间节奏,其大的变化层次都要明确,尤其是两个相邻墨阶(如黑与浓、浓与淡等)的逐渐过渡,层次不可太多太微妙。中国画用墨的空间节奏一般处理为二个、三个层次为宜。墨象变化一般采用近处实、浓、干,远处虚、淡、湿的办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墨的对比有强有弱,一幅画中,对比不可太强,亦不可太弱,太强则死板生硬,太弱则平淡无神。对比太强时可用中间墨间破调和之,对比太弱时可用墨象对比最强的墨提醒之。墨的变化统一主要是指墨象、墨法、墨阶的变化统一。
   “墨法”是在笔法(正侧、提按、拖逆、徐疾、顿挫等)的变化下创造出来的用墨方法。笔法乃书法,“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内涵。要用好墨法,就要掌握书法、笔法。黄宾虹又说:“用墨妙在用水”,“长于用水,能使水墨神化。”可见,墨法之妙是用笔、用水的有机统一。今天实验水墨、纯水墨是去掉笔法,追求水、墨的效果。
  总之,运用不同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各种墨象,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墨意效果,形成墨韵。墨韵、墨意、墨法是“墨”本身的形式美语言,不包括所描绘对象的形、神、墨给人的视觉感受。传统水墨画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与现代相关联,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要重视对于传统的认识和继承。我们要进一步发掘“墨”自身的美,使其“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通渭县西关小学)
其他文献
阐述了纳米材料/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就工业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纳米的结构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就未来两种材料对工业
课堂主体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有许多优势,但在当前的教改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
新课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要求教师突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在创新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创新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后的实验教学模式特点等诸
考察了阴离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影响黏度对温度敏感性的因素。提出了以活化能的大小来评价液体洗涤剂体系黏度对温度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控制体系活化能的大小可以控制体系黏
<正>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写的初步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近年来的中、高考中,书面表达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NMET
会议
目的目前矽肺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预防和控制是中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普遍认为,在矽尘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肺泡Ⅲ型上皮细胞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
伴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量逐渐扩大。然而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之中,冲压模具的设计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实现创新、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主要因素。当今时代
介绍了三氯生[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HD-244)]的3种合成工艺,并就HD-244的产品质量标准、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和研究.研究表明,适应于工业化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因此,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积极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的课堂,对培养学生在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DSH-1型含贵金属Pd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与多段加氢工艺结合,应用于脱氢法生产直链烷基苯的联合装置中,能有效地将脱氢过程产生的双烯烃转化成单烯烃,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