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技术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电电压的质量控制影响着工厂运行发展的安全,传统的电压质量控制方法在调节电压时波动性较大,不利于供电电压的质量.为平稳调节电压,保证供电电压的质量,提出了对工厂低压供电电压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通过改善电压质量储能VSC的多目标控制,提取谐振频率信号;设计配电网低压连接结构,采用SC储能运行方式串联变压器;建立直流侧电压的三级平衡控制,达到电压与电容的平衡;基于牵引变压器获取补偿电流的变化情况;协调控制供电系统的无功电压,提高供电系统供电电压的可控性.实验证明,此种电压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电压达到平稳状态,维持了低压电压的参考值,对工厂低压供电电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秋林区块沙溪庙组气藏是典型的致密气藏,一般无自然产能,目前加砂体积压裂已成为其主要有效开发形式,各单井水平井支撑剂(40~70覆膜砂和70~140目石英砂)用量介于2.3×103~1.08×104 t,在放喷排液和生产初期均存在出砂现象,流体携带砂粒,对设备管线造成冲蚀,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除砂器是地面除砂的主要设备,如何选择除砂器及配套使用的关键技术,形成有效的除砂工艺,对于保障致密气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水下软管应用面的不断扩展,渤海海域也有了应用混输软管的需求.混输软管由内至外依次为: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抗拉铠装层、保温层、中间包覆层、配重保护层及外包覆层.本文旨在依据软管总热系数的测试方法,来验证软管的保温材料国产化的可行性,以应用于渤海海域混输软管的实践中.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发展,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沉积体系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均方根振幅属性与岩石密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多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统计阿姆河右岸区块7口钻井中下侏罗统SQ2高位体系域岩性、岩相数据,并提取该目的层的层间均方根振幅属性,建立岩性、岩相与均方根振幅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区块沉积相进行识别划分,进而确定了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SQ2高位体系域自北东向南西主要发育3个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利用研究区内其它钻井对该沉积体系
针对空压机在运行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这些热能通常会被释放到空气中,存在严重能源浪费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空压机热回收装置在空压机热能回收中的应用,介绍了该装置的选型,分析了其热交换原理,通过空压机热回收装置来回收空压机产生的热能,并且把所回收的热能用于烧水为职工澡堂提供热水,这样不仅降低了空压机热能的浪费,而且有助于减少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该装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进一步研究勘探成熟区油气运聚规律,从惠州凹陷西南部富油构造带入手,依托油田、已钻井、地震等资料,定性-定量化研究影响油气输导的主控因素,建立研究区油气输导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惠州凹陷油气垂向输导的主控因素包括油源断裂活动速率、断面脊宽度、源-断接触面积及排烃强度;侧向输导条件则主要受控于构造脊发育条件和构造倾角大小.以此建立惠州凹陷油气垂向输导指数和运移脊输导指数,从定量角度预测油气富集规律.H构造西南侧油源断层F1,东西段油气垂向输导能力差异大,西段垂向输导指数是东段的5倍,油气可沿构造层向西
海底光缆有效地解决了某浮式储油轮解脱之后原单点系泊装置与其他中心平台之间的通讯问题.海上采油平台之间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敷设海底光缆和无线通信两种.由于海洋环境的多变性,无线信号受大风、漫反射干扰等因素,中断频繁,信号衰减严重,而海底光缆以其传输速率高、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海上采油平台不断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新建采油平台多采用一座有人中心平台与几座无人井口平台共同组成的一体化油田群模式.大量的实时信息需要在有人中心平台与无人平台之间传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油田开发行业也在不断推进,油田工程管道的铺设工作逐渐广泛,但是在油田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道经常会发生腐蚀泄露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经济造成损失,对周边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这也让油田管道的防腐工作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对油田管道防腐技术的学习和了解中,需要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防腐技术,加强工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油田管道防腐工作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本文主要围绕油田地面工程施工阶段中,防腐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今后油田工程的进步
顶板事故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其对作业人员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促进煤矿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因为油井过早见水/气属于水平井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不仅制约了水平井的发展,而且还给作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便研发出了水平井控水装置,以良好解决油井过早见水/气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阶段已研发出了四种水平井控水装置,第一种为流入控制装置(ICD);第二种为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第三种为流入控制阀(ICV);第四种为自动流入控制阀(AICV).这四种水平井控水装置运行原理均采用的是摩擦和节流,使油层和井筒间形成附加压降,进而产生均匀的入流剖面,以增大底水锥进时间以及
Z129-1HF是中石化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部署在桩西潜山披覆构造的一口海油陆采井,造斜点1200.00 m,完钻井深5341.00 m,水平位移3168.78 m,水平段长度883.12 m,创胜利海油陆采井水平位移最大纪录及胜利油田水平井井深最深纪录.施工过程中针对该井存在的稳斜段较长、后期摩阻扭矩大、携砂困难、固完井难度大等诸多技术难点,应用和验证课题形成的成果,精细施工,顺利完成该井的试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