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經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拥有清晰的头脑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胜任经济管理的职责。目前,在财经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由于学校的教育理念过于落后,校方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学校内部创新氛围不足,创新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化,使得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达到高素质财经类专业人才的标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校方首先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创新环境,倡导个性发展,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其实践能力。
关键词: 培养;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存在问题;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然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综合国力提升的战略制高点,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就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的人才资源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1]。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财经管理类专业是一个较为热门的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管理型人才,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会基础性的经济学知识,会经营,能管理,具备清晰的思路和缜密的思维,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质。
1.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校方重视程度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目前财经类专业院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创新教学方面存在较多的漏洞,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在教学管理上。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最明显的教育禁锢在于课程设计和教育素材,一般来说,不同教育阶段的必修、选修课程都是较为固定的,比如说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程有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等,而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和兴趣爱好来选择的,且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整体上来说,学生所接受到的经济学知识内容较为陈旧,思维受到较大的束缚。
1.2学校没有创新范围
就目前来说,我国财经类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于创新氛围的培养,学生没有一个自由的环境,或者说一个良好的契机,去进行创新,同时在创新活动中,也缺乏来自于学校的物质或资金支持,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独立创新,享受不到创新带来的成果和喜悦[2]。此外,有些院校会举办一些创新类研发活动,但是科研实力参差不齐,学生感受不到竞争的压力,其创新潜能得不到有效激发。
1.3创新活动流于形式化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项目,不少创新性实践活动形式应运而生,但是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却存在着典型的形式主义现象,活动利于表面,缺乏技术含量。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创新活动举办中,首先学生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文化资源、试验设施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活动举办相对独立,缺乏相应的支持体系,比如说专项资金支持,比如说创新活动团队管理体系,使得一些具备研发潜力的创新项目无法开展下去,得不到研究成果。
2.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2.1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一切使得经济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高等院校在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必须要进行教育理念上的革新,理性看待社会的变化,并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方针,以保持学校高素质人才的达标率。创新能力是现代化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将其纳入基础教育策略中。教育理念是教育体系建立的指导方针,因此想要转变变革教育方式,首先就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在学生文化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贯彻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为相关策略的贯彻执行提供实现基础[3]。
2.2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财经类专业的基础学习内容都是经济学知识,但是由于科目和教材相对固定的原因,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就必须调整教学模式,将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培养的科目纳入选修甚至是必修的范畴,这样能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契机。此外,还可以应用诸如探究式教学法、尝试性研究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比如说多媒体技术,加快财经类专业学习内容的更新速率,将一些新颖的经济学想法分享给学生。
2.3营造创新环境,倡导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学校所营造的学习氛围有关,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激发出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为其自主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动力。财经类专业的研究范围较为广阔,学生可以从实践案例中,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经济学知识,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并且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学习举办的一些创新型实践活动,享受到自主创新带来的成果[4]。而学校应该做的,就是为学生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项目资金支持,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资源,保证具备研究潜力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2.4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其实践能力
财经类专业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教学时应用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式,还可以增加试验教学的过程,在课程结束后,应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比如说市场营销教学,在教学后进行三天的试验探究,以某一产品为例,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不同国家的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战略,到战略的部署实施,由学生亲自体验这一流程,发现自身知识盲点,不断补充提升自己[5]。
3.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提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脱离传统经济框架的束缚,与时俱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实情,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在体现出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6]。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等素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财经类人才培养为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领域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经济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财经类院校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凯,章德发,蔡增亮.体育院校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的若干思考——以吴蕴瑞教育思想为指导[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6:146-147.
[2]覃双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01:95-96.
[3]余云珠.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和思考[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09:68-70.
[4]王小萍,曹霞,孙晓红.财经高校法治人才培养问题的再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02:11-14+19.
[5]欧阳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产评估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27:113-114.
[6]袁川来,周维龙,孔玲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兼谈我校电气类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5:84-85.
关键词: 培养;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存在问题;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然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综合国力提升的战略制高点,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就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的人才资源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1]。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财经管理类专业是一个较为热门的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管理型人才,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会基础性的经济学知识,会经营,能管理,具备清晰的思路和缜密的思维,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素质。
1.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校方重视程度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目前财经类专业院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创新教学方面存在较多的漏洞,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在教学管理上。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最明显的教育禁锢在于课程设计和教育素材,一般来说,不同教育阶段的必修、选修课程都是较为固定的,比如说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程有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等,而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和兴趣爱好来选择的,且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整体上来说,学生所接受到的经济学知识内容较为陈旧,思维受到较大的束缚。
1.2学校没有创新范围
就目前来说,我国财经类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于创新氛围的培养,学生没有一个自由的环境,或者说一个良好的契机,去进行创新,同时在创新活动中,也缺乏来自于学校的物质或资金支持,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独立创新,享受不到创新带来的成果和喜悦[2]。此外,有些院校会举办一些创新类研发活动,但是科研实力参差不齐,学生感受不到竞争的压力,其创新潜能得不到有效激发。
1.3创新活动流于形式化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项目,不少创新性实践活动形式应运而生,但是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却存在着典型的形式主义现象,活动利于表面,缺乏技术含量。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创新活动举办中,首先学生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文化资源、试验设施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活动举办相对独立,缺乏相应的支持体系,比如说专项资金支持,比如说创新活动团队管理体系,使得一些具备研发潜力的创新项目无法开展下去,得不到研究成果。
2.财经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2.1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一切使得经济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高等院校在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必须要进行教育理念上的革新,理性看待社会的变化,并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方针,以保持学校高素质人才的达标率。创新能力是现代化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将其纳入基础教育策略中。教育理念是教育体系建立的指导方针,因此想要转变变革教育方式,首先就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在学生文化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贯彻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为相关策略的贯彻执行提供实现基础[3]。
2.2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财经类专业的基础学习内容都是经济学知识,但是由于科目和教材相对固定的原因,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就必须调整教学模式,将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培养的科目纳入选修甚至是必修的范畴,这样能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契机。此外,还可以应用诸如探究式教学法、尝试性研究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比如说多媒体技术,加快财经类专业学习内容的更新速率,将一些新颖的经济学想法分享给学生。
2.3营造创新环境,倡导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学校所营造的学习氛围有关,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激发出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为其自主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动力。财经类专业的研究范围较为广阔,学生可以从实践案例中,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经济学知识,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并且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学习举办的一些创新型实践活动,享受到自主创新带来的成果[4]。而学校应该做的,就是为学生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项目资金支持,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资源,保证具备研究潜力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2.4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其实践能力
财经类专业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教学时应用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式,还可以增加试验教学的过程,在课程结束后,应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比如说市场营销教学,在教学后进行三天的试验探究,以某一产品为例,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不同国家的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战略,到战略的部署实施,由学生亲自体验这一流程,发现自身知识盲点,不断补充提升自己[5]。
3.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提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脱离传统经济框架的束缚,与时俱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实情,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在体现出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6]。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等素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财经类人才培养为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领域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经济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财经类院校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凯,章德发,蔡增亮.体育院校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的若干思考——以吴蕴瑞教育思想为指导[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6:146-147.
[2]覃双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01:95-96.
[3]余云珠.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和思考[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09:68-70.
[4]王小萍,曹霞,孙晓红.财经高校法治人才培养问题的再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02:11-14+19.
[5]欧阳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产评估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27:113-114.
[6]袁川来,周维龙,孔玲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兼谈我校电气类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