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催生“泛雕塑”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泛雕塑艺术展》暨“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于今年10月10日~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对“泛雕塑”作出了梳理与探究。
  揟he 13th China Sculpture Forum and 2007 Pan-sculpture Art Exhibition had been held on schedule in Shanghai WTO Mall from Oct,10th to Oct,14th . Through which, "Pan-sculpture" had been coordinated and explored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的《2007泛雕塑艺术展》暨“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于今年10月10日~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雕塑》杂志社、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步正发先生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傅立民先生亦出席论坛,并为在展览中获得“金手指奖”的6位艺术家颁发了奖杯,以表彰“泛雕塑”之典范,激励创作。
  步正发副会长在开幕式上的发言中谈到:《2007泛雕塑艺术展》和“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的召开是文化创意产业在雕塑行业有意义、有价值的尝试和探讨。“泛雕塑”将雕塑的理念延伸,推动雕塑与建筑、雕塑与公共空间、雕塑与材料、雕塑与科技、雕塑与市场、雕塑与家居产业、雕塑与传统手工艺等方方面面的结合与嫁接,为雕塑产业的发展开拓出更为广阔的道路。同时,他也对雕塑专业委员会及中国《雕塑》杂志社十余年来积极推动中国雕塑事业发展所做的工作表示极大的认可和鼓励,并希望中国《雕塑》杂志社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能在雕塑产业发展方面做一些更为切实的工作,打造雕塑创意产业链,完善创意产业生态。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与产业结合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这意味着“雕塑”行业的发展不是以艺术之名孤军奋战,而是以艺术的标准来推动各种产业向个性化、高端化发展,为他们提供理念支持、创意支持,同时也借助相关产业的力量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技术支持,促成互相之间良性的循环发展。因此,本次活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对“泛雕塑”作出了梳理与探究。
  
  论坛:学术探讨厘清思路
  
  “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为“泛·雕塑”,为期两天,共有50多位来自全国各大院校、各雕塑院的理论家、雕塑家、批评家以及雕塑、景观企业负责人参与。论坛代表们纷纷就雕塑艺术的概念边界,雕塑艺术与现当代材料、技术、观念的碰撞,雕塑与城市公共景观、雕塑与旅游文化,雕塑与文化创意产业、雕塑艺术市场、艺术传播的美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论。尽管各执己见,最后争论的各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派别:1、坚持传统、精英雕塑:对今天雕塑越界现象和工艺性、装饰性、生活化、实用性等等的雕塑品质和质量表示质疑;2、认可但持保留态度:从美术史的角度而言,雕塑泛化现象由来已久,泛化是一个进步的大趋势,那么如何避免这个趋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专家之间引发了关于“审美”及“时代精神”的辩论;3、抛开概念上的争执,从市场角度谈: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如何与其他门类进行交叉、互动,扶持一个新的高品质的实用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公共艺术品市场?4、抛开概念上的争执,从学术角度而言:如何保证“泛雕塑”的先验性?因为艺术要走向生活,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妥协,削弱它的个性;如果雕塑的发展一直被置于“妥协”的背景之下,很容易丧失它作为艺术独有的前瞻性和创造力。
  以上的几类见解之间,事实上并没有存在必然的敌对关系,而是分别站在美术史、艺术呈现表征、市场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泛雕塑”并非是一个标准的定义,而是一种现象,通过论坛的交流,我们的目的是达成对“泛雕塑”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致认识,寻求更好的发展策略。诚如《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所言:统一思想,才能拧成一股绳,共同把雕塑这块蛋糕做大。为了在实践上进行“泛雕塑”的探索,主办方便以展览的形式搭建平台,直观地叙述“现象”。
  
  本次展览还评选出了6名金手指奖、46名优秀奖、3名最佳组织奖及1名科技创新奖。获得金手指奖的艺术家分别为:吴为山、魏华、刘海峰、黄剑、黄小明和汤文伟;获得最佳组织奖的为台湾雕塑学会、0工厂艺术中心以及意大利的FYR画廊;获得科技创新奖的为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
  
  在批评与省视中继续前行
  
  2007泛雕塑艺术展是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社酝酿数年的一个展览。在开展雕塑专业委员会工作及办刊的工作中,我们看到,中国雕塑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摸索前行,各种流派、主义并行,艺术家进行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突破,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乃至新的艺术风格不断涌现,而雕塑理论的发展却滞后于多元共存的雕塑创作现状,这就带来价值判断的迷茫和失落,雕塑界需要有强有力的声音来呐喊争鸣以推进理论建设,而并非只是一味地埋头创作;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不仅金融资本不断向艺术市场扩张,中产阶级、白领阶层数量的增多也为立体造型艺术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当国画、油画等艺术的市场渐趋饱和之时,雕塑市场正当兴起。因而,借国家大力号召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我们适时地推出“2007泛雕塑艺术展”及“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这两个富有实际意义的活动。
  虽然本次展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借鉴了艺术博览会的运作方式,但在论坛的配合下,就其学术定位和艺术水准而言,本次展览依然具有鲜明的学术立场。作为一次学术活动,这个展会可以说是成功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雕塑界对“泛雕塑”的意见纷呈,褒贬不一。这是所有突破者必然面对的境遇,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值得畏惧的并不是被批评,而是没有人批评。只有在一个良性批评的环境中,雕塑艺术才能获得好的发展。而本次展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不仅让业内人士和广大受众对“泛雕塑”都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还有不少雕塑家在展览中签订了业务。比如,一位来自四川的艺术家就获得了浙江一个60多万的项目,另一位来自广东的雕塑家在展览中也谈成了一个150多万的业务,还有不少雕塑家在展览中销售了作品并获得一些基金会、艺术经纪机构的关注。
  但在推动雕塑艺术走向大众文化消费方面,本次活动还有很多可以推进挖掘的方面。比如,雕塑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品,可以开展与各种知名品牌的协作,从企业中获得赞助和支持乃至收购的机会。在参展对象方面,应当加强对海外潜在参展机构及画廊机构的宣传。海外参展机构的介入可以把他们最前沿的、优秀的艺术带入中国,毕竟他们在技术、设计等方面的发展要比我们成熟。他们的进入也可以把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作理念带入国内,使得国内外的交流更为直接、直观。画廊作为一级艺术市场,它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于扶持规范的艺术市场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值得重点提一下的是“实用艺术”。雕塑的泛化不仅仅是在材料、技术、创作理念上扩展原有雕塑的概念。它掀起的,可以说是一场“艺术奢侈品”的普及性革命!这个“普及性”不是说艺术品要打折、降价、批发。艺术的价值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它的价格并不取决于艺术家创造它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创造本身的价值。这个“普及性革命”指向的是“审美的日常泛化”,也就是让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纹理中去,不仅创造艺术的空间,更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因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泛雕塑”的市场空间是无限大的。
  就本次展会本身而言,会展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大门类是新兴的,尽管艺术门类只是广大的会展产业中微小的一支,但是在艺术这个圈子里,已经有各种各样艺术博览会粉墨登场。“泛雕塑”艺术展除了要完善自身的理论建构,也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切点,再配合行之有效的运作策略,才能有更好的持续性发展。我们期望在下一届展会中吸取首次办展的经验,在组织运作方面尽如人意。
其他文献
据说在意大利有一位美丽的女雕塑家,她的fans多得堪比影视明星,迷恋她和她的雕塑的人们除了收藏她的作品,还收藏她的个人用品,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为她建立私人网站……她的作品充盈着神秘,纠缠着神性、人性和原始力量(野性),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切塞纳蒂高、维琴察,在法国巴黎的多个广场,在美国迈阿密的博卡拉顿博物馆,在中国的千禧博物馆、上海城市雕塑中心,在德国权威的伊天凡龙画廊,在墨西哥城的
圣奥古斯丁平原的秘密  众所周知,1947年7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索科罗附近发生回收坠机UFO和机组乘员遗体事件,根据近期的罗斯威尔研究结果显示,坠机现场其实有两处。  其中一处,是作为事件发生地而被世人所熟知的福斯特牧场——牧场主马克·布雷泽尔发现的“散落残片的现场”碎石地;另外一处,则是真正发现了坠机机体和乘员遗体且被军方回收了的地方——索科罗附近的圣奥古斯丁平原。  由于圣奥古斯丁平原位于德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纸币叫做交子,发行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在当时,确实出现过大量假币。面对制造假币带来的暴利诱惑,尽管交子上印有“伪造者处死”的警告字样,却仍有不法之徒铤而走险,这也导致朝廷每年都会损失无数白银。   其实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在防伪技术手段如此完善的今天,伪造货币的现象也无法杜绝,更何况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但为何后来店小二们就如此“心大”了呢?   原来,为了震慑那帮掉脑袋都不怕的
内容摘要:福建牙雕和木雕一样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莆田牙雕为代表的福建牙雕风格独特,为全国四大流派(京、穗、沪、闽)之一。莆田牙雕艺术有三大特色:一是人物精细牙雕工艺。二是人、物巧构,情景交融的组雕工艺。三是精微砚照雕艺。我的牙雕创作注重传承莆田传统工艺,又注意借鉴京、穗、沪风格,还注心研究日本牙雕。同时在本人创办的“湄艺实业”成功再现了原莆田工艺一厂“集师广绎”的协作创新精神。  关键词:莆田牙
中国古代曾经产生过很多预言,其中有名的预言有《易经》《推背图》《河图洛书》等曾预言了一系列未来事件并得到了证实。中国古预言在这世界上不是属于独立存在的奇迹,通过深究中国古预言的秘密,能够证实和揭示这世界一系列的真相。 单向性被证明现象   什么是单向性被证明现象?假设在纸上随机地写一组二十位的数字,不让其他任何人看到,让别人按顺序把前十五位猜出来,这是不可能猜对的事情。但如果那个人真的全部说对
一个与我们的宇宙一模一样的宇宙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乍一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熟悉。墙上的钟在嘀嗒响着;窗外,汽车轰隆驶过;你手里拿的《奇闻怪事》杂志,封面也同样吸引人。但似乎有什么东西不对劲:时钟是倒着走的;汽车在靠左行驶;你正在读的文字也是左右颠倒的。哈哈!原来你是在看镜中的像。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镜中的世界是“假的”——虽然有一本书叫《爱丽丝镜中游记》,讲述了种种镜中的冒险趣事,但那毕竟是
翻译:冯向红    [见图1,马西纳素描画像,由马瑞尼画]  F·马西纳1900年出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他的家庭很快就搬迁到了意大利西北部的热那亚城[Genoa]。  F·马西纳在20岁时就已经在意大利和欧洲国家举办展览了。  20多岁时,他结识了一位叫Bianca的女子,她成了他创作的灵感和终身的生活伴侣。F·马西纳一生中为她雕塑了许多肖像。  [见图2:着色的陶质肖像和图3:着色的铜质肖像]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1700多年前诸葛亮曾经发明一种步行机器人——木牛流马。它外形如牛,步态如马,能载运粮草。有些学者认为那是小说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智能过人而杜撰出这么一段故事情节,但大多数学者都深信诸葛亮确实发明过木牛流马,只是后来失传了。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发明过木牛流马?要知道机器人的历史并不很长。还不到百年的时间,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能发明机器人吗?   1986年,当三匹木牛流马突
“在印度,加入顶级俱乐部是跨入名流阶层的象征,也是印度的一种社交文化现象,”印度专栏作家乔蒂说,“早在殖民时代,英国人就将这种文化根植在了印度。”乔蒂是我来印度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我们第一次见面就在印度的一家会员制俱乐部。   对于多数印度人来说,终其一生可能只是在俱乐部门外看风景的人,因为“入会”门檻实在太高。就拿印度人居中心的俱乐部来说吧,本地人的“入门费”是15万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