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会计诚信,其最低标准应为法律的规定,也就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系列与诚信有关的要求。最高诚信标准除了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还包括行业自律等比较丰富的内容。会计诚信缺失等问题可以从一种新视角来考虑问题,即从人财物等角度来分析,可以包括如何提高人的水平,完善处理会计事务的必要设备和技术,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机制等对策研究。
【关键词】会计;诚信;新视角
一、会计诚信含义的探讨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诚信的解释是:“诚实,守信用”。而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因此,诚信与和约定相联系的,有什么样的约定就会有什么样的诚信问题。而约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规范,包括了法律的规定、道德的准则和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等形式。
通说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濟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为,关于会计诚信的探讨主要应围绕着会计的有关经济活动,包括核算、监督和管理等事项,检查其是否符合有关的约定,也就是本文上面所提到的三种情况。
从主体来分析,会计诚信实质上包括了会计单位的诚信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问题。两者的诚信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仅强调会计人员的诚信,或者仅强调会计单位的诚信问题均是不可取的。
二、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会计诚信问题,首先要确立一个标准,笔者认为其最低标准应为法律的规定,也就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系列与诚信有关的要求。最高诚信标准除了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还包括行业自律等比较丰富的内容。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有认为是编造假账,唯领导是从,信息错置,内外两套账等问题,并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利益驱使、失信成本低、独立性不足、监管不力,社会风气恶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等。[1]也有把作假作为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问题,并把其产生的根源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包括政府、股票市场、投资者、银行、单位内部管理层;二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即有关单位;三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中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最直接的生产者。在我国,一般会计人员因为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要么无法实施,要么在实施时大打折扣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会计信息的监管者。[2]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会计诚信的缺失。
综合目前各种情况来看,会计诚信问题围绕着信息真实性进行。从一些会计诚信的案例来看,作假是一个主要的方面。例如,2001年出现了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2001年12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年度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实施质量检查的结果,在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真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大71.43亿元。可见我国的会计造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但是在国外亦同样如此,例如在2001年底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后来的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则引发了一场严重的会计危机。其根本原因除了利益驱使外,逐步下滑的会计职业道德以及监管的不力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案例的标准,还主要是以法律准则为标准的,因此当前会计诚信问题主要以是否自学遵守法律的规定为主要标准。在我国,则以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为标准。例如,我国《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这些内容可以看作是我国现阶段对会计诚信的最基本的法律要求。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会计诚信的缺失,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投资者利益,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3]为此,需要探讨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如何维护对会计的诚信要求,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的真实性是第一要求。为了做到这一点,学者们从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监管,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净化从业环境等。这些观点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会计诚信缺失等问题解决的对策。但是,本文欲从一种新视角来考虑问题,即从人财物等角度来分析,可以有以下对策:
一是如何提高人的水平。这包括一个机构负责人员的水平以及所在机构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其中,机构负责人是否具有会计信息质量为第一的理念非常重要。因为机构负责人对所在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既有领导权,也有监督的权利,在权力和利益的驱使下会计从业人员很难说不会屈服于这些压力或利益,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包括了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财政管理水平等内涵,应当综合考虑。法律素质包括了对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知晓和理解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包括了行业自律、诚实信用等;而文化素质除了学历高低外,还包括了一个的涵养、学识和处理会计事业的能力等等;财政管理水平则主要包括前述提及的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处理会计事务的必要设备和技术。会计信息质量,除了人的因素外,物的因素也很重要。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现代会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使用,那么信息只能处于原始的传递和处理状态。[4]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会计信息的安全,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在使用计算机存贮和传递过程中能够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控性。在这中间引入电子签名等信息安全手段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三是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机制。我们常常说要坚持公平和正义,而公平和正义首先要体现在程序上,也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在程序就应当是平衡的。这就要求在机构的结构设计上,业务处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两条线各自独立进行,互不干扰,以此达到平衡的目的,从而较好地控制会计的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苗旺臻:会计诚信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23期
[2]孟凯:关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现代会计,2005年第5期
[3]王光辉、刘倩: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价值工程,2010年第32期
[4]朱明:行政信息及其教育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关键词】会计;诚信;新视角
一、会计诚信含义的探讨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诚信的解释是:“诚实,守信用”。而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因此,诚信与和约定相联系的,有什么样的约定就会有什么样的诚信问题。而约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规范,包括了法律的规定、道德的准则和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等形式。
通说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濟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为,关于会计诚信的探讨主要应围绕着会计的有关经济活动,包括核算、监督和管理等事项,检查其是否符合有关的约定,也就是本文上面所提到的三种情况。
从主体来分析,会计诚信实质上包括了会计单位的诚信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问题。两者的诚信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仅强调会计人员的诚信,或者仅强调会计单位的诚信问题均是不可取的。
二、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会计诚信问题,首先要确立一个标准,笔者认为其最低标准应为法律的规定,也就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系列与诚信有关的要求。最高诚信标准除了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还包括行业自律等比较丰富的内容。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有认为是编造假账,唯领导是从,信息错置,内外两套账等问题,并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利益驱使、失信成本低、独立性不足、监管不力,社会风气恶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等。[1]也有把作假作为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问题,并把其产生的根源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包括政府、股票市场、投资者、银行、单位内部管理层;二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即有关单位;三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中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最直接的生产者。在我国,一般会计人员因为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要么无法实施,要么在实施时大打折扣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会计信息的监管者。[2]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会计诚信的缺失。
综合目前各种情况来看,会计诚信问题围绕着信息真实性进行。从一些会计诚信的案例来看,作假是一个主要的方面。例如,2001年出现了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2001年12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年度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实施质量检查的结果,在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真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大71.43亿元。可见我国的会计造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但是在国外亦同样如此,例如在2001年底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后来的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则引发了一场严重的会计危机。其根本原因除了利益驱使外,逐步下滑的会计职业道德以及监管的不力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案例的标准,还主要是以法律准则为标准的,因此当前会计诚信问题主要以是否自学遵守法律的规定为主要标准。在我国,则以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为标准。例如,我国《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这些内容可以看作是我国现阶段对会计诚信的最基本的法律要求。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会计诚信的缺失,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投资者利益,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3]为此,需要探讨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如何维护对会计的诚信要求,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的真实性是第一要求。为了做到这一点,学者们从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监管,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净化从业环境等。这些观点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会计诚信缺失等问题解决的对策。但是,本文欲从一种新视角来考虑问题,即从人财物等角度来分析,可以有以下对策:
一是如何提高人的水平。这包括一个机构负责人员的水平以及所在机构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其中,机构负责人是否具有会计信息质量为第一的理念非常重要。因为机构负责人对所在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既有领导权,也有监督的权利,在权力和利益的驱使下会计从业人员很难说不会屈服于这些压力或利益,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包括了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财政管理水平等内涵,应当综合考虑。法律素质包括了对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知晓和理解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包括了行业自律、诚实信用等;而文化素质除了学历高低外,还包括了一个的涵养、学识和处理会计事业的能力等等;财政管理水平则主要包括前述提及的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处理会计事务的必要设备和技术。会计信息质量,除了人的因素外,物的因素也很重要。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现代会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使用,那么信息只能处于原始的传递和处理状态。[4]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会计信息的安全,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在使用计算机存贮和传递过程中能够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控性。在这中间引入电子签名等信息安全手段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三是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机制。我们常常说要坚持公平和正义,而公平和正义首先要体现在程序上,也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在程序就应当是平衡的。这就要求在机构的结构设计上,业务处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两条线各自独立进行,互不干扰,以此达到平衡的目的,从而较好地控制会计的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苗旺臻:会计诚信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23期
[2]孟凯:关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现代会计,2005年第5期
[3]王光辉、刘倩: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价值工程,2010年第32期
[4]朱明:行政信息及其教育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