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及培养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国家文化自觉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而建立的,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仅是建设“双一流”的内在要求,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南京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根据“双一流”建设这一新形势背景,探讨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型交叉学科建设的定位理念,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力图打造集文化素养、市场素养、企业家素养、管理者素养、常识与技巧素养集一身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关键词:双一流;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被喻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早在200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十八大(2012)、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报告均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自觉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而设置的。自200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开班起来,到现在为止已有十多年,十多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在各大高校纷纷创建起来。但是众多数据表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学生培养上存在很大问题。近年来从“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各大高校在此背景下也将进行战略调整。本文就探讨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临的重新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双一流建设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进一步推进高校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系统的谋划。此项方案将“两个一百年”作為国家的战略目标,把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称为“双一流”建设。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着。“双一流”建设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对于各相关主体来说,“双一流”建设都将会是一次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行许多调整。尤其对于新型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来说,它与“双一流”建设是否具有联系,在“双一流”背景下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叶明认为,当代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甚至新学科的出现,往往都在跨学科领域。2017年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也鼓励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发展,明确指出为了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要建设具有特色和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是具有比较典型的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交叉性特征,专业知识涉及历史文化、传播学、艺术学、管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具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增强文化自信,具有较强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文化担当,符合“双一流”建设,所以要积极参与到其中,在支撑打造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借助集约平台优势和重大任务,不断打造磨练自己。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使命陈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学科,需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尤其在“双一流”背景下,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否则会在专业建设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地位,发展空间大大压缩。
  南京师范大学在传统学科基础上,开拓创新,面向市场,根据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本科生,以此作为学院转型发展和服务社会的新起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在历史系下,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上,在传统学科(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管理、社会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经济管理学和创意策划学科,两者融合既发挥了学院既有的优势,又进行了学科创新和延伸。“复合型”和“双师型”人才建设是师资队伍管理的重要方面,学院配置了从事传统文化、中外历史、区域文化、艺术品投资、文物鉴赏、博物馆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研究的老师参与教学工作,鼓励专业教师特别是业务课的教师去当地如宝华山“千年古村”去短期实践、考察或者工作,掌握文旅融合发展的最新情况,积极从事文化产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千华古村”的调研、节日节庆的活动策划、校内“音乐吧”、“美术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等。另一方面,学校经常聘请客座教授,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实现替换式教学。近年来专业老师先后被聘为南京市委宣传部特邀专家,江苏省文化厅特邀专家、江苏节庆协会副会长、南京市农林局创意农业评审专家,中国影视管理协会理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聘专家,参与我校常熟发展研究院、大足研究院、云锦学院、宝华山等多项社会服务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发展思路更加多元化,融入社会能力增强。
  在“双一流”建设形势下,南京师范大学在重新论证和选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反映本校该专业的特色为目标,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为:以“懂文化、知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于新型交叉学科,属于管理型和应用型,这一学科定位一方面基于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的认定;另一方面,又兼顾了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时间能力的需求,既突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更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在特质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要集策划、经营、管理能力于一身,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素养”,“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市场素养”,同时也要有“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运筹帷幄的管理者素养以及其他的常识与技巧”。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素养”
  如果说文化是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古老而长青的生命之树,那么文化产业则是这颗生命之树开出的凝练人们智慧的精神之花。正如王育济教授所言,“文化”在文化产业中居于“本根”的地位,是文化产业的“逻辑起点”、“内在之魂”、“无形之魅”。文化产业提供了文化与市场高度融合的平台,让文化存在可以借助市场机制面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要通晓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了解中外文化的精华之处,熟悉文艺的基本规律,实现中西方文明的产业交流。在文化产业实践中,同学们要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素养,就是要有人类发展史的历时视角,正确的历史观和合理的价值观,熟悉历史传统和时代底蕴的文化内涵,依据现代意识和时代意识,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实现文化意义的创造与再创造。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市场素养”
  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市场修养”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发展趋势与形态等有正确的把握,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了解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根据大众的消费趋向,捕捉商机,探寻市场机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拥有战略决策的能力,能够辨别文化资源的价值,寻找文化与资本结合的本领,通过资源整合,把文化变资本,通过产业化发展衍生新产品,实现规模增值效应。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
  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素质教育,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也就是说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又要培养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文化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应当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多的体会企业家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应该是同学们自我价值的实践。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培养文化產业管理人才的企业家精神,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创业和冒险精神,在实践中秉承宽容和诚信精神,做好对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承和发扬的文化担当责任。
  (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运筹帷幄的管理者素养”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扮演着一个企业运行决策、经营等过程的核心角色,要求具有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文化传播能力、营销品牌管理能力、创意管理能力以及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作为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是文化人力资源的管理,他要具有强大的领导能力,挑选出最为优秀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能够将企业凝结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他要审时度势,管理文化企业的财务,对企业资金安排做好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要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善于发现和把握潜在的文化市场机会,对具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项目的投融资管理;要拓展文化市场,树立、推广和维护文化品牌,吸引消费者,进行强有力的文化品牌塑造,强化自身的品牌文化形象;还要对团队进行创意管理,以及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达到版权的最大化运用。
  (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常识与技巧素养”
  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后,尤其是现在文化大生产的时代,阅读写作与艺术感悟的能力对于适应社会形态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写作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是随着文化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而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与内容,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践中要求学生们勤写作,体会艺术的熏陶,将自己的感悟利用文字表达出来,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平台来写作。除了专业技能之外,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进入微时代和自媒体时代,微电影、网络大电影以及网络直播是自我表达的工具,要加强学生们影像表达能力的锻炼,尝试用影像表达自己,其次,创意策划能力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工具的能力也是在“常识与技巧素养”板块中需要同学们实践学习的,预期以此来掌握和跟踪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并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同学们通过掌握一定的咨询服务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和团结友爱能力,在当今的网络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具备竞争力。
  融合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文化产业纳入“双一流”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创新,也是“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和重要手段,是对文化产业管理内容与结构的充实与完善。新形势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郭梦停,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民俗与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曾凡朝,李雅琳,公丽艳.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7-20.
  [2]金青梅,占绍文,杜晓芳.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3.
  [3]王钢.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25.
  [4]魏鹏举.基于特色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之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5):97-98.
  [5]葛春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2013,22(2):48-51.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报.《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http://www.cssn.cn/sf/201607/t20160720_3128672.shtml 2017.06.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J].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2017.
  3.王育济.三论文博会主题词:财富与文化产业[EB/OL].http://www.Sdci.sdu.Edu.cn/detail.php?id=12390,2006-09-29.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13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组织召开了《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审定会.会上,《电饭煲烹饪米饭品质评价方法》标准通过专家组审定,专家组给出了“标准水平达
期刊
长期以来,我一直跟踪研究公车改革与职务消费。有一天,我在北京参加一个研讨会。会后,乘出租车回单位继续上班。在车上,我和另一位同事仍然在讨论如何管公车及司机?我们聊着
建筑幕墙是由金属构架与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建筑幕墙是现代建筑派的主要表现特征,在新世纪的现代化城市建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地位.本文
我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三次被派往国外常驻,出席大大小小的宴会不少,印象中各国国宴颇具“神秘色彩”。西式国宴通常为晚宴,出席者晚8时到场,端杯聊天,于9时或10时入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档案事业取得重大的进展,不仅扩大了规模,数量和种类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信息量逐渐膨胀,这就会导致一个矛盾的产生,那就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措施与数量日益增多的档案之间的不平衡。所以提升档案库房的智能化管理是当下应该马上采取的措施,提高档案库房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探索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快,档案信息已然成为社会上炙手可热的资源,它会用于社会的各个
“产教融合”是产业界与教育界的跨界交融,是将个体的校企合作上升到整个教育行业与产业界的融合,是互动层次更高?更广?更深入的一种教育与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产业
期刊
小组背景rn随着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救助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长期滞留的儿童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大.有的年
危重病人自动监护系统中的报警电路是使用医用传感器监测危重病人的心率、血氧、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并通过数字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并且当病人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
胡宗强是一名飞机维修工人,2012年5月8日,他在微博上关注到一位髓性白细胞患儿刘语瑄。当时,这位两岁半的小女孩已经接受了13次化疗,生命危在旦夕,情况非常不乐观。他决定帮助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