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知识抽象,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知识表现的是“麻木不仁”。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每一节课都能刺激到学生的大脑,使之产生条件反射,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这样学生就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主动参与 相互交流 合作学习 共同发展 创新思维
  一、创设教学情景,引导自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赋予诗情画意,数学知识抽象,往往是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知识表现的是“麻木不仁”。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她们变被动为主动,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二、构建学习小组,引导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一堂数学课有了好的开始,更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小学生有“好合群”的心理特点,依耐性强。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构建多个学习小组,引导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让每个组指派一名同学在班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学生对话,合作是为了让孩子增强责任感,学会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人、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如何更好表述自己的观点;而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不是激起学生间的矛盾,而是学会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统一意见,更好的合作。如:《通分》教学,在探究如何比较2/5与3/4的大小的导入过程中,我们的六个学习小组就探讨出三种方法。一种是画线段图(还有一个组也是这样的);一种是把分母变成一样的(有2个组是这样的,她们的依据是:分数单位统一了才好比较。这也是老师想要的结果);一种是计算2÷5和3÷4的商后再比较;在汇报交流中各小组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最好,看到这样的局面,我当时真是无比的高兴,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追问:课初时大家为什么说不能直接比较呢?你们几个小组谁是利用分数想基本性质把分母变成一样的了?请各小组看课本。继续探究:这种方法叫什么?怎么通分?分母谁做比较合适?一个由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再由学生分组探讨,全班交流,最终到圆满完成了本節课教学任务。整个过程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教学“效果好”。
  三、创造使用教材,提取教学内容,学会数学知识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数学内容。创造使用教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学会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如:在教学四数《小数的加减法》时,我把头天晚上在超市的购物小票投影到黑板上。
  四、借题发挥,引导主动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总是”借题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校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问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学生在我的点拨和指导下经过讨论,很快列出了不同的算式:(1)因为男生人数为单位“1”,因此女生人数为:1-20%=80%,因此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80%)÷80%=25%,(2)同上,女生人数为:1-20%=80%,又因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男生比女生人多20%÷80%=25%。(3)同上,因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4/5,即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因此可得,男生比女生人数多(5-4)÷4=25%。通过一题多解,借题发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通过总结,可揭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增长学生智能的目的。
  一题多解,借题发挥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经验,提高思维水平。从而落实“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标理念。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归纳与模拟等教学活动,了解中国京剧的相关知识,激发同学们对祖国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艺术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京剧;2、越剧、昆剧、豫剧、黄梅戏等  二、欣赏与分析  (一)传统京剧  1、起源: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 ,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轰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2、学习本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会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人物; 3、品味欣赏文章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4、感受男子汉的美好品质,获得成长启示。  重点难点:1、感受“男子汉”逐渐成熟、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2、把握文中人物的个性,理解男子汉的精神内涵。教学方法:1、探究阅读法;2、话题讨论法。课前准备:运用多媒体作为直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吸收和运输的途径;2.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能力方面:会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体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教学难点。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
期刊
教学内容:安徽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紧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教学原则,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安徽名山名水的相关图片、资料,在相互的交流分享中了解家乡的名山大川,培养学生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说家乡的山山水水,为建设美好的家乡而出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收集材料,了解并能说出安徽的名山名水;2.再汇报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生物教材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自制教具则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探究的参与意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 生物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探究所
期刊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学生主动深思理由,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发现理由,分析理由,并且解决理由
期刊
【内容提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 渗透  一、渗透化归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化归”是指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这体现了研
期刊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积累一些名联;2.初步学会如何对对联,以解决对联相关的常考题型;3.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综合语言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法指导:提炼关键信息,理解性记忆)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联的创作  授课方法:课堂教学  教具仪器:多媒体教具、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内容分析、授课提纲  一、什么事对联  对联
期刊
教学实效性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我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发现的问题,针对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机会存在差异性,课堂教学密度小、质量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传统教学形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师生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出自《庄子》的成语,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3. 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体味《庄子》语言风格;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熟悉课文,品赏人物;2.比较法 通过对庄子和惠子语言行动上的比较,通过两篇文章写法的比较,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