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并发症的定义与诊断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创伤急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救治技术的日益提高,因创伤直接导致的死亡虽已有明显减少,但是,早期救治得以生存的严重创伤患者在院内治疗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并发症的严重威胁,是患者早期和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创伤并发症的种类很多.目前普遍存在定义与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致使临床上创伤并发症的分类较为混乱.明确创伤并发症的种类、定义和诊断标准,不仅是规范创伤临床救治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建立规范化的创伤患者临床救治数据库、总结比较医院间的救治效果、探寻更有效的救治方法,以及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创伤在世界范围内仍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出血是创伤致死的首要原因.创伤后早期(24 h内)死亡的患者中,30%~40%死于难以控制的出血[1-2].外科止血、液体复苏及输血是创伤患者的主要救治措施,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化的专门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输血指南.笔者根据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有关各种严重创伤患者输血实践,参考《临床输血进展》、《输血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新型微创动力髋钢板(minimal invasion dynamic hip plate,MIDHP)经皮小切口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新型MIDHP行经皮小切口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及术后有无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是否发生骨折移位、固定松动、螺钉在股骨颈内切割、螺钉穿透股骨头及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DCO治疗51例患者(治疗组),其中男3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5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29例,C型22例;ISS评分平均31.2分.对不稳定骨盆骨折Ⅰ
目的 探讨KumaFix脊柱后路钉棒系统(KumaFix系统)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A3型骨折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采用KumaFix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伤椎经椎弓根植骨,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40.5±5.1)岁(21 ~52岁).B组(15例)采用普通后路U型钉棒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伤椎经椎弓根植骨,其中男
股骨远端单髁或双髁的冠状面骨折称为Hoffa骨折,为关节内骨折.1904年,Hoffa[1]首次描述了股骨远端关节内的外髁冠状面骨折,故命名Hoffa.这种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有关文献与病例报道均较少.Hoffa骨折常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多见于青壮年[2],多合并有股骨远端、交叉韧带及邻近部位的损伤[3].Hoffa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均有特殊之处,其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仍存在争议.笔者对有关Hof
期刊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4月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7 ~71岁,平均49.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2例.骨折按AO/美国骨创伤协会(OTA)分型标准:C2型9例,C3型10例.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桡神经损伤1例.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
说明:(1)本索引按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后为起页。B瘢痕 双蒂额部扩张皮瓣治疗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挛缩15例(李莉,刘建宇,曹志红等)(1):47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结节的组织学特征(刘英开,王西樵,宋菲等)(4):302创伤性瘢痕的防治策略(陈光宇,蔡景龙)(5):385
期刊
自2013年1月起,本刊不再接受纸质版和电子信箱投稿,惟一投稿途径为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登录网址为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投稿请登录中华医学会主页(http://www.cma.org.cn)点击“业务中心”点击“注册”一填写个人信息提交一查看注册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地址,完成注册一重回“业务中心”,点击“申请成为杂志作者”一点击“申请成
期刊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血必净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治疗效果与机制. 方法 30只新西兰大耳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血必净Ⅰ组和Ⅱ组各10只.采用兔下肢IRI模型,各组恢复血流后予以相应的治疗:血必净Ⅰ组给予4 ml/kg血必净注射液和6 ml/kg等渗盐水;血必净Ⅱ组给予2 ml/kg血必净注射液和8 ml/kg等渗盐水;对照
1960年,Penick等[1]首先报告1例新生儿在颅脑创伤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此后,颅脑创伤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逐渐得到深入研究,它包括了一系列凝血功能指标的异常,统称为凝血病.1 颅脑创伤相关性凝血病1.1 发病率颅脑创伤相关性凝血病的发病率在各个研究中差异较大,从15%到100%不等,这与临床研究中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凝血病诊断标准、实验诊断技术以及研究规模等不尽相同有关[2].Harhang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