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庐寄怀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一千七百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令后世多少人无限向往。近读范昌德先生的《人面桃花林芝梦》,让我们感受到现实中的“桃花源”之美,引人入胜,令人生无限遐想,“独对桃花……心不由己,恋栈于其境,一直做着参透参不透的林芝梦”。
  盖因西藏林芝邀记者多人,访林芝,观桃花,其文辑成一书,曰《桃缘林芝》,范昌德先生欣然为之作序曰《人面桃花林芝梦》,其文取宏用精,广征博引,犹如酿一坛五粮美酒,采林芝桃花之蕊、取神山圣水之精以为曲,浸酿沉郁,隔着老窖泥封,亦芬芳馥郁,回味无穷。由此体会出他的藏乡之爱,桃花之恋,学识之富,文采之美。或曰,他本身就是一棵树,繁花满枝,硕果累累。
  范先生昌德者,生于“苦瘠甲于天下”之陇中会宁,以记者之阅历,历职于宣传、党媒,虽居官而耕讀不辍,实一学人耳。范先生昔为记者,铁肩道义,秉笔直言,亦曾有过“惊天”壮举。仕于机关,素以博学耿介著称,通于世故人情而不失底线,仗义执言,勇于担当,深孚众望。先生每于公务之余,披览典籍,长于思索,勤于笔耕,将所思所悟,著成美文诗章,刊行于世,为人称道。至若数年前所著《风流短信三六九》一书,以当时刚发端之短信文体,表达己之观点,中外古今,艺文社会,尽皆涵泳。其巧借手机传播新载体,发宏思,扬清议,别善恶,寓褒贬。文体独特,观点新颖,若野芳之发而幽香,握和田美玉而温润,每令读之者爱不释手。一时间,洛阳纸贵,几成畅销之势。专家著文嘉评,主流媒体彰声,开短信文学之先河,掀短信传播主流文化之热潮。稍其后,先生又心系藏乡文化,苦研甲骨文书法,曾于安阳访古,藏域考察,披肝沥胆,著成《天上西藏甲骨千字文》刊行。公溯藏民族文化之源,赞藏域风情大美,颂藏乡建设发展伟业,严于考证,精于辞章,仅以文辞而论,不啻当代千字文经典。先生更以中华汉字滥觞——甲骨文书之,辞书兼美,堪为文化精品。先生之爱藏乡,爱传统文化,昭昭之心,拳拳之意,日月可鉴。
  素常之日,至若春和景明,抑或雨雪霏霏,范先生深居书斋,以读耕为乐,一茶一饭,质朴简静。其书斋,藏书可谓富厚,名为本草庐者,缘公早岁曾行医于乡闾,又精深中医故耳。尝与范先生小聚而酌,其高妙洞见、精辟言辞,每有灵光闪现,多有齿香之言。一日闲话,先生曾言:大雅用大俗来阐释,容易切入根本。儒家擅长为帝王排座次,道家称炼丹可让帝王长生不老,佛家说修行保证帝王来世更幸福。儒道释都得到帝王认可,解决了不少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公常以短信发其感悟,乐与人分享。录一则云:从思维的角度讲,与其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不如说是筷子、毛笔、围棋、珠算。民以食为天,筷子两直,挟天入民口;毛笔直中寓柔,挥斥方遒;围棋圆中取方,白中寓黑;珠算直中寓圆,阴中寓阳。圆和直线总有一切点。纷繁世界尽显曲直方圆,亦尽在阴阳中。听其言而知其思之深邃,辞之精辟,令人大获迪启而陶醉忘忧也。读其文章,则目为之夺,神为之驰。想见其人,真瑰伟奇崛之士也。景仰之心,如望崇山大岳矣。
  盖人生世间,衣食壶浆,奔走营营,转蓬碌碌。观之飞禽走兽,虫蚁蝇蛾,抑或草木花实,蜉蝣天地,沧海一粟,其生万状,其致一也。即以物性观之,人之大欲者,食色性也,孰人而能免俗?然人之为人,乃在其灵性仁心。利欲所充者,奔走逢迎,机关用尽,何异行尸走肉耳。惟诗心独具者,歌吟号呼,天性未失,乃成奇士高人。其言范公乎?
  丁酉深秋于二爨堂
其他文献
逐流水而去的人  从树阴中走出,雾霭送了我一路  夕阳就在前方  隐隐有下坠之势  我不急,晚霞满天  今晚是个月盈之夜  星辰与我,只在咫尺之间  也是这样的一个夜晚  我与朋友在山脚拜别  他逐流水往南  群山蜿蜒,星光驱散了所有的阴影  我看到他体内溢出的光芒  现在,我独自进入山林  因为久居平原  身上还带有流水的气息  这让经过我的星光产生了迟疑  一度以为,我就是那个  逐流水而去的
期刊
乌 鸦  夜读阿信《那些年,在桑多河边》  读到他此般描述乌鸦:  “与一只乌鸦的隐疾对应,  我多年的心病,是不能陪它  一起痛哭。”  我曾在七月的清晨,在夜宿的庐山山顶  遇见过乌鸦(哦,不仅仅是一只)  它们盘旋在芦苇丛中,琉璃瓦屋顶  发出“啊,啊,啊……”的叫声  我从一场梦里惊醒,赤着脚  透过窗帘的缝隙,数了数  哦,一共有二十三只  体积庞大,羽毛光滑  那黑色的闪电,突如其来的
期刊
在英雄的年代  人们投奔战场  多少人倒在路上  也有人侥幸  未必衣锦还乡  有一处叫阳关的地方  写满乡愁,写满慷慨  写满情同手足的名字  就在回头的刹那  一生滚滚而来  就此别过的  何止千生万世  落日:西去的骑手  扯云天为旗  借大地之力  以敦煌为坐标原点  循环往复地演示  生命的布局  无处不在的苍茫中  每一个举头相望的人  都在唐朝,都叫王维  哪怕此刻已是未来  名 字
期刊
灵歌老头  你个糟老头子  老无所依  早晨,你推开门  一股子霉味  扑面而来  沾满污垢的枕巾旁  扔着一把掉完了漆的木吉他  木吉他啊!像个女人  丰乳肥臀,纤细的腰  你用手摩挲着她  就像一个十八岁的小伙  抚摸着爱侣的娇躯  当你的食指和拇指  捏住1.6毫米的塑料撥片  左手摁弦,右手划弦  你的眼泪夺眶而出  来自黑非洲苦难的歌谣  那身心疲惫之后  躺在南方种植场的叹息  一曲布
期刊
那面墙壁像个顽强的瘸腿老人  我像个孤儿  要拆迁的房子空了老人的心  你们在剥夺我们的记忆  城市里的老物件  像我们得了关节炎的膝盖  一动就疼  西六路的房子我种上了荷花  儿子也是一个怀旧的孩子  它空着,像我一个人的寺庙  供奉着孤独  很多时候,我在画中的荷花上  私设公堂,审问自己的每一根肋骨  我努力活得干净一些  努力在尘世的最后一刻体面而又尊严  时间被野草占据  我被我的身体
期刊
主办:陇东诗群(陇东诗群微信群陇东诗群微信公众平台)  时间:2018年2月4日晚8时至5日上午  地点:地球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诗经》故乡陇东  特邀主持:高凯  主持人:独化北浪  于坚,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云南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成名,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提示:阅读于坚《小镇》请链接XNLDXSYJY2015(语丝与象素微信公众号)201
期刊
原 谅  谈不上遭遇,只是经历  七月闪电,八月雷鸣  九月裹紧一片叶子  秋天埋葬的清贫和干瘪  源于偏袒——  一棵暮年的树对另一片叶子的偏袒  失重的心,卷入议论的洪流之中  一团淤泥陷入自身的僵持  徘徊,挣扎,喘气,闭目祈祷  一只鸟的哀歌  顺着杂草的脊背长在山坡  它用雾气阻挡清晰  用光芒折断思想  它告诉一片叶子,秋已变凉  原谅大地的苍茫和寂静  乌鞘岭腹地  一只狐狸,在雪地
期刊
丁酉七月十五  月光睡进阳台,像丝绸睡在水里  秋凉从四周缓慢坠落成汪洋  那些矮小的虫鸣声  似寻找针孔的丝线不停地分辨触碰  夜的广阔总大于多年前羞涩的眼神  忽想起春天走过的田野  那些曾经开满花的桃枝应该也在月光里  路过的风也在  矮小的篱笆和墓碑也在  石头上的青苔也在  树影浓密似故人  如果你不再爱我  燕山站在秋天的左边  银杏树落下白果  白发老人拿着布袋捡拾,脚步缓慢  弄皱
期刊
打 铁  医生说你缺钙  其实你缺的是铁  你看,你的断骨上  多了一根  钢铁之骨  你不但要长丰满的血肉  更要长出挺直的脊梁  要锻炼出铁的品性  锻炼成刀刃上的  一块好铁  在人生丛林里  披荊斩棘  孩子,一个男人的一生  就是打铁的一生  就是铁打的一生  就是用铮铮的钢铁  为自己打造  第二百零七块骨头的一生  磨 镰  为这一天  大人们等了一年  娃娃们等了一年  镰刀们也等
期刊
崇拜零  我崇拜零  崇拜一切归零的事物。我崇拜穿过  寒冷的负数地带  终于到达始发站的零——  一个着火的铁圈  有时,月亮那么远  我就舀这尘世无处不在的零  洗我肮脏的肉身——  我迷信洗去虚无,肉体还原为零  就会留下一具真实的灵魂  而漫长的宴会上,当他们践踏零,转而  又攀附着零  爬上头顶的云朵  自以为找到了大于零的所在  唯有我看见,那被他们弃之若敝屣的零  摞叠着,正变成一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