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元素价值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赣南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文化的梳理,分析“特色小镇”景观设计视角下的赣南客家文化元素价值问题,从视觉和内涵方面对民居建筑文化、姓氏宗族文化、传统手工艺术文化等进行文化元素分析研究,以期促进赣南客家“特色小镇”景观设计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景观设计;赣南客家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赣南客家文化‘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YS17243)研究成果。
  2014年杭州云栖小镇首次提及“特色小镇”概念,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及《江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中,提出全面部署实施“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主要指以某种产业为特色,既包含城市功能,又呈现乡村风貌的区域。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有文化标识,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文化印象。
  一、赣南各地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文化研究
  赣南是指江西南部现属赣州市管辖的18个县市区,即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于都县、兴国县、信丰县、会昌县、安远县、寻乌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宁都县、石城县、瑞金市。赣南各地客家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各有千秋,现选取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文化进行研究。
  (一)龙南县——围屋文化
  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县,以及寻乌、安远、信丰县的南部,赣南围屋以龙南县最具代表,是中国客家围屋最多的县,该县被誉为“中国围屋之乡”。龙南县现存有376座围屋,形式主要为四角方楼,个别辅以角楼;建筑体量及规模迥异,既有赣南最大规模的关西新围,占地7000多平方米,也有面积狭小的里仁新围,占地仅200多平方米。围屋多以封闭式的围屋为主,大部分为二层,大概4到9米高,结构材料上使用三合土、卵石等。
  (二)寻乌县——围龙屋文化
  赣南的寻乌县位于南岭山脉的南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寻乌的语言、民俗、建筑等都与梅州相接近。寻乌县分布着较多的围龙屋,因受到赣南围屋的影响,在围龙屋旁加建炮台,炮台内设计有祠堂,外部有角楼,立面比围屋要高,平面较围屋占地要少。古柏同志的故居——司马第位于寻乌县,是典型的赣南围龙屋民居。寻乌是赣南地区围龙屋文化的主要代表地之一。
  (三)定南县——宗祠文化
  定南是客家祠堂文化的代表地之一。在定南的一些小镇上,其房屋多以祠堂为中心,“定南客家宗祠”是赣南地区定南县客家人不可或缺的宗族文化传承载体。定南是客家历史文化与客家宗祠文化发源地,是江西省最南端的山区县,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建县,现辖7个乡镇,人口21万,99%为客家人。此地区重要一部分的客家社会力量是宗族力量,由此可见其宗教传统的重要位置。故而此地成为客家祠堂文化的代表地之一。
  (四)赣县区——民俗文化
  赣县区白鹭乡下辖的白鹭村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抢打轿”、火烧瓦塔等古老习俗。其中“抢打轿”是白鹭村独有民俗,是在正月初七迎灯彩结束后,一群勇士围绕着“井”字形木架打轿。把打轿抢到一户人家中,象征着给家族带来好运。火烧瓦塔是在每年中秋佳节举行,瓦塔直径2米,高3米,用整块的青砖黄瓦砌成。火烧瓦塔是当年祖先为反抗元朝暴政起义时的统一行动信号。
  (五)石城县——灯彩文化
  处于江西赣南的石城县,自古以来是江西进入闽西粤东必经之地,素有“闽粤通衢”之称,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赣南石城灯彩是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也是农耕文化千百年来沉淀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民情文化。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下,石城民间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风俗,石城县被誉为“灯彩之乡”。在赣南石城的方言中,“灯”与“丁”同音,而“丁”有“男丁”之意,“灯彩”又与“丁财”谐音,故有“添丁发财”的吉祥之意,所以灯彩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舞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幸福吉祥之意,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这促使石城灯彩日益完善,大量灯会应运而生。
  (六)兴国县——堪舆文化
  兴国位于赣州市北部,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其三僚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有“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的称号。三僚村到处都是古代风水的建筑,如七星池、龟蛇会、石拱桥、虎形祠等以及大量明清古墓如人形山、卧虎形墓等。其中“七星池”位于廖氏宗祠旁,在无蚊祠后由北而南开挖“七星池”,并在村中央开挖108口水塘。“七星池”犹如人的七窍通风聚气,而108口水塘就像人体的108个穴位,使三僚似人体一样血液畅通、气血调和。三僚村的风水建筑、风水景点还透露出传统社会时期客家宗族之间的生存与争斗的历程。
  二、赣南客家文化元素分析研究
  贛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客家先民在赣南大地上开创了深厚的客家文化。笔者针对民居建筑文化、姓氏宗族文化、传统手工艺术文化等,从视觉和内涵方面进行客家文化元素分析。
  (一)民居建筑文化
  客家围屋是最具地域代表性和文化象征性的客家民居建筑,从造型上看,建筑外轮廓分为方形和圆形,其中以方形外轮廓为主,例如龙南关西新围建筑是代表之一。围屋炮楼及围屋墙体上有独特的枪口造型,如宝葫芦形、花形、圆形等。在屋顶、壁面、檐枋、门窗、柱础等建筑构架上,有体现演义传说、瑞兽、花鸟、几何纹、植物纹等内容的装饰图案造型。从色彩上看,赣南客家围屋墙体以黄色墙体为主,其中墙体下半部分以原生态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屋顶以黑色瓦片搭建,与黄色的墙体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材料上,赣南客家围屋以土、石、木等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整体围屋体现出赣南客家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
  (二)姓氏宗族文化
  赣南是国内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有16个县市为纯客家县市区。客家姓氏渊源复杂,包括唐宋以来的历代居住的老姓氏和明末清初迁来的新姓氏。如石城郑氏、石城华氏、宁都赖氏及宁都黄氏等都是西汉末至唐宋时期迁入,这一时期赣南宁都、石城两县迁入的姓氏尤多;崇义刘氏、上犹胡氏等是元明时期入迁的客家姓氏,上犹何氏、定南廖氏等是明末至清代前期迁入的客家姓氏。   祠堂是客家姓氏文化特有的,其中堂号通常挂上客家祠堂正门上方,还多用于族谱、厅堂及生活器具上,用于区别姓氏、宗派,有着劝善惩恶、教育族人的重要意义。如以发源地作为堂号的有王姓“太原堂”、刘姓“中山堂”等。同时,门榜也体现出客家人崇尚祖训、注重家教的习俗。如赖姓“秘书传家”、罗姓“豫章遗风”等。此外,为激励后人读书仕进、光宗耀祖,考取功名均可在祠堂或围屋前立石旗杆。石旗杆高约6米,由多段花岗岩石及石底座传承组合而成,石柱主要有圆形或方形,石底座主要分为四角形、六角形及八角形。石旗杆上通常雕有盘龙等吉祥图案及立旗杆人的生平和主要业绩。现赣南各地仍然保存着很多明清时期的祠堂,这些祠堂建筑风格别致,文化底蕴深厚。
  (三)传统手工艺术文化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地域特色鲜明,传统手工艺术文化与客家人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其中包括剪纸艺术、灯彩艺术及刺绣艺术等。在剪纸艺术中,主题内容以反映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为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剪纸多用作灯花、喜花或作刺绣花样。在客家灯彩艺术中,灯彩种类繁多,有大型灯座类、花灯类、走马灯类等。花灯融剪纸、纸雕、彩绘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刺绣艺术主要针对女性及孩童群体的服饰及配饰,如绣花荷包、绣花围裙、绣花鞋、绣花帽及围嘴等。刺绣图案表现题材主要分为动植物纹、几何纹、人物、文字、器物等,如“福禄寿三星”“八仙”等神话人物与民间传说故事图案,宝瓶、古钱、玉石、文房四宝等常见器物图案。这些多被赋予吉祥寓意,采用含蓄、象征、谐音等手法,传达出客家人对生命的崇拜。
  (四)堪舆文化
  客家聚落選址受堪舆理论影响深刻,一般选在依山傍水之处。背靠丘陵坡地与风水林,前有聚气之水,被认为是理想的风水格局。建筑是“坐北朝南”,基本以面南、东南、东为主。风水林由林木组成,常选用生命力较强的楠木、竹类,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风貌,呈现出中国古代风水林理论中“草木郁茂,吉气相随”的描述。风水林不仅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而且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对赣南客家“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启示
  赣南客家传统文化是由民居建筑、姓氏宗族、传统手工艺术等多元文化组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从宏观角度上,针对赣南客家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行挖掘整理,并提取适宜“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赣南客家内涵元素,提出总体设计思路及设计理念。从微观角度上,针对遗留客家景观、新建客家景观、自然景观等,挖掘更深层次的景观内涵,运用点、线、面、体的设计手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文化造型元素进行抽象、简化、变形等处理,尝试把与文化、历史、生活等相关的象征性因素融汇到城镇景观设计中,寻找出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联系,以此构建以客家文化为特点的特色小镇。
  通过把赣南客家文化基因植入小镇发展全过程,培育创新文化、历史文化,汇聚人文资源,使特色城镇充满活力,促使客家传统文化在传承保护中得到创新,城镇经济文化旅游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新.江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缪军,廖云白.定南客家宗祠建筑及祭祀[J].寻根,2016(6).
  [3]陈春梅.赣南石城灯彩的发展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
  [4]江帆.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内涵及设计元素解析[J].艺术科技,2017(2).
  [5]江帆.赣州客家文化特色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2).
  [6]万幼楠.赣南客家建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江帆,南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方法与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载体,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也随着商业定位类型的细分而日益完善升级。在该领域,我国相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且关于商业综合体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切入点多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阐述。文章在扎实清晰的理论基础上对无锡这座江南经济发展前沿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进行研究,从商业综合体的定位类型着手,阐述其相关概念和特征,对商业综合体空间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摘 要:谈起高密度城市中的村落保护,不仅面临诸多由环境灾害引发的现实问题,还有城市更新设计、旅游项目开发与村落保存、生态保育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让村落活化,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园艺疗法为切入点,对历史环境、村落现状、城市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西贡盐田梓村的修复项目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园艺疗法;可持续规划;城市更新;盐田梓;香港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 要:随着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酒店式住宿体验,民宿行业应运而生,其中,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日益备受青睐。以地域文化为背景,通过济南曲水亭街民宿改造项目,提出“修旧如旧,保护文化资源”“文化创新,体现精神内涵”“休闲体验,营造人居环境”的设计原则,并以功能空间重构、主题特色打造、地域元素提炼的设计策略进行设计实践,总结出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的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
期刊
作者简介:   章文,碩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黄楚峰,硕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期刊
摘 要:彝族在我国西南地区是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云南地区,彝族土掌房建筑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域环境中也是既相互联系又有稍许不同的。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以云南省建水县苍台村为例,浅论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在传承保护事业中的发展。  关键词:彝族;土掌房;传承保护  一、苍台村的概况  (一)历史源流  苍台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官厅镇。这座传统的古村落依山而建,是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和省级历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充分代表当地的优秀文化艺术特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诉求。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在乡村旅游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艺术魅力,并且能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宿;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东罗村在乡村改造中为农旅文化而提取的重点特色项目——村史博物馆、公共服务中心、大礼堂、村民食堂这四大建筑项目的改造策略及后续使用效果,并全面调研东罗村在改造后对有机农业、乡村营建、主题旅游、乡村服务的建设管理模式,研究东罗村乡村建设中对“特色”的定义,剖析东罗村作为首批特色田园模范村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与启发意义,指出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和提升建筑功能对乡村公共文化与旅游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景观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阆中古城的实地调研,在分析阆中古城景观色彩现状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条件、人工景观意象、历史人文民俗入手,对这三类影响当地景观色彩的要素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提出科学优化古城镇景观的色彩设计策略。  关键词:景观色彩;阆中古城;城市特色;历史形态  色彩研究对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保护和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来说至关重要。相较于其他设计类别研究,景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外延和载体。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催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淮滨彩塑泥叫吹传统传承模式的转化、淮滨泥叫吹艺术本体的创新性转化,有利于对河南传统民间泥塑文化的创新性传承,能够提高当地文旅市场上旅游纪念品的文化附加值。  关键词:文旅融合;淮滨泥叫吹;创造性转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豫南民间艺术传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解决老年人的安居环境,逐渐成为践行“健康中国”重大国策的内在要求。结合2019年2月《关于印发〈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实地走访宜兴部分试点项目与非试点项目,对养老户外环境设计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促进后续养老环境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室外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