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两汉“人为天生”学说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ee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为天生"学说是儒家仁学思想在战国至两汉的重要发展.它从人为天所"生"从而贵于万物的意义上,理解人的存在,以确立仁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思想方式从仁的精神当中,延伸出一系列具有政治哲学属性的意涵.本文主要展现其中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它确立了人作为"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以此规范家庭中的伦理关系,并延伸到家国关系的思考.其次,它形象地表达了德性为天所赋、人性共通平等的信念,通过"君子"形象的重塑与具体的礼制设计,建构出尚德任贤的理想秩序.最后,通过重构"天子"观念,表达了新的政治合法性,进而发展成一种以"法天"为宗旨的仁政理想,内涵着"公天下"的精神.透过这些政治哲学的思考,儒家的仁学思想在汉代表现出了独特的面貌和力量.
其他文献
以"物"为"事",阳明"心外无物"在于揭示"行为物"不能离开行为主体存在,强调行为主体在实践中的自足性与主宰性."山中观花"章涉及的问题与讨论不仅表明阳明"心外无物"需要面对自在物的问题,更说明当"物"为自在物时,该命题需要"新"的阐释."草木瓦石俱有良知"和"万物一体"的观点,证明在阳明哲学中,良知是自在物的存有本体.相应于"感应之几"的由"用"证"体","山中观花"章中阳明是通过"看花"论证花树以良知为存有本体,其"心外无物"在"物"为自在物时的意涵是"物"不"外"良知本体,"外"良知本体"无物"存有
马一浮的《群经统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上以"四书"为中心的宋明儒学经典体系,它不仅可以成为我们借以了解马一浮的独特的宋明儒学观及其自身思想与宋明儒学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而且可以让宋明儒学研究者跳出现有的以人物为对象、以学派为归趣的单一化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通过努力回归到以六经为中心的广阔论域中去重塑宋明儒学的原生形态,获得对宋明儒学丰富多样的思想内涵、一以贯之的精神旨趣以及它在实现思想传承与理论创新中所具有的内在机理和独特路径的重新认识.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关系平等主义对运气平等主义的批判有力助推了从分配平等向社会平等观念的演变.关系平等主义不仅在理论目标和价值基础层面使社会平等与分配平等相疏离,而且进一步通过瞄准支配、权力、尊重的不平等加以批判,致力于阐明"平等的社会关系",论证社会平等观念的根本性.与运气平等主义关注分配相比,关系平等主义将注意力转向社会关系和结构本身,虽然意识到了当代西方社会平等问题的复杂性,但是,从马克思政治哲学视角看,关系平等主义对剥削性分配范式的批评并没有解决运气平等主义的内在问题,关系平等主义难以超越自由平
传统注家对"彼是相因"的理解,未能恰切地呈现《齐物论》的根本哲学形态.从《齐物论》的文本逻辑来看,"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从日常经验出发,将某物及其反面纳入到同一个关系序列中,且"是""彼"双方借由这一相互关系获得各自的规定性.但这一关系的本质是自身之"是"的外化,所实现的万物"为一"仅是一种假象."道通为一"实际上是指"道"作为根本性之"是"暂寓于每一个物上,万物是作为"通一"展示自身的不同环节成立的;"通一"作为真正的世界形态,是万物"彼是相因"的前提与基础.
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因提供了所谓"弃儒就贾"的典型以及"四民异业而同道"论而被视为"新儒家社会思想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然而《墓表》实则是一"乌龙"之作,墓表主人公"未尝一日从商".《墓表》的写作时间既非传统所系的嘉靖四年,亦非当今学者认定的正德五年,而是正德十一年,故称其为"晚年定见"并不确切.实际上,斥许衡"学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为"误人",这是阳明一以贯之的立场.阳明"四民异业而同道"论固然是以儒学宗师身份对商人社会价值给予了明确肯定,却未放弃"士阶层"的精英意识,他对纵欲逐利与攀比嫉妒现象的批判
马克思与恩格斯初次合作的思想契机,既不是两人在批判思辨哲学意愿上的完全一致,也不是政治经济学理路上的直接等同,而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解的相近性.鲍威尔兄弟对"群众"的思辨想象及其主张的"批判的社会主义",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揭示无产阶级的现实境况,恢复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原貌,针锋相对地提出"群众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共识得以真正确立起来的深层根据,是两人共有的立足群众活动的历史观."群众的社会主义"不仅呈现了两人联手合作的思想起点,而且昭示了他们探索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关切:历史观与社会主义
哲学应该是一门通学,要研究真正的哲学问题,必须打破中西、古今、学科的壁垒.很多哲学家尽管进路不同却都在做融通的工作,叶秀山先生也不例外.他的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始终贯穿着对激发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本文以知识论、存在论为框架,分析叶先生融通中西哲学的研究心得.他认为中西哲学在认识论上走向了分离,却在存在论上迎面相遇.他援西入中唤醒中国哲学;援中入西激活西方哲学.他所从事的译介、研究、沟通、比较、互补的工作,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了中西哲学双向融通的特色.
"哲学"的译语出自西周,由于他在翻译该概念时对其内涵理解不足,虽然注意到"哲学"与"儒学"的不同,却有把"哲学"等同于"理学"的理解倾向,模糊了"哲学"与"思想"的区别.此后不久,东京大学成立,文学部学科设置中的"哲学科"独立后,"支那哲学"(中国哲学)的学科概念应运而生.井上哲次郎在其《东洋哲学史》讲义中,最初以"支那哲学"命名并梳理中国传统思想,尝试以"哲学"范式对东亚传统学术进行近代范式的转换.由于井上哲次郎立足于泛哲学化立场把握中国传统思想,在他所建构的"中国哲学"中,"哲学"与"思想"混淆的现象
"字之曰道"一语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关于"字之曰道"的含义,学者们通常都是泛泛地说老子把宇宙万物的本原强名为"道",而未注意"字"字的特殊含义.其实,"字"在这里是指"取表字"的意思,所谓"表字",指在本名外所取的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另一称呼,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尼即与丘含义相关的表字.在老子思想中,宇宙万物的本原包含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其本体无形无象,无法命名,故称之为"无名",勉强命名为"大";但宇宙万物的本原创生天地万物,其作用则是可见可认识的,故老子"字之
先秦时期的哲学最高范畴具有多样性,"道"并非一开始就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它在与"一""太""太一""恒先""大恒"等多样称谓的竞争中逐渐胜出.至战国末年,作为最高范畴的"道"最终统摄了其他称谓,为知识界普遍接受.《老子》对最高范畴的称谓、其他诸子文献的论说,以及相关出土文献能够说明这一思想发展的过程.先秦各家学派对最高范畴的不同认识,既反映出"道"走向最高范畴是一个长期过程,也展现出《老子》文本的定型存在着复杂而持久的思想交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出现时间及衍生次序蕴含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