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活数学;培养;自主创新
G623.5
美国教育家罗杰·冯·伊庄说过:“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因此,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乐趣,真正让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与此同时,通过“生活数学”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力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使人人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一、结合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随著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结合生活,引入一些实例,从而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的培养,对于学习效率和主动性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本身就具有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限制他们,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数学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快乐,加强对各种知识的领悟能力。
二、引进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节课的知识怎样与生活产生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要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例如我们在让学生认识元、角、分时,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现在超市里有许多的商品,假如我们常用的铅笔是5分钱每支,直尺是2角每把,钢笔是4元每支,如果我现在给你8元钱让你去购买这些物品,你会购买吗?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发现这个情境中的单位是不一致的,分别为元、角、分,那么自然而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思考怎样将单位化成一致.而这个问题情境也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的,因为那时的学生正在为怎样用钱购买物品发愁,所以他们会很认真的想知道怎样进行转化.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有参与讨论的动力。
三、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源泉。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识更新的组成。又如:在学习“角”时,让學生课前自学书本,并且找出生活上有角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交换物品,互相观察,找出角的特点。于是,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便从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中发现了数学问题,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便在思维火花的诱导下,形成了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给自己给予创新展示的机会,当然也是全体学生探索、创新知识的过程。
四、加强对生活教材的运用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依靠通用的教材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通用的教材中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比较枯燥,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可以用来当做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加强对生活中各种教材的合理运用,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建立一种系统的知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与生活知识的结合,尽量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各种场景作为教学的背景,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释数学问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五、结语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庄素英.实施“生活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
[2]李佩玲. 关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2012.
作者简历:
姓名:王玲,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中心小学,学历:本科,民族:汉族,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关键词:生活数学;培养;自主创新
G623.5
美国教育家罗杰·冯·伊庄说过:“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因此,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乐趣,真正让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与此同时,通过“生活数学”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力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使人人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一、结合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随著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结合生活,引入一些实例,从而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的培养,对于学习效率和主动性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由于学生本身就具有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限制他们,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数学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快乐,加强对各种知识的领悟能力。
二、引进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节课的知识怎样与生活产生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要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例如我们在让学生认识元、角、分时,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现在超市里有许多的商品,假如我们常用的铅笔是5分钱每支,直尺是2角每把,钢笔是4元每支,如果我现在给你8元钱让你去购买这些物品,你会购买吗?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发现这个情境中的单位是不一致的,分别为元、角、分,那么自然而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思考怎样将单位化成一致.而这个问题情境也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的,因为那时的学生正在为怎样用钱购买物品发愁,所以他们会很认真的想知道怎样进行转化.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有参与讨论的动力。
三、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源泉。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识更新的组成。又如:在学习“角”时,让學生课前自学书本,并且找出生活上有角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交换物品,互相观察,找出角的特点。于是,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便从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中发现了数学问题,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便在思维火花的诱导下,形成了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给自己给予创新展示的机会,当然也是全体学生探索、创新知识的过程。
四、加强对生活教材的运用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依靠通用的教材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通用的教材中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比较枯燥,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可以用来当做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加强对生活中各种教材的合理运用,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建立一种系统的知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与生活知识的结合,尽量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各种场景作为教学的背景,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释数学问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五、结语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庄素英.实施“生活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
[2]李佩玲. 关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2012.
作者简历:
姓名:王玲,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中心小学,学历:本科,民族:汉族,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