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关键信号受体调控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番茄红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OLO16细胞关键信号受体调控的影响。

方法

COLO16细胞分为0(对照组)、5、10、15、20、25 μmol/L番茄红素6个处理组,处理24 h后进行LDH实验确定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根据LDH分泌量确定细胞死亡水平,选取番茄红素对细胞作用的安全浓度信号受体表达量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关键信号受体蛋白表达水平。使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ukey Multiple Comparison和Brown-Forsythe(B)检验方法。

结果

5、10、15、20、25 μmol/L番茄红素处理COLO16细胞24 h后,25 μmol/L组细胞死亡率和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3.116,P < 0.05),选取5、10、20 μmol/L三个浓度番茄红素处理COLO16细胞24 h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 < 0.05),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而维A酸受体、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5、10、20 μmol/L番茄红素处理HaCaT、HEK细胞24 h后,HaCaT细胞和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磷酸化水平和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番茄红素可降低COLO16细胞活力,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活化,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这种效应可能有肿瘤细胞特异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菌落PCR在快速鉴定头癣病原菌中的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儿童头癣病例17例,采用菌落PCR技术检测病原菌,同时与常规PCR及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菌落PCR应用于头癣病原菌鉴定的可靠性。结果17例儿童头癣患者临床标本经培养收集菌种、菌落PCR均扩增成功,从断发或皮屑标本中取材至DNA模板制备成功耗时(3.82 ± 0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周期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黑素瘤A375细胞,经不同浓小檗碱(20、40、60、80 μmol/L)处理48 h后,采用qRT-PCR检测miRNA-582-5p及其靶基因CDK1 mRNA的表达,以及miRNA-188-5p和其靶基因CDK2、Cyclin D1、Cyclin A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
目的探讨Dectin-1受体在源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巨噬细胞样细胞吞噬白念珠菌中的作用。方法以THP-1巨噬细胞样细胞为靶细胞,siRNA靶向下调Dectin-1受体表达,并与热灭活白念珠菌共培养,通过荧光显微镜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白念珠菌的吞噬作用。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胞转染siRNA-Dectin-1后,Dect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小鼠RAW264.7细胞Toll样受体(TLR)2表达、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用灭活痤疮丙酸杆菌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株产生炎症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不同浓度ALA孵育细胞,并予16 J/cm2红光照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
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皮肤镜和VISIA皮肤检测仪在评估综合疗法治疗黑变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黑变病患者6例,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即避光、防晒、保湿,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次,每3天1次,连续使用8次,口服氨甲环酸片0.25 g每日2次、维生素E 60 mg/d、维生素C 0.1 g/d、自制中药,外用氢醌乳膏
期刊
目的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皮损中组织蛋白酶L2(CTSL2)表达及活性,观察SK皮损中黑素小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CTSL2对黑素小体降解的影响。方法2016年1- 8月招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SK患者20例,取患者皮损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其中15例用HE染色、Fontana-Masson嗜银染色观察黑素颗粒分布,透射电镜(TEM)观察黑素小体超微结构变化,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检测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CD1)及其配体,以及下游NF-κB的表达。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9例GPP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PBMC中总RNA,应用逆转录PCR检测PDCD1、PD-L1、PD-L2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例GPP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