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委婉语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普遍现象,具有避讳、避俗、尊重、掩饰、幽默、创新、美育及群体标签等社会功能。中小学时代是加强委婉语意识培养和提升的黄金时期。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委婉语意识薄弱、用语失当以及这方面教育严重“缺位”的问题,中小学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系统地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同时家庭及社会也要积极配合,为养成中小学生委婉语的良好习惯创造有利条件。
  1.委婉语及其社会功能
  委婉语是在特定语境中,说话人针对可能引起消极心理反应的事物而有意运用的对这些事物的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它是文化传统的积淀,是社会群体和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尺。它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指出,“委婉语词(euphemism)在社会生活中是广泛而频繁地使用的。不论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在政治生活上,随时都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委婉语词。大概是为了说得好听一些、含蓄一些,在某种容易激动的或敏感的情况下,使人们容易接受。”[1]美国学者Hugh Rawson说:“委婉语如此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语言,以致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是那些自诩言谈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的。”[2]Enright对委婉语的作用也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说“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3]而相反,“适当的委婉说法,稳重而得体,礼貌又含蓄,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4]
  具体说来,作为一种使用得极为广泛而普遍的语言现象的委婉语,其社会功能大致有八个方面:
  首先,是避讳功能,即具有指称因为恐惧害怕而不敢直接言说的事物的功能。这是由远古时代原始初民由于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认知,产生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乃至恐惧,这样一种原始集体记忆而沿袭下来的。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自然界的神秘面纱一层层被揭开,人们在自然物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自然现象已能作出较为科学的解释,但由于传统的强大惯性力量,人们对神灵鬼怪、疾病凶杀偷盗等禁忌事物还是敬畏恐惧有加,不敢直接言说。因此人们多使用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其次,是满足避免粗俗,讲求礼貌,注重文雅等心理的功能。有些事物或现象,如果直接说出来,会使人尴尬、招人厌恶,或者使说话人显得粗俗无礼。出于礼貌,人们往往会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进行表达,以避免交际双方尴尬、窘迫,同时会给听话人留下含蓄、有礼的好印象。比如有关生理排泄、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生理行为、性器官和性行为、产孕等用语往往以委婉语代替。
  三是满足尊重他人、为尊者讳等心理的功能。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里讲到中国人的礼貌,实质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5]比如,对于生理条件不如意甚至有生理缺陷等情况的人,就会用一些委婉的说法迂回曲折地表达,尽量减轻或避免对他人的贬损和自尊心的伤害;对于像死亡这样的情况,也会用委婉词如“睡了”、“不在了”等来代替,主要出于对亡者的不舍之情或为了避免对亡者亲属好友造成情感上的伤害;甚至对于一些不被社会看好的职业,也会采取委婉说法(如把“捡垃圾的”称为“拾荒者”,把剃头匠称为“美发师”,把进城农民工称为“外来务工人员”等)。通过如此种种委婉手法,体现人文关怀,照顾他人情感,就能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心态、缓解矛盾等积极作用。
  四是掩饰及自我保护功能。委婉语掩饰功能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说话人所表达的“表面意义”和真实表达意图的不一致,它把直接表达可能会带来不良甚至可怕后果的事情说得比较含蓄隐蔽,使一些表达留有充足的后路或令人感到不那么唐突或者丑陋,从而起到隐蔽掩饰的作用。小到个人的社会活动,大到国家国际的政治、经济等领域,各种矛盾都催生了具有掩饰功能的委婉语的大量滋长。
  五是幽默功能。委婉语的使用往往能使语言表达妙趣横生、诙谐幽默。把自己或别人认为不好意思表达的话用开玩笑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表达心之所想的同时,使得言语轻松活泼,使气氛显得轻松。
  六是语言创新功能。新的委婉语很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新鲜感觉。如近年很流行的“造人”一词,意即“怀孕”、“生孩子”等,比原来的字面意义要丰富鲜活得多;再如以“放开尺度”等说法来委婉指称电影拍摄中演员的裸露表演,也给人以既新颖而又模糊的新鲜感觉。
  七是由于委婉语具有平丑抑恶、化俗为雅的功能与特点,使其兼备美育教化的功能。孙汝建认为:“社会通过禁忌对个体的言行进行导向,在个体教化行为规范的确立方面,通过禁忌社会接受家风民约及社会伦理的教化,并通过禁忌(包括语言禁忌)造就人的价值和行为取向。”[6]委婉语就是通过对禁忌事物作言语上的替代来实现教化的功能,使人们崇雅去俗,达到培养个体顺应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
  最后,委婉语还隐含社会标签功能。从个体来说,委婉语能够反映说话人的思想和语言的修养水平。从整体来说,委婉语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委婉语具有一定的社会标签功能。
  2.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委婉语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既然委婉语有如此强大的语言表达功能和社会功能,那么,增强公民的委婉语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而鉴于中小学生的特定年龄阶段,中小学生委婉语意识以及相关教学培养的现状,我以为,对于中小学生的委婉语意识的教育和养成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首先,就中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言,这是语言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段,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自然也就是集中体现语言能力和内在素养的语言使用——委婉语的意识形成和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成员的全面的、整体的素养,基础在于中小学阶段。中小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大等特点,是身心发展的最好时期,是内在素养的重要定型期,为此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个阶段。全面素养的提升,首先得从语言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着手。而委婉语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恰恰是语言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和有效途径。通过在思想观念、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都尚未定型的中小学生时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持之不懈地开展委婉语的教学、引导和训练,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另一方面,由语言素养的提高进而对他们的精神层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塑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目前中小学生的委婉语意识薄弱、用语行动失当以及教育引导的严重“缺失”状况,实在令人堪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高度警觉。
  我们中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甄别好坏能力的缺乏,容易模仿他人的言语行为,容易受社会上不良语言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说话毫无顾忌,言语粗俗不堪,甚至存在语言暴力倾向。一位记者经过采访调查多名中小学生,结果发现,由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耳濡目染,家庭环境(主要是家长的不文明用语)的不良影响,以及喜欢标新立异的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们大量地存在委婉语意识薄弱、用语行动失当的问题。一位老师反映,很多学生在发生争执、或者相互嬉闹时,往往脏话脱口而出。还有些学生在同学录上写下诸如“希望你死得很惨”、“最好我能砍死你”等留言。而类似于“我毙了你、”“操”、“王八蛋”及“瘪三”之类的骂语也常常出自学生之口。
  面对目前中小学生用语的种种不良现象,作为教育前沿的中小学校,又存在教学引导上的严重“缺位”,没有一套有系统的、科学有效的语言引导和用语纠错的机制,没有办法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没有有效地使学生知道哪些话不可乱说,知道哪些词语会伤害他人感情和自尊,知道哪些话题应该忌讳等等,而是听任学生语言行为的自由发展,这就无意间成了中小学生委婉语意识薄弱、用语行为失当的一个“推手”,更加凸显了我们在这方面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3.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委婉语意识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委婉语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和思想素养呢?通过综合分析中小学生这方面语言行动产生的诸多根源,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材规划上适当增加委婉语教学内容及与委婉语相关的文化内容。我们可以遴选一些语言优美内容健康的阅读材料,作为学生的课文或课外读物,逐步扩大学生的文化认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材料,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接触不同的文化,真切感受与文化相关的语言现象与文化习俗,并且有意识地了解一些常用的禁忌话题和委婉表达方式。
  二是在中小学课堂中注意委婉语的教学和引导。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委婉语俯拾即是。如汉语里有很多由具有较强民族特色的比喻、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等生成的委婉语以及一些新生的委婉语等,其字面意义大多不同于实际意义,而如果望文生义的话则往往会使得理解产生语义及感情色彩的偏差。如果教师能在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委婉语的用法,通过对委婉语的观察研究来剖析异彩纷呈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心理,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修辞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及交际能力。
  三是中小学教师自身要提升委婉语意识,注重言传身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极容易影响学生的语言习惯。现在有的教师委婉语意识比较薄弱。2009年12月22日《现代快报》上披露了一位物理老师的作业评语,充斥着老师批改作业的污言秽语,如“没脑子”、“恶心!你求的是什么?”、“真牛B!”、“牛B”等。这些不文明用语,一方面造成对学生心灵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生的语言风格。相反,有的教师非常注意措辞,如对学习差的学生,避开“笨”、“迟钝”等刺耳的“恶语”,而委婉地以“潜力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等表达加以替代,不伤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反而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用委婉语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如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时,用“有没有更好的答案”等来鼓励引导学生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好处。作为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委婉语意识并躬体力行,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和示范。
  四是课余多开展社交实践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委婉语训练,以促其增强意识、提高技巧。首先要具备委婉语意识,增强对这种表达方式的敏感度。有了一定的委婉意识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这就不仅需要注意场合与对象,还要注意委婉的分寸,注重对委婉度的把握。但无论是委婉语意识还是技巧,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加强和巩固,都要在“实战”中不断增强意识、提高技巧,直至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
  五是中小学生委婉语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还有赖于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很多孩子都是从家长那里沾染一些不良的语言习惯的。作为家长,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修养,还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纯净的语言环境,教导孩子自觉抵制不洁语言的影响。社会也应有意识地减少电视网络、报刊读物及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污染,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语言生活空间。
  当然,凡事不可过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委婉语意识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对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禁忌话题和词语,不可过分要求学生追求委婉而丧失现代意识;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适度原则。言辞太过直白,容易显得说话人粗俗无礼;但是太过委婉,甚至在不需要委婉的时候也采用委婉,就容易给人矫揉造作之感。语言使用的最高境界,在于得体自然。如果不看场合一味求雅,也是不可取的。
  
  注释: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7页。
  [2]Hugh Rawson: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New York:Crown Publishers,1981, p326.
  [3]Enright:Fair of Speech:The Uses of Euphem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113.
  [4]贺国伟:《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6]孙汝建:《修辞的社会心理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张永奋,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本文编校:郑利玲
其他文献
激趣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实现学生对语文学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然而新课标施行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目标。  首先,教学方式方面单一陈旧。虽然很多时候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或是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实质上同满堂灌异曲同工,成为满堂灌。  其次,片面追求形式,忽视效果
期刊
陈孟昕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首先欢迎孙克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办展,孙老师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在美术理论方面更是鼎鼎大名,而且,他还兼任中国画艺委会的秘书长,是多届全国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语文素质自主构建的课堂结构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明确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極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呢?首先,在每节课开始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看清、记住。其次,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
期刊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以高速而诡异的方式发展着,社会的角角落落均争着以崭新的姿态拥抱全球化的世界。现在的孩子都称父亲为老爸,谁要是喊父亲,倒是被认作怪胎;而时间倒推六七十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以患者为中心治疗”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  罗杰斯在治疗中强调治疗者应对患者持温暖、友善和积极的态度,保持和谐融洽的气氛,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人格改变的关键条
期刊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语文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现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些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并赋予适当的情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
期刊
陈孟昕(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以下简称陈):很荣幸请到韩喜增先生来我院举办展览,看了展览后我有这样的感受,韩老师是很纯粹地在做学术研究.他在民间美术相互融合方面进行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进入高二年级已经快一个月了,同学们普遍感觉目前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大,所以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那么,语文学科老师多讲好还
【摘要】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结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主要从加强指挥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监督系统、制度保障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诊断系统、素质拓展系统建设等八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建设,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和谐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系统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笔者学习河南省西峡一高语文教师提出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打破高中语文课堂传统教学框架,引入“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教学流程,并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进行例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模式。  一、设疑自探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设疑自探”环节,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其中,“设疑”是为了解疑,先让学生生成疑问。教师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