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应对社保“空窗期”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中,时常出现这种的现象:用人单位当月安排新聘用的劳动者到岗工作,次月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当然,用人单位这样操作并不违法,因为法律在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方面给予了用人单位三十日的“宽限期”。事实上,用人单位当月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次月才会生效。此时,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到社会保险生效之前,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而言就会出现一段社会保险提供保障的“空窗期”,通常称之为“社保空白期”。然而,用人单位无法保证这段期间劳动者不会发生工伤事故,一旦发生意外,谁来承担责任?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确定工伤保险待遇?这经常成为劳动争议的焦点和难点。
  未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负全责
   2013年2月21日,王某进入江苏A公司从事电焊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3年2月26日,王某在焊接过程中从高处跌落,导致盆骨、腰椎等多处骨折,王某受伤治疗期间,A公司支付了各项治疗费用6万余元。
   2013年8月6日,经当地劳动行政保障部门认定,王某所受伤害属于工伤,后经鉴定为八级伤残。2014年6月8日,王某书面通知A公司解除劳动关系,随后提出仲裁申请。
   庭审中,王某称因A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应向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2372元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76840元。同时A公司还应支付自己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5721元,停工留薪期工资34668元。A公司称,王某刚入职几天即发生了意外事故,当时公司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并未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王某作为成年人对自己的受伤也负有一定责任,因此公司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仲裁委员会裁决,A公司应向王某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共计18.9万余元。A公司不服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维持仲裁裁决。
   本案系典型的新员工入职后在“社保空白期”发生了工伤事故,因工伤保险待遇引发的劳动争议。通过本案可见,劳动者在“社保空白期”发生工伤事故,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对此,很多用人单位表示不能理解,甚至感觉很冤——既然“宽限期”内不缴纳社保不违法,为什么还要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原因很简单,究其根源是法律比较重视对劳动者的保护。法律明确规定,劳动者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且经过工伤认定的,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存在伤残等级的,劳动者还应当享受伤残待遇。劳动者所在单位应依法为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发生工伤事故时,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承担费用。因此,本案中王某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且构成八级伤残,由于A公司未给王某缴纳工伤保险,故应向王某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另外,劳动者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换句话说,只要符合上述“三工”要素的伤害事故,无论致使伤害的主要责任在哪一方,都属于工伤
  范畴,只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除外。工伤赔偿无过错原则,将工伤事故的原因、责任与工伤保险待遇相分离,以实现对劳动者的保护。我国工伤赔偿适用的原则是与国际接轨的,该原则也是世界各国工伤保险立法公认的原则。具体到本案中,无论王某在跌落事故中是否负有责任,均不影响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一天上班发生交通事故也算“工伤”
   2013年7月5日,B公司与张某订立了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张某7月8日到岗上班。7月8日上午,B公司接到张某的电话,称其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需要进行治疗。经B公司核实,张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属实,且其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
   7月26日,张某联系B公司要求进行工伤认定,B公司认为张某入职第一天尚未到公司上岗作业,双方尚未建立劳动关系,故对张某的要求不予理睬。9月10日张某治疗痊愈后,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张某所受伤害属于工伤。B公司申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复议裁决结果为“维持原决定”。
   新入职员工第一天上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是否应当被认定为工伤呢?显然,结论是应当被认定为工伤。对此,很多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工作者比较困惑,并提出这样的疑问:工伤认定不是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吗?新员工还未到单位工作,双方怎么就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呢?
   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原点——双方劳动关系应当自何时开始建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对于具体何为“用工之日”,法律上并无明确规定,实践中对此理解为首次用工之日,即劳动者首次至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那一天。换句话说,就是新入职的员工到用人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双方就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新入职的员工第一天上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会被认定为工伤了。
  社保“空窗期”
  处理工伤事故的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见,新入职的员工发生了工伤事故,在“社保空白期”内,不论工伤事故是由用人单位、劳动者或者其他原因所致,均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承担费用,这也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鉴于此,笔者建议用人单位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新入职员工的工伤事故:
   ●商业保险过渡策略。用人单位可为新入职的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来填补“社保空白期”。届时,新入职的员工若发生了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就可以通过商业保险为员工提供保障,同时降低自身的经济损失。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选择商业保险的时候应当注意:一方面,应选择最佳的雇主责任险,因为雇主责任险的保障是被保险人(用人单位)因其雇员遭受意外事故或患职业性疾病,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后能够获得的补偿;另外一方面,应选择当月生效的投保模式,如果购买次月生效的商业保险则无法实现投保的初衷,一旦员工当月发生意外事故,仍然需要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赔偿责任。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填补“社保空白期”,是否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综合分析以后确定。笔者认为,对于那些工伤发生率较高的行业,或者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企业,采用商业保险过渡的策略还是很有必要的。
   ●安全教育与培训。新员工上岗工作之前,无论员工是否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用人单位都应当给予一定时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实践中,有些企业从来都不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与培训,有些企业误认为安全教育与培训就是为员工“读读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安全教育与培训虽不能完全杜绝工伤事故的发生,却有利于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安全操作习惯。
   ●人性化的管理。员工发生意外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尽量给予人性化的关怀,积极地帮助员工进行善后处理。一方面,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需要用人单位承担的责任,或迟或早都是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如果用人单位因逃避应承担的责任而发生争议或者对簿公堂,反而得不偿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发生意外事故员工的处理态度不仅会影响当事员工,还会影响到其他在职员工,若在用人单位内部形成“兔死狐悲”的气氛,势必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其他文献
即使是具有天赋的培训专员,要想成长为领导者,也需要企业为其提供所需的平台。  有时,以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见长的培训专员,在通往领导岗位的道路上却停滞不前。因此,各个企业都在学习如何为崭露头角的培训专员提供助力职业发展的途径,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如何界定“培训部领导”  在把培训专员推上领导岗位之前,企业需要知道自己正在寻求的是具备哪些素质的人才。“最具影响力的领导特别懂得公司正要努力实现什么
20世纪80年代,杰克·特劳特把七喜汽水重新定位为“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此举使七喜汽水一跃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美国饮料业第三品牌。可见,发现优势、找准定位何其重要。企业发展如此,选才用人也是一样。杰克·特劳特在其著作《定位》中提出:“你一定要睁大眼睛,为自己找一匹马来骑。”为自己找一匹马,对于企业来说,这匹马可以是正在迅速成长的产业,也可以是适合的员工。那么,怎么去训练和补强这匹马呢?
加速新员工的融合  每天,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接受器官移植,但是,患者还需面临器官排异反应的重大考验,因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要排除“异己”。当然,医生会做三件事以降低移植手术失败的风险:检查器官健康状况,检查器官是否与身体相匹配,适时监控和支持移植前、中、后整個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每当新成员加入团队或是担任新职务时,同样面临着排异威胁,而要取得成功,策略也大致相同。我曾探讨过用人成功的两
机器人:您好,记者同志,欢迎您来到新松。  记者:您好,能先为我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机器人:大家好!我叫新松机器人,今年15岁啦。15年前,我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里诞生,当我还是一个咿咿学语的孩子时就萌生了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为未来世界机器人领域的翘楚;当我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已然肩负起振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使命;当我励精图治走过了15载年华,已到志学之年时,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违纪员工还享受工伤待遇吗  我公司有一名員工,入职三年多,去年在工作中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并且之后的伤残等级被鉴定为十级。最近一段时间,该员工经常缺勤,公司多次提醒也没有改善。请问,这种情况下公司是否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如果公司按照严重违纪和他解除劳动合同,还需要支付工伤待遇么?比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关于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  对于工伤员工,法律确实对用人单位在解除权上有一定的限制
2014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吹响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军号。在税改初潮涌动之际,本刊记者的头脑里闪过一个信号:请一位税务专家对接读者需求,跟大家唠唠“税税平安”。  为此,我采访了我国著名税务专家、中国纳税筹划网总裁宋洪祥。谈到企业纳税问题时,宋老师有一番颇为精彩的表述:“有一技之长可傍身,善合理避税可救企。一个好企业既要能冲锋陷阵,又要善于
我们公司有位实习生已经实习一年有余,而且今年即将毕业,公司计划录用为正式员工,但双方还未签订劳动合同。今天收到实习生提交的就业协议,希望公司能盖章确认,此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我们在处理上需要注意什么?如果公司有意正式录用,是不是先签订劳动合同再签这个比较安全一些?但如果暂时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时,如何处理?  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约定待员工毕业后,双方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协议。如签订就业协议之后一方违
中国男足又换教练了。足协官方宣布意大利名帅马塞洛·里皮就任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1.47亿的年薪顿时让我觉得自己有入错行的懊恼。俗话说,拿人钱财,为人办事。里皮究竟能否一举力挽国足于颓势?也有人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自己国家的教练都教不好,到外国去请,就能有效果?里皮在与相关领导电话洽谈时,提出了“归化球员”的要求,得到了原则同意。此说法真伪待考,不过却引来争议不断。能否“归化球员”,说到底是如何
我们一直关注“执行”,而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就应当从正确的决策出发。优质决策带我们回归起点。  人生即选择。读哪所大学,做哪份工作,和谁牵手步入婚姻殿堂……无不需要我们做出决策。小到日常生活琐事,大到工作与婚姻,我们的一生基本都是在各种决策中度过的。  作为决策者,我们无法控制结果,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否复杂,关于产品、服务或人力资本方面的决策都会涉及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及检验假设。《斯坦
我公司有一名员工,刚刚入职就开始多次请病假。如果任由员工这么请假下去,可能员工没有进行试用期考核就要转正了。能否给予我们一些操作上的建议?  针对试用期内请长病假的员工,建议贵公司可以考虑如下操作:  其一,查找员工有无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在试用期内,只要员工存有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即使是在医疗期内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其二,与员工协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江苏省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或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