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常规使用降颅压、对症、支持疗法及适当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前2周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和口服(或鼻饲、灌肠)自拟通腑清脑汤;后2周加用口服自拟祛瘀通窍汤。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肿吸收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出现感染并发症及使用抗生素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35-02
  本院中风病科2008年3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05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排除血液病、肿瘤脑转移、颅脑外伤导致脑出血,入院24 h以内死亡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治疗不够4周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6岁;出血量12~50 mL,平均24.51 mL。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4岁;出血量10~50 mL,平均23.63 mL。2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临床症状、体征、合并症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1)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根据病情使用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疗法,并配合适当康复训练等。(2)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及适当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4周。(3)治疗组前2周在常规西医治疗及适当康复训练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葡萄糖(血糖高者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自拟通腑醒脑汤:生大黄(后下)15 g,黄连6 g,黄芩10 g,栀子10 g,三七粉(冲)3 g,郁金12 g,白茅根20 g。每日1剂,水煎250 mL分2次口服或鼻饲(呕吐者则将中药高位灌肠)。后2周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自拟祛瘀通窍汤:大黄12 g,三七粉(冲)3 g,水蛭(烘干研末冲入)6 g,郁金12 g,丹参16 g,红花6 g,牛膝20 g,每日1剂,水煎250 mL,分2次口服。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不足17%或增加18%以上。死亡。
  3.2治疗结果
  3.2.12组治疗后血肿吸收情况治疗组62例中,血肿完全吸收47例(75.81%),部分吸收15例(24.19%)。对照组43例中,血肿完全吸收15例(34.88%),部分吸收28例(65.12%)。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率优于对照组(P<0.01)。
  3.2.2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治疗组基本治愈23例(37.10%),显著进步27例(43.55%),进步6例(9.68%),无变化4例(6.45%),恶化1例(1.61%),死亡1例(1.61%),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9.30%),显著进步9例(20.93%),进步14例(32.56%),无变化10例(23.26%),恶化5例(11.63%),死亡1例(2.33%),总有效率62.79%。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
  3.2.3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并发症并需要使用抗生素情况治疗组出现感染并发症并需要抗生素治疗者21例(33.87%),对照组出现感染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者38例(88.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4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损害主要是血肿压迫、病灶区及周围脑水肿、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后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的局部脑缺血及与此缺血相关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了继发性脑损害。醒脑静能透过血脑屏障,有良好的醒脑止痉、清热解毒凉血、行气活血开窍通闭等功效,可改善大脑功能,其抑制炎症因子、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促醒、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缺氧细胞的水和电解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及其使用安全性已为临床和动物实验所证实[2]。中医认为脑出血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3],风、火、痰、瘀相互交结,影响气机升降,致气血逆乱,上冲犯脑。同时,腑气不通,浊气上熏,加重病情[4]。腑实与瘀血、热积、痰浊为病机重点,也是病情转归关键[5]。通腑清脑汤用具有通腑泻热、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作用的生大黄为主药,使上逆的气血迅速下行,浊气下泄,脑府得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通腑泻下作用,不但清除肠源内毒素,且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有利于脑水肿消退,并能缩短出、凝血时间[6]。大黄其成分大黄多糖具有钙阻滞作用[7],且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从而消除脑水肿,减轻神经损伤[8],减轻血肿及高颅压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促使其功能恢复[9]。配伍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栀子泻火清热、凉血活血,三七止血祛瘀,郁金凉血活血、化痰开窍,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共奏通腑清热、凉血止血、祛瘀利水、化痰开窍之功效,使脑府中瘀血水浊痰热迅速清除。从2组出现感染并发症及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证明醒脑静和通腑清脑汤具有抗炎、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从而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抗生素使用。治疗2周后,脑水肿及热毒已基本消除,继续祛瘀通窍、恢复神经功能是下一阶段的治疗重点,所以第3周后改用祛瘀通窍汤,方中大黄、三七、郁金、水蛭、丹参、红花、牛膝等均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开窍通络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东升.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34(9):787~788.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33~340.
  [4]林沛,黄永回.加味自拟化血止血利水汤治疗脑出血68例[J].广西中医药,2010,33(2):19~20.
  [5]孟旭.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规律初探[J].光明中医,2010,25(3):411~412.
  [6]龙舟.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概要[J].中医临床研究,2011,3(3):88.
  [7]林秀珍,靳珠华.番泻苷、大黄多糖与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5,30(4):307.
  [8]唐立明.中药大黄的现代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3):185.
  [9]陈洪,邢锐.大黄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1):2.
  (收稿日期:2012-10-09)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地区荨麻疹和湿疹老年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和过敏原检测结果,筛查本地老年患者常见过敏原分布特点,为防治荨麻疹、湿疹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德国Altergy Scr
【摘要】目的口服抗凝药物(OAC)联合应用香豆素、新抗凝剂治疗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效果非常显著。然而,有研究表明,治疗中经常会出现抗凝剂使用过量或用量不足。本文探讨长期服用OAC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普及,能源结构中液化天然气的比重逐渐超过了煤炭和石油,成为工业和生活的主要能源。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剧增对其运输和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海上液化天
由于传统的船舶航运忽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导致船舶物流管理效率低、灵活性差,为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船舶逆向物流系统架构。从物料回收和零部件回收2个方面对
基于声波垂直入射下的二维解析公式,利用COMSOL软件建立椭球形空腔吸声覆盖层模型并与静压下穿孔率的理论公式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静压下多层材料
June 1,2015&#183;Atypical Mole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非典型痣:诊断和管理&#183;Non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What Works?高血压非药理学管理:是什
期刊
2015—05—28,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HA/ASA)联合发布了自发性颅内出血(ICH)管理指南,这是对2010年版指南的更新。指南关注主题包括诊断、凝血障碍处理和血压管理、继发性颅脑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慢性溃疡疾病,主要发生在胃、十二指肠之间,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节律性、周期性以及长期性的腹痛症状,并伴唾液分泌过多、反胃、呕
消化道溃疡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疗效虽然肯定,但复发率高,可达35%左右.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
目的:了解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所辖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