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次设立全国性农产品地理标志专项展览展示。这无疑成为本届农交会上的一大亮点。专展以“产自特定地域、彰显独特品味、传承农耕文化”为主题,展出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设立了全国综合展区和地方精品展区。除了设有专门展区外,作为本届展会的重头戏,11月8日,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办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宣传推介专场活动在福州举办。
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步入地理标志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充斥着记者的眼球。吉林省的鑫来粮油集团工作人员胡萍带来了洮南市远望杂粮杂豆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绿豆。鲜明的地理标志标签贴在包装袋上。胡萍介绍,当地产的绿豆呈粒大、饱满、颜色深等特点。更特别的是洮南绿豆用开水煮10分钟就熟了,不需要像普通绿豆那样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洮南绿豆品质很好,亟待提高知名度,卖出好的价钱。洮南绿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不仅在当地知名度提高了,而且绿豆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地理标志很重要,不仅对洮南绿豆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对绿豆的质量、品牌和知名度都起到很大提升作用。”胡萍说。
在青海展区,宏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乐都紫皮大蒜。大蒜种植部经理汤旭锋告诉记者,以前当地种植的是白皮蒜,但由于产量少,价格低,当地农户种植白皮蒜的越来越少。后来当地开始种植紫皮大蒜。紫皮大蒜的产量高,价格比普通大蒜高1-2倍,种植紫皮大蒜成为当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乐都紫皮大蒜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从此,乐都紫皮大蒜成为乐都县农产品公用品牌,紫皮大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紫皮大蒜的行列中。
作为福州茉莉花茶的标志使用人,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深有感触。他说,福州的地理位置是最适宜栽种茉莉花的,加上精良的制茶技艺,福州的茉莉花茶一定会有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福州茉莉花茶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漫长岁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傅天龙就开始做茉莉花茶叶生意。当时他立志要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但十几年过去了,茉莉花茶产业一直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好情景,后来,他将实际原因归结于缺少平台。于是,他想到注册商标,建立企业品牌,但由于消费者不认知,所以茉莉花茶产业发展路途艰辛。2008年,由福州市农业局带头申请福州茉莉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使福州茉莉花茶成为福州的区域公用品牌。从此,坊间开始传说福州的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开来。他坦言:“公共品牌的宣传是一个市、一个县的宣传,而不是一个企业单枪匹马可以做到的。”通过政府引领带动公共品牌发展,让企业受益,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公共品牌发展,共同促进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过7年的发展,公司销售业绩从1个多亿元发展到目前的7个多亿元,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共品牌价值达到27.6亿元。
现在,外地的游人来到福州都会想到茉莉花茶。傅天龙自豪地说,这次农交会,斯洛文尼亚的副总理参观现代特色农业,专门来看福州的茉莉花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能够最体现福州的味道?傅天龙答道,浓浓的乡情的味道。他自信道:“茉莉花茶就是福州的乡情。”他希望茉莉花茶能够飘香全国。
保护农产品,保证产品质量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一定对来自云南的诺邓火腿感到不陌生。自从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诺邓火腿便真正在全国火起来,但同时也给大理州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的厂长杨伍松带来了一些烦恼。杨伍松说,诺邓火腿上了电视,知名度大幅提升,但市场上、网络上开始出现一大批假冒的诺邓火腿,这给当地真正的诺邓火腿产生了不小的市场影响。假的诺邓火腿,不仅在品质上会给消费者造成错觉,而且在价格上也对真的火腿进行冲击。要知道,诺邓火腿的销售非常火热,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打假特别难,在淘宝网上,只要标注诺邓火腿就可以销售!”万般无奈下,杨伍松找到了元龙县畜牧工作站站长杨玉宝。杨玉宝想到诺邓火腿只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才能将这个独特的产品保护下来。就这样,2014年,诺邓火腿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将这个品牌保护起来。那么,对于货真价实的诺邓火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诺邓火腿的名字源于诺邓村。而大理州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就建在诺邓村。诺邓古村是一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白族村寨,这个隐藏在横断山密林中、沉积了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山村,传承着用盐泥敷腌火腿的千年工艺,生产出的火腿香味浓郁、色泽红润、入口美不胜收、满口余香,已成为地方名优土特产品。杨伍松说,真正的诺邓火腿对原料猪的品种、饲料、饮水、养殖方式,以及所用的盐有严格的要求。诺邓火腿原料猪的品种选择诺邓黑猪及诺邓黑猪与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杂交生产的二元、三元杂交仔猪。诺邓黑猪饲养时间达到1年以上,猪体重大约为80公斤。猪的饲料采用本地出产的无污染的蔓菁、南瓜、红薯藤、牧草等青饲料,玉米、小麦、大麦、蚕豆、豌豆等精饲料和米糠、豆糠、麦麸等粗饲料。养殖方式上,采用散养户放养及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饲养的方式养殖。诺邓火腿与当地独有的盐文化息息相关。据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诺邓村的村民就开始用传统熬制盐的方式生产出含有丰富钾元素的细盐。这些细盐是其他地方无法生产和复制的。
自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后,诺邓火腿确确实实被保护了起来。杨伍松说:“目前,假冒诺邓火腿的情况已经有了较好的改善。要彻底消除还得需要一段时间。”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宣传推介会上,杨伍松将诺邓火腿切成薄片让前来参会的人员品尝,现场人们都赞不绝口。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目的是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需要条件中,有一项规定是: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即在申报之前,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保证其安全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研究员鲁成银认为,首先可以对特定区域或一个地方的农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其独特的品质和特色,防止丢失。其次,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再次,可以保护农产品所在区域的文化和传统。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我国不同地域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农产品,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区域的特色农产品,不仅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致富当地百姓,而且能够将当地悠久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示范带动,努力讲好地标故事
本届农交会,我们看到,国家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重视,也可以看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为我国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打造品牌,体现文化性等方面的巨大贡献。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体会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总量已达1733个,通过开展全国资源普查,备案特色资源6839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12个,培训核查人员及品牌建设人员6000余人次,总体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地理标志推介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刘新录等对眉县猕猴桃、莒南花生、天目湖白茶、东宁黑木耳、金华两头乌猪、东港大黄蚬等6个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进行授牌,并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系统信息平台。陕西齐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齐峰告诉记者,眉县猕猴桃能够获得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之一,表明国家对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认可和鼓励,有利于眉县的猕猴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促进我国地标事业的发展,推介会还向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标志使用人及消费者代表赠送了《农产品地理标志50问》科普读物。
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我国农产品走向优质、安全,挖掘农产品所在地域的文化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鲁成银说:“政府在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过程中要做好‘八个一’以县为单位确定1-2个主导农业产业,有一个政策和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确定一个品牌的管理和运行机构,扶持一批企业集群,建设一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一个电子商务现代营销平台,培育一个品牌传播的活动品牌,最终形成产品、产业、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个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刘新录讲道:“讲好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故事很重要,下一步,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要唱好规划、质量、宣传、国际‘四部曲’。”
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步入地理标志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充斥着记者的眼球。吉林省的鑫来粮油集团工作人员胡萍带来了洮南市远望杂粮杂豆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绿豆。鲜明的地理标志标签贴在包装袋上。胡萍介绍,当地产的绿豆呈粒大、饱满、颜色深等特点。更特别的是洮南绿豆用开水煮10分钟就熟了,不需要像普通绿豆那样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洮南绿豆品质很好,亟待提高知名度,卖出好的价钱。洮南绿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不仅在当地知名度提高了,而且绿豆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地理标志很重要,不仅对洮南绿豆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对绿豆的质量、品牌和知名度都起到很大提升作用。”胡萍说。
在青海展区,宏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乐都紫皮大蒜。大蒜种植部经理汤旭锋告诉记者,以前当地种植的是白皮蒜,但由于产量少,价格低,当地农户种植白皮蒜的越来越少。后来当地开始种植紫皮大蒜。紫皮大蒜的产量高,价格比普通大蒜高1-2倍,种植紫皮大蒜成为当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乐都紫皮大蒜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从此,乐都紫皮大蒜成为乐都县农产品公用品牌,紫皮大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紫皮大蒜的行列中。
作为福州茉莉花茶的标志使用人,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深有感触。他说,福州的地理位置是最适宜栽种茉莉花的,加上精良的制茶技艺,福州的茉莉花茶一定会有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福州茉莉花茶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漫长岁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傅天龙就开始做茉莉花茶叶生意。当时他立志要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但十几年过去了,茉莉花茶产业一直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好情景,后来,他将实际原因归结于缺少平台。于是,他想到注册商标,建立企业品牌,但由于消费者不认知,所以茉莉花茶产业发展路途艰辛。2008年,由福州市农业局带头申请福州茉莉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使福州茉莉花茶成为福州的区域公用品牌。从此,坊间开始传说福州的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开来。他坦言:“公共品牌的宣传是一个市、一个县的宣传,而不是一个企业单枪匹马可以做到的。”通过政府引领带动公共品牌发展,让企业受益,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公共品牌发展,共同促进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过7年的发展,公司销售业绩从1个多亿元发展到目前的7个多亿元,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共品牌价值达到27.6亿元。
现在,外地的游人来到福州都会想到茉莉花茶。傅天龙自豪地说,这次农交会,斯洛文尼亚的副总理参观现代特色农业,专门来看福州的茉莉花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能够最体现福州的味道?傅天龙答道,浓浓的乡情的味道。他自信道:“茉莉花茶就是福州的乡情。”他希望茉莉花茶能够飘香全国。
保护农产品,保证产品质量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一定对来自云南的诺邓火腿感到不陌生。自从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诺邓火腿便真正在全国火起来,但同时也给大理州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的厂长杨伍松带来了一些烦恼。杨伍松说,诺邓火腿上了电视,知名度大幅提升,但市场上、网络上开始出现一大批假冒的诺邓火腿,这给当地真正的诺邓火腿产生了不小的市场影响。假的诺邓火腿,不仅在品质上会给消费者造成错觉,而且在价格上也对真的火腿进行冲击。要知道,诺邓火腿的销售非常火热,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打假特别难,在淘宝网上,只要标注诺邓火腿就可以销售!”万般无奈下,杨伍松找到了元龙县畜牧工作站站长杨玉宝。杨玉宝想到诺邓火腿只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才能将这个独特的产品保护下来。就这样,2014年,诺邓火腿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将这个品牌保护起来。那么,对于货真价实的诺邓火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诺邓火腿的名字源于诺邓村。而大理州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就建在诺邓村。诺邓古村是一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白族村寨,这个隐藏在横断山密林中、沉积了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山村,传承着用盐泥敷腌火腿的千年工艺,生产出的火腿香味浓郁、色泽红润、入口美不胜收、满口余香,已成为地方名优土特产品。杨伍松说,真正的诺邓火腿对原料猪的品种、饲料、饮水、养殖方式,以及所用的盐有严格的要求。诺邓火腿原料猪的品种选择诺邓黑猪及诺邓黑猪与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杂交生产的二元、三元杂交仔猪。诺邓黑猪饲养时间达到1年以上,猪体重大约为80公斤。猪的饲料采用本地出产的无污染的蔓菁、南瓜、红薯藤、牧草等青饲料,玉米、小麦、大麦、蚕豆、豌豆等精饲料和米糠、豆糠、麦麸等粗饲料。养殖方式上,采用散养户放养及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饲养的方式养殖。诺邓火腿与当地独有的盐文化息息相关。据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诺邓村的村民就开始用传统熬制盐的方式生产出含有丰富钾元素的细盐。这些细盐是其他地方无法生产和复制的。
自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后,诺邓火腿确确实实被保护了起来。杨伍松说:“目前,假冒诺邓火腿的情况已经有了较好的改善。要彻底消除还得需要一段时间。”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宣传推介会上,杨伍松将诺邓火腿切成薄片让前来参会的人员品尝,现场人们都赞不绝口。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目的是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需要条件中,有一项规定是: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即在申报之前,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保证其安全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研究员鲁成银认为,首先可以对特定区域或一个地方的农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其独特的品质和特色,防止丢失。其次,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再次,可以保护农产品所在区域的文化和传统。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我国不同地域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农产品,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区域的特色农产品,不仅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致富当地百姓,而且能够将当地悠久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示范带动,努力讲好地标故事
本届农交会,我们看到,国家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重视,也可以看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为我国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打造品牌,体现文化性等方面的巨大贡献。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体会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总量已达1733个,通过开展全国资源普查,备案特色资源6839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12个,培训核查人员及品牌建设人员6000余人次,总体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地理标志推介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刘新录等对眉县猕猴桃、莒南花生、天目湖白茶、东宁黑木耳、金华两头乌猪、东港大黄蚬等6个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进行授牌,并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系统信息平台。陕西齐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齐峰告诉记者,眉县猕猴桃能够获得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之一,表明国家对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认可和鼓励,有利于眉县的猕猴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促进我国地标事业的发展,推介会还向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标志使用人及消费者代表赠送了《农产品地理标志50问》科普读物。
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我国农产品走向优质、安全,挖掘农产品所在地域的文化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鲁成银说:“政府在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过程中要做好‘八个一’以县为单位确定1-2个主导农业产业,有一个政策和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确定一个品牌的管理和运行机构,扶持一批企业集群,建设一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一个电子商务现代营销平台,培育一个品牌传播的活动品牌,最终形成产品、产业、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个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刘新录讲道:“讲好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故事很重要,下一步,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要唱好规划、质量、宣传、国际‘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