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殉节与宋亡历史观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bsiufeuhfhk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天祥殉节事件为中心,针对南宋"不亡于厓山之崩,而亡于燕市之戮"的说法,讨论了元人有关"宋亡"的另一种历史观,即文天祥死国标志"宋亡".通过钩稽文天祥勤王抗元直至其被杀期间不为人所习知的遗文轶事,揭示出宋亡元兴之际文天祥在反元复宋活动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与地位,当日人们对于文天祥中兴宋朝抱有切实的期待.而通过比较元代各类文献所记文天祥当年死国事件中的不同叙述重点,可以观察到诸种"文天祥传"的书写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其中邓光荐所撰《丞相传》对于文天祥死国事件的叙述最为重要,且影响最大.文天祥殉节意味宋已不可复,这种独特的"宋亡"历史观,在元时代的史学作品中有所呈现,相关史著正可从这个角度引以解析.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将中华传统中的本土宗教作为一个自洽体系进行社会学研究.在西方的宗教社会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亚伯拉罕宗教传统模本的制约,难以形成契合中华本土信仰系统特点的解说与理论建构.中华本土宗教的信仰系统与实践方式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而做出的对人类"终极问题"的回应,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和现实的社会基础.本文梳理了社会学将中华本土宗教作为独立实体研究的学术脉络,提出以中华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之内在机制为出发点,认识和解释本土宗教并进行社会学理论的建构,指出"神道设教"原则下政治伦理与信仰
随着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推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使得审美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融合社会学、艺术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提炼泰山图形的审美性,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建立经济性路径,探索审美生产与审美消费间自由的供需通道,提出泰山图形审美性经济转向可行性的建议。
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中国反贫困政策的效果如何?在国际学界尚存有争议,现有文献对中国扶贫政策效果的全面评价也不多.本文利用具全国代表性意义的农户样本以及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扶贫政策的效果及减贫动力进行了全面检验,据此认为:首先,国际学界的批评意见大多是不成立的,中国的很多扶贫政策对于减贫都具有显著效应,这些政策不仅能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来降低贫困,而且能降低多维贫困;其次,中国的工业化促进的快速经济增长是减贫的重要动力.本文的证据和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中国减贫成功的决定因素,并为其他发展中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总问题和哲学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对新时代总问题提炼解答的哲学思想,其哲学内核就是系统辩证法.系统辩证法是一种主客辩证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总问题,是总体性、系统性问题,通过对习近平治国理政问题和实践思路的分析,可以提炼概括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大根本观点或核心要义.这些根本观点或核心要义之本质特征,就是系统辩证法.
大历史观提供了理解经济演变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依据.本文指出:大历史观不仅强调历史因素对经济变迁的重要性,而且强调应从长时段、本土化、整体性的视角来认识经济变迁,这三者分别从时间、空间、结构维度揭示了大历史观的特征.运用大历史观来审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可以发现:从时间维度看,农业农村发展是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时段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命题,并在不同阶段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多重贡献;从空间维度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是对已有国际经验或"一般规律"的简单验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中国"自身的故事";从结构维度看,
如何科学地对我国的优秀哲学文化进行发扬,整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并且融合国外的最新科技思想,对于更加有效的分析我国的企业文化,达到企业的战略转型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我国的民族品牌。近年来,我国企业持续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且不断地创新技术,而通过文化制胜是企业管理变革的重点。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以及哲学内涵,企业通过运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建立起更加现代化的创新团队以及具有和谐精神的企业文化。
真德秀《续文章正宗》立足于道学立场而面对古文传统,至少在两个层面上寻求理学与文章的契合点:其一,在思想内容上以"道"之"一"统领各类文章之"殊";其二,整合以"道"统领的知识体系与"文章"的外在形式.二者正好对应刘彝所说"圣人之道"中"体""用"与"文"的关系.前者反映出道学思想体系,后者则是对文道关系的处理.前一层面借由《大学》八条目的理论框架完成了道学文章契合点的寻求,而后一层面却未取得预期效果.其中反映出理学家在处理文道关系方面存在的困惑,促成了南宋道学选本的转型,不再尝试整合古文传统,只求在道学思
气学舍弃了“调息”、“运气”、“静坐”等宋明时期常见的言说形态,其工夫论的主轴是在心上做工夫.以气学代表人物王廷相为例,其建构在“心”上做工夫的具体路径为:通过“寡欲”确保人心处于“虚明”与“静定”的状态,为个体接受“义理”提供理论前提;进而建构“动静交养”与“知行兼举”的工夫论,使得从“知义”过渡到“行义”成为可能.在上述过程中,“集义”所产生的“浩然之气”作为沟通动与静、知与行之间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廷相将“浩然之气”与现实之气作了区分:“浩然之气”是道德性的,其作用于人心,必然导致“行义”
按逻辑或情理应出现却未显形者称为"空白".文学研究中,人们关注有形对象,现身于无形的"空白"常被忽略,且也不易发现.对"空白"成因的探寻应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研究模式尚缺乏相应的有效方法.本文梳理了诸如通俗小说发展过程中约一百七十年的创作空白、明初中期文言小说半个世纪的创作断档、短篇通俗小说一百五十余年的不见踪影,以及《红楼梦》中王夫人与李纨没有直接对话描写的"不书"手法的运用等现象,结合这些案例探讨发现"空白"的途径,以及对此作合理解释的方法.
设置政区是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明清时期,卫河流域政区设置犬牙交错,存在大量飞地、插花地现象,而流经该地的卫河又系漕运通道,关系国之大计.政区设置混乱及地位特殊决定了其政区调整的频繁性.明卫河流域政区变动主要发生在洪武时期,表现为州县合并、州县级别降低及河南与直隶交界几个州县隶属关系的改变.此外即明弘治初年,主要为东昌府属县馆陶等地的变动以及汲县所在地汝王府、潞王府的废置.清政区变动则以省级与府级政区的调整为主.综合而言,战乱破坏、强化拱卫京师地位、便利卫河漕运、水灾多发等是导致其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