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材重构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围绕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会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基于主题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整体理解.
  关键词: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教材重构
  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往往要进行教材的重构,在实践中,对教材的重构大多基于微观层面,即教师基于教材某一课时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个性化的演绎,而很少基于中观层面进行,其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架构组织来统领若干具体概念的建构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核心概念的层次模型及其学习进阶
  近年来,有关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逐渐成为全球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于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虽然我国科学教育界已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逐渐转向本土化研究,但在科学概念层次模型这一最基本问题上却不尽相同[1][2].在本文中,基于张玉峰先生构建的层次模型[3]4进行实践研究.为直观起见,我们用图1表示其层次模型及其对应的组织架构关系.
  基于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材重构,首先涉及主题核心概念“颗粒度”大小的选取,因为如果“颗粒度”太小,将不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整体理解和领悟;而“颗粒度”太大以至跨越多个学段,则很难构建起学生有所感悟的进阶路径,同样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整体理解和领悟.例如,对于“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解构,一般按图2方式进行,其主题核心概念分别为“机械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3]6.显然,在图2所示的组织架构关系中,主题核心概念的“颗粒度”大小不一,其中“机械运动”的“颗粒度”太大,即使将其进一步解构成“运动描述”“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其“颗粒度”仍远大于“牛顿第一定律”等重要概念.另外,对于“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仅局限于狭义上的力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广义的相互作用还包括系统内的动量交换.因此,基于图2的主题核心概念架构关系很难构建最佳的进阶路径.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材重构,追求的不是每个重要概念的优化设计,而是基于中观层面构建重要概念间的最佳关联方式,达到统筹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便构建最佳的进阶路径.
  三、围绕主题核心概念教材内容重构的实践
  基于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材重构,其主题核心概念既可以是一级主题核心概念,也可以是二级主题核心概念.在本文中,以主题核心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进行中观层面上的教材重构,期望能抛砖引玉.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组织架构关系
  对于主题核心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其组织架构关系如图4所示.综观五个重要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建构毫无疑问居于其核心地位,至于主题核心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进阶构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综观人教版教材内容体系,正是按此架构关系进行内容组织,并通过实验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教材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内容组织,虽然是从数、形两个角度进行,但它们并非对应同一问题的双重表征,因而不能有效实现迷思概念“图像被分割成矩形数目越多,其小三角形也越多,因而无数多个小三角形面积之和不应为0”的转变,而这恰恰是学生体验微元思想的关键.为此,需要教师重构体验的“脚踏点”.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安排上,教材秉承了其一贯风格,即视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但新增加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内容,充分关注到课程标准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重视.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教材将自由落体运动定位在规律的应用上,学生没有经历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因而造成了学生对伽利略研究思想体会上流于形式.
  设计探究重物自由下落速度、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实验,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格略).
  方案设计要点:如何选取重物,使其下落过程中可近似认为仅受重力作用?
  实验操作要点: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使重物下落的初速为0?
  【活动3】实验数据处理及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
  运用Excel处理v-t、x-t实验数据,探究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在上述内容重构中,其内容组织对应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呈现方式上没有给出具体结论,因而学生真正经历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于实验探究方面的要求,又有效促进学生对于伽利略的研究思想的体会.
  【活动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及规律的再探究
  例题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则①求第1秒、第2秒末物体的速度,并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v-t图像.②物体自下落起第1秒内和第2秒内的位移为多少?③计算图像与轴所围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点评:本活动的设计,不仅仅体现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所围面积等于重物的位移”,实现从“数”“形”两个层面表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从而在为学生体会伽利略的研究思想构建思维台阶的同时,也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构建了坚实的“脚踏点”.
  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重构建议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直是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的难点,体现在教材对其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次变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按下述方式重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1】实际问题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10m/s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在离红绿灯标志线23m处发现还有2s绿灯将变为红灯,于是他作出反应,使汽车以a=2m/s2的加速度加速,试判断汽车是否会闯红灯?
  点评:借助实际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同时,适当变换其条件,又可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实际问题情境,从而用结构化的学习主题把两个重要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
  【活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猜测
  观察下表,你能作出何种猜测?能否依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两种表征方式说明你猜测的依据?
  点评:上述重构方式中,借助样例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方法进行猜测,并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图像表征初步检验,有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台阶.
  【活动3】微元思想的数形体验
  在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进行猜测后,可构建如下的问题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微元思想.
  问题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a,CD=2a,BC=d作中位线EF,过A、E点作EF、CD的垂线交于A1、E1点(见图5),试计算矩形AA1FB、EE1CF面积之和S1与梯形ABCD面积S之比.
  问题2:如图6所示,作梯形AEFB、EDCF的中位线GH、LI,并按上述方法作矩形AA1HB、GG1FH、EE1IF、LL1CI,试计算其面积之和S2与S之比.
  点评:在上述内容重构中,把教材中分立的数形体验极限思想重构为对同一问题的数形结合体验,特别是引入的估算(注:此种情况下n≈100),使得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从而有效化解了一直困扰教材、教师的难题.
  【活动4】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及其应用
  由图像意义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解析式,然后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学以致用,具体过程略.
  综上分析,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视野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构,是基于系统论视角重新审视教材的内容体系,并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顺序的调整来调适系统结构,重构重要概念间的关联方式;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内容组织及其呈现方式的重构,调适其教学功能,实现各重要概念的建立过程有机联系,构建了主题核心概念的最佳进阶路径.
  参考文献:
  [1]林雪敏.核心概念的确立原则及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1):7.
  [2]张颖之,刘恩山.科学教育中科学内容知识的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47.
  [3] 张玉峰,郭玉英.科学概念层次分析:价值、变量与模型[J].物理教师,2015(11).
  [4]翟小铭,郭玉英,李敏.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2015(4):48.
其他文献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在2007年出版的《为思维而教》一书中指出,信息时代“真正重要的不是知识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找到有用的知识,是否善于运用知识”。将近十年过去了,世界正迈向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时代,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认识到,不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只有被用来开启心智、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能力,才能成为提升人生幸福的智慧力量。四年前,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以下简称“东城中学”)正是在
摘 要:发展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尝试着像历史学家那样深刻地、批判性地思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梳理各种有证可查的观点,以便形成更可能、更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历史学习;批判性思维;陶片放逐法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包括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等认知技能和质疑、公正、独立的情感特质[1]。发展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 要:“取势”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甄选教学主题;“明道”就是分析问题特征,发现解题思路 ;“优术”就是优化解题方法,形成思维体系.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取势、明道、优术”并重,方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解题教学;取势;明道;优术  “取势、明道、优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其内涵简而言之就是“明确方向,把握规律,办事有方”.受此启发,章建跃博士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取势、明道、优术”,意指教师要顺应
摘 要:教学情境的选择、教学主线的确定和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核心问题,更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围绕着新学校能源选择为教学情境,在方案的提出、比较和确定中学习热值、燃烧热及反应中热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体验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热点事件;认知冲突;数据佐证  苏教版《化学2》“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教学内容描写简洁,文字浅显。选择何种教学情境,
摘 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思维方法进行迁移,来构建生物学模型,可以使学生对学科知识与建模方法融会贯通,也增加了学生对模型构建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用已有知识方法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跨学科;思维方法;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是一种学习包括生物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高中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之前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思维方法与模型构建能力。在生物学的教学中,
摘 要: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激活经验,顺应学生认知顺序,实现学科逻辑和心理发展逻辑的有效沟通。以“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为例,在单元整体学习的思想指导下,依据学生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先后顺序,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学科逻辑;心理逻辑;有效沟通;教学  初中科学教材以“整合”与“探究”为主要特点,在课程标准引领下,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和其他相关课程衔接的基础
小明问爸爸:“老爸,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啊?”  爸爸说:“你有机会去看下水稻就知道了。”小明半信半疑地走到厕所,打开下水道,捂着鼻子问:“爸爸,你确定米饭是从这里出来的?”  去幼儿园接儿子,老师说:“你儿子很犟,让他在本子上画爸爸,可他说什么也不愿意把你画上,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  回家后我问儿子为什么。他说:“你那么胖,本子上根本不够画。”  一家三口并排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朋友来访,门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才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地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中学化学课程、中学化学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乙醇的教学实践,探索了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养成并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乙醇  2016年9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摘 要:由于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的功能、重要平台提供错误的示范、教师缺乏教学目标研究意识、为完成各类检查任务而设计等原因,当前制订教学目标存在着将教师要做的事情陈述为教学目标等六个问题.弄清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的关系,是制订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关键.确保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措施有解读内容标准,分解教学目标层次;研究课本内容,确定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困难,确定教学方法;细化内容标准
往里停  去商場,刚把车停下,就听见管理停车场的师傅叫我:“王丽婷、王丽婷!”  我很惊讶,问道:“师傅,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师傅道:“谁知道你的名字?我是让你把车往里停。”送分题  老师生气地说:“这道题简直就是送分题!”  学生问:“那你还扣我分?”敲门  夜里听见敲门声,我问:“谁啊?”无人应答。我提高声调又问:“谁啊?”还是没人理我。  我有点儿怒了,吼道:“谁?”  只听门外一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