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党校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阵地,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实效,党校应落实重视程度,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办学保障;规范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构建党校管理新模式,增强培训的督促力、考核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高校党校 入党积极分子 有效培养
高校党校是在高校党委直接领导下,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先进分子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探索,切实增强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实效,这不仅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全面推进大学员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一、落实重视程度,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党校办学保障。
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兴衰与其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在高校学潮迭起的敏感时期,高校党委把学校的稳定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校教育。积极正面地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群体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在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学员重视此问题,完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应当挖掘自身优势,让它们自发地、直接地为党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整合师资,发挥名师效应。对于学员来说,名师是一面旗帜,是一盏明灯,是一座桥梁,会带给自己强大的学习动力。鉴于入党积极分子党校教育的长期性,党校应组织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团队来进行常规教学与管理。在人才交融和知识交叉的多种学科背景下,高校拥有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具有宝贵的理论资源优势和管理资源优势。党校组织者需要严把“入口关”,选拔两课教师、优秀党员、退休党员、学员党员从事党校教学管理工作,让学员在榜样的指引下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2.完善硬件,提供成长必备保障。随着入党积极分子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党校承担的培训任务越发艰巨,解决党校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场地、经费等方面的短缺问题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给予政策倾斜,高校党委也应牵头,发挥党校宣传优势,与学校各部门协商,共享教育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从思想上优化办学硬件。比如可以尝试将党校集中授课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由学员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既解决了与专业课学习在时间、场地上的冲突,又充分满足了学员要求参加党校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便于进行规范化的教育管理,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
3.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党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健全规章制度,一要完善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管理条例》,使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能从招生到考核、从培养到发展都有规范的制度可循;二要完善党校分级办学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分党校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三要建立对学员的追踪培养制度,规范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强化党性锻炼。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或设置专职管理人员,从组织领导、办学条件、培训工作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量化的、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估标准,推进高校党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规范培训内容,增强党校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高校党校的教育内容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纽带,是蕴涵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构成党校教育的基本要素。高校党校要从政治科学化的角度展开,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构符合大学员思想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紧扣现实需要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依次递进。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培训的永恒的主题。以党性教育为例,在教学安排上,注重把握培养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逐级有序地递进。以激发入党愿望为起点,在新生入党积极分子中举办讲座,更广泛地培训那些愿意了解、学习、接受党的知识的大学员,帮助学员端正入党动机,从感性上加强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对经过一个阶段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重点讲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梳理模糊认识,培养学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即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的积極分子,要讲清楚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适时开展党性分析活动,总结个人成长经验,培养学员学会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重新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地位,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增强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2.满足需求,全面发展。高校党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发展的需求为着眼点,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他们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情况,从他们最关注、最感兴趣、最困惑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理论认识上的模糊问题,让他们真正领悟到党的思想精髓的魅力所在,逐渐将党员的标准内化,并能用思想武装自己进行实践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灵活选择,拓展创新。党校教学计划应富有弹性,本着“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增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创新性。一是要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在条件许可下对“知识学习”类课程实行“菜单制”,改“桌饭”为“自助餐”。三是可以结合校本课程及校史特色来安排教学内容。四是要推陈出新,做到“三贴近”。比如,讲党史不能只讲近代史,要结合建党近九十年的经验,突出地谈新形势下怎样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让他们既懂得中国过去的历史,又能展望未来,增强对党的认同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使命感。
三、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党校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党校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员听的呆板、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形象化、参与性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增强党校教学课程的吸引力,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内容的实践与内化。
1.在线党校法。在线党校法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开办党校,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的一种教育方法。互联网作为党校教育积极分子有效的辅助载体,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打破心灵的局限,创设网络教学情境,及时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丰富的党政学习资源,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沟通和互助的桥梁,促进教学的形象生动化,实现分层教学模式,让入党积极分子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精神,通过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究完成党校教学任务,提高多校区党校办学的质量,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党校要把它办成一个动态的党校学习园地,办成学员交流思想的谈心屋。
2.实践基地法。传统的高校党校教学由于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的局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实践教育的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拓展党性教育的实践领域,建设一批稳定对口的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实践基地的教育载体作用。采用此方法教育学员要确立好结合点,明确具体责任,建立检查监督奖惩制度,通过合理安排,源源不断地向基地输送助手,保持合作工作的稳定性。
3.自省反思法。自省反思法是一种通过对自我言行的回顾和反思来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师可以告诉学员,雷锋同志就是通过记日记,以“一日之所为”来对照检查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否符合共产党员标准的。在分组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员谈自己对论题的认识,对症下药,帮助其体会自省反思的重要性。
四、构建党校管理新模式,增强党校培训的督促力、考核力和竞争力。
高校党校管理模式的革新要以促进教育实效为前提,依托多级党校搞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可以以二级党校管理模式为试点。二级党校管理模式是指采用校级和院级党校对学员进行培训的管理模式,以校级党校为中心,以院级党校为基本点,两级党校明确定位、紧密结合,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管理,既能激发基层党校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可行性,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满足高校多校区党校办学的需要,又能满足党建内部发展的需要,满足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需要,满足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目前,二级党校在培训管理模式上要紧扣几个关键点层层展开工作:
1.分层考察。高校两级党校培养对象各有侧重,上党课之前,授课人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介绍、与积极分子交流等方式,考察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各类班次教学计划,对教学目的、内容、时间、方法、教学要求及阅读书目等作出具体规定,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应需分层培养的目的,让培养对象能听进去,愿意听,收获大。
2.多级监督。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过程中可以实行四级监督体系:第一级——小组长记考勤,第二级——学员党员随堂听讲,第三级——院系党校指导教师抽查,第四级——校级党校负责人抽查,用以严肃课堂纪律,促进课堂学习效率。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实行四步监督体系:第一步——通过自我汇报进行自我监管,第二步——小组监督,第三步——用人单位监督,第四步——培养人监督,保证返校后长期保持学习成果。
3.答疑解惑。二级党校应该设有常规办事地点,也可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的方式派专人负责答疑解惑,及时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全面考核。二级党校应对学员的入党动机、政治理论素养、实践服务意识进行全面考核。除了核查考勤等常规管理记录外,可以规定学员完成“三个一”,即写一篇思想汇报、办一件实事、做一份讨论记录。以上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校级党校的试卷考核,由各院系派教师或党员学员批阅试卷,试卷姓名栏密封,保证公平、公正。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网上公示成绩。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并由各院系党总支召开毕业典礼,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5.整改提高。“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高校党校每学年至少应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估。授课人员、党校组织者和积极分子代表共同实事求是地评价党课的效果,在给予情感激勵和物质奖励的基础上,二级党校针对培训情况相互进言献策。省、市委中组部对校级党校进行考核,加强各院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探索下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改进措施,为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注入新的活力。用教学带动科研、咨询,以科研促进教学、咨询,以咨询引导教学、科研,齐头并进,逐步完善,促进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党建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连选,周进文.新时期高校学员党校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4,(6).
[3]顾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2).
该论文为南京晓庄学院青年专项资助课题。
关键词: 高校党校 入党积极分子 有效培养
高校党校是在高校党委直接领导下,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先进分子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探索,切实增强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实效,这不仅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全面推进大学员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一、落实重视程度,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党校办学保障。
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兴衰与其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在高校学潮迭起的敏感时期,高校党委把学校的稳定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校教育。积极正面地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群体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在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学员重视此问题,完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应当挖掘自身优势,让它们自发地、直接地为党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整合师资,发挥名师效应。对于学员来说,名师是一面旗帜,是一盏明灯,是一座桥梁,会带给自己强大的学习动力。鉴于入党积极分子党校教育的长期性,党校应组织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团队来进行常规教学与管理。在人才交融和知识交叉的多种学科背景下,高校拥有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具有宝贵的理论资源优势和管理资源优势。党校组织者需要严把“入口关”,选拔两课教师、优秀党员、退休党员、学员党员从事党校教学管理工作,让学员在榜样的指引下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2.完善硬件,提供成长必备保障。随着入党积极分子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党校承担的培训任务越发艰巨,解决党校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场地、经费等方面的短缺问题迫在眉睫。这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给予政策倾斜,高校党委也应牵头,发挥党校宣传优势,与学校各部门协商,共享教育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从思想上优化办学硬件。比如可以尝试将党校集中授课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由学员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既解决了与专业课学习在时间、场地上的冲突,又充分满足了学员要求参加党校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便于进行规范化的教育管理,缓解经费不足的压力。
3.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党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健全规章制度,一要完善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管理条例》,使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能从招生到考核、从培养到发展都有规范的制度可循;二要完善党校分级办学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分党校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三要建立对学员的追踪培养制度,规范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强化党性锻炼。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或设置专职管理人员,从组织领导、办学条件、培训工作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量化的、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估标准,推进高校党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规范培训内容,增强党校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高校党校的教育内容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纽带,是蕴涵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构成党校教育的基本要素。高校党校要从政治科学化的角度展开,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构符合大学员思想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紧扣现实需要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依次递进。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培训的永恒的主题。以党性教育为例,在教学安排上,注重把握培养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逐级有序地递进。以激发入党愿望为起点,在新生入党积极分子中举办讲座,更广泛地培训那些愿意了解、学习、接受党的知识的大学员,帮助学员端正入党动机,从感性上加强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对经过一个阶段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重点讲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梳理模糊认识,培养学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即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的积極分子,要讲清楚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适时开展党性分析活动,总结个人成长经验,培养学员学会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重新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地位,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增强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2.满足需求,全面发展。高校党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发展的需求为着眼点,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他们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情况,从他们最关注、最感兴趣、最困惑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理论认识上的模糊问题,让他们真正领悟到党的思想精髓的魅力所在,逐渐将党员的标准内化,并能用思想武装自己进行实践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灵活选择,拓展创新。党校教学计划应富有弹性,本着“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增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创新性。一是要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在条件许可下对“知识学习”类课程实行“菜单制”,改“桌饭”为“自助餐”。三是可以结合校本课程及校史特色来安排教学内容。四是要推陈出新,做到“三贴近”。比如,讲党史不能只讲近代史,要结合建党近九十年的经验,突出地谈新形势下怎样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让他们既懂得中国过去的历史,又能展望未来,增强对党的认同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使命感。
三、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党校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党校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员听的呆板、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形象化、参与性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增强党校教学课程的吸引力,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内容的实践与内化。
1.在线党校法。在线党校法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开办党校,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的一种教育方法。互联网作为党校教育积极分子有效的辅助载体,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打破心灵的局限,创设网络教学情境,及时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丰富的党政学习资源,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沟通和互助的桥梁,促进教学的形象生动化,实现分层教学模式,让入党积极分子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精神,通过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究完成党校教学任务,提高多校区党校办学的质量,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党校要把它办成一个动态的党校学习园地,办成学员交流思想的谈心屋。
2.实践基地法。传统的高校党校教学由于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的局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实践教育的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拓展党性教育的实践领域,建设一批稳定对口的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实践基地的教育载体作用。采用此方法教育学员要确立好结合点,明确具体责任,建立检查监督奖惩制度,通过合理安排,源源不断地向基地输送助手,保持合作工作的稳定性。
3.自省反思法。自省反思法是一种通过对自我言行的回顾和反思来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师可以告诉学员,雷锋同志就是通过记日记,以“一日之所为”来对照检查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否符合共产党员标准的。在分组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员谈自己对论题的认识,对症下药,帮助其体会自省反思的重要性。
四、构建党校管理新模式,增强党校培训的督促力、考核力和竞争力。
高校党校管理模式的革新要以促进教育实效为前提,依托多级党校搞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可以以二级党校管理模式为试点。二级党校管理模式是指采用校级和院级党校对学员进行培训的管理模式,以校级党校为中心,以院级党校为基本点,两级党校明确定位、紧密结合,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管理,既能激发基层党校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可行性,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满足高校多校区党校办学的需要,又能满足党建内部发展的需要,满足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需要,满足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目前,二级党校在培训管理模式上要紧扣几个关键点层层展开工作:
1.分层考察。高校两级党校培养对象各有侧重,上党课之前,授课人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介绍、与积极分子交流等方式,考察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各类班次教学计划,对教学目的、内容、时间、方法、教学要求及阅读书目等作出具体规定,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应需分层培养的目的,让培养对象能听进去,愿意听,收获大。
2.多级监督。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过程中可以实行四级监督体系:第一级——小组长记考勤,第二级——学员党员随堂听讲,第三级——院系党校指导教师抽查,第四级——校级党校负责人抽查,用以严肃课堂纪律,促进课堂学习效率。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实行四步监督体系:第一步——通过自我汇报进行自我监管,第二步——小组监督,第三步——用人单位监督,第四步——培养人监督,保证返校后长期保持学习成果。
3.答疑解惑。二级党校应该设有常规办事地点,也可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的方式派专人负责答疑解惑,及时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全面考核。二级党校应对学员的入党动机、政治理论素养、实践服务意识进行全面考核。除了核查考勤等常规管理记录外,可以规定学员完成“三个一”,即写一篇思想汇报、办一件实事、做一份讨论记录。以上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校级党校的试卷考核,由各院系派教师或党员学员批阅试卷,试卷姓名栏密封,保证公平、公正。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网上公示成绩。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并由各院系党总支召开毕业典礼,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5.整改提高。“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高校党校每学年至少应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估。授课人员、党校组织者和积极分子代表共同实事求是地评价党课的效果,在给予情感激勵和物质奖励的基础上,二级党校针对培训情况相互进言献策。省、市委中组部对校级党校进行考核,加强各院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探索下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改进措施,为高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注入新的活力。用教学带动科研、咨询,以科研促进教学、咨询,以咨询引导教学、科研,齐头并进,逐步完善,促进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党建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连选,周进文.新时期高校学员党校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4,(6).
[3]顾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2).
该论文为南京晓庄学院青年专项资助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