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史即军史,革命为血亲。字字锥心肺,篇篇忆苦辛。童年多坎坷,成长赖光阴。开国元勋事,妙笔带古今……”我的散文集《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出版后,身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从手机上给我发来这首诗,不禁让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因为它高度概括了我的家族史和我的身世: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元帅是我生命的源头、从反围剿的枪炮声中传来的捷报,是我出生的证明;长征路上父母蓝缕的衣襟和颠动的马背,是我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摇篮;父亲率部东渡黄河去抗日,为了轻装上阵,血战到底,又把我捎回湘西,托他的两个军中老部下抚养;全国解放了,我回到父亲身边,先后两度从军,数十年戎装在身,伴我的唯有军歌、军旗、军号。这么说吧,我的心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军队和军营,一辈子都在追寻父亲和父辈的足迹。如果说我们这支军队的历史是一条奔腾的大河,那么我是它与生俱来的一朵浪花;而我一生追寻和奋斗的,就是用一支笔汇聚它的波涛,描绘它的壮阔,传颂它的不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带着满口的乡音回到父亲安在重庆的家里,他那宽阔而慈爱的胸膛还未把我从胆怯和惊悸中完全温暖过来,就把我送进他从战火中带来的部队,让我继续奔走在追寻父亲的旅途上。是追尋歌里的父亲,如火如荼的战争旋律中的父亲。那首歌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了,但当我在六十多年前听到它的时候,是那样的惊奇,那样的迷恋和向往,因而当我穿上军装,开始更漫长的寻觅之旅时,又是那样的欢欣,那样的义无反顾。歌里这样唱道:“他不是天上的神/他是地上的人/他曾和你我住在一个村/靠着你我近/哎!你记得那一年来那一月/一把菜刀杀仇人。” 歌里的父亲陌生而遥远,但我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是给了我生命的人。所以,我一点也不怨恨他让我十五六岁走出家门,去过枯燥而严酷的军旅生活。我想,我是他的大女儿,必须去走他走过的路,追寻他留在大地上的脚印。几年后,我有幸上北京大学,在填写志愿时,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历史系。当时我默默对自己说,溯流而上的日子开始了,从此我要去寻找我生命和血脉的源头,我们这支军队的源头。
第二次穿上军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父亲已蒙冤去世,国家正万象更新,我们这支军队被肆意篡改的历史亟待恢复本来面貌。正在基建工程兵报担任编辑和记者的我,忽然听到总政领导的召唤,让我参与军事大百科的筹备和编纂工作。虽然在做好新闻宣传之余,我正兴致勃勃地投入文学创作,并在文坛声名鹊起,但我依然毫不犹豫地赶去报到了。因为编纂党史军史,为我们这支伟大光荣的军队树碑立传,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梦想,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宁愿牺牲文学创作,也要去追逐这个梦想,承担这份责任。此后,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访问老帅、跋山涉水深入战地收集历史资料的繁忙工作中。几个幸存的老帅悲喜交加地拍着我的肩膀,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我们早该做这件事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中国革命战争的灿烂辉煌,名垂史册,必须记载下来。经过11年呕心沥血,集合军内外5000多名专家学者,500多名专职干部编纂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陆续出版发行。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为这部巨著题写书名。全书分7个门类,57个学科,10个正文卷,共收入1.1万个词条、1万多幅图片,长达1500万字,把我军自诞生以来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悉数记录在案。当我在军事大百科部部长的任上圆满交出这份答卷时,不知不觉中,我从一个满头青丝的中年人,进入了白发苍苍的暮年。
事情过去二十年了,我想告诉战友们的是,时至今日,我仍在歌声里,在远去的硝烟里寻找父亲,寻找我们的父辈。因为我心目中的父亲,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一辈人。因为他们开天辟地,降龙伏虎,用饱受苦难的身体为我们永远挡住了黑暗……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带着满口的乡音回到父亲安在重庆的家里,他那宽阔而慈爱的胸膛还未把我从胆怯和惊悸中完全温暖过来,就把我送进他从战火中带来的部队,让我继续奔走在追寻父亲的旅途上。是追尋歌里的父亲,如火如荼的战争旋律中的父亲。那首歌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了,但当我在六十多年前听到它的时候,是那样的惊奇,那样的迷恋和向往,因而当我穿上军装,开始更漫长的寻觅之旅时,又是那样的欢欣,那样的义无反顾。歌里这样唱道:“他不是天上的神/他是地上的人/他曾和你我住在一个村/靠着你我近/哎!你记得那一年来那一月/一把菜刀杀仇人。” 歌里的父亲陌生而遥远,但我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是给了我生命的人。所以,我一点也不怨恨他让我十五六岁走出家门,去过枯燥而严酷的军旅生活。我想,我是他的大女儿,必须去走他走过的路,追寻他留在大地上的脚印。几年后,我有幸上北京大学,在填写志愿时,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历史系。当时我默默对自己说,溯流而上的日子开始了,从此我要去寻找我生命和血脉的源头,我们这支军队的源头。
第二次穿上军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父亲已蒙冤去世,国家正万象更新,我们这支军队被肆意篡改的历史亟待恢复本来面貌。正在基建工程兵报担任编辑和记者的我,忽然听到总政领导的召唤,让我参与军事大百科的筹备和编纂工作。虽然在做好新闻宣传之余,我正兴致勃勃地投入文学创作,并在文坛声名鹊起,但我依然毫不犹豫地赶去报到了。因为编纂党史军史,为我们这支伟大光荣的军队树碑立传,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梦想,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宁愿牺牲文学创作,也要去追逐这个梦想,承担这份责任。此后,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访问老帅、跋山涉水深入战地收集历史资料的繁忙工作中。几个幸存的老帅悲喜交加地拍着我的肩膀,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我们早该做这件事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中国革命战争的灿烂辉煌,名垂史册,必须记载下来。经过11年呕心沥血,集合军内外5000多名专家学者,500多名专职干部编纂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陆续出版发行。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为这部巨著题写书名。全书分7个门类,57个学科,10个正文卷,共收入1.1万个词条、1万多幅图片,长达1500万字,把我军自诞生以来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悉数记录在案。当我在军事大百科部部长的任上圆满交出这份答卷时,不知不觉中,我从一个满头青丝的中年人,进入了白发苍苍的暮年。
事情过去二十年了,我想告诉战友们的是,时至今日,我仍在歌声里,在远去的硝烟里寻找父亲,寻找我们的父辈。因为我心目中的父亲,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一辈人。因为他们开天辟地,降龙伏虎,用饱受苦难的身体为我们永远挡住了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