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美国西部来探奇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ly198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起春天山花烂漫的生机勃勃,夏日旖旎壮丽的海岸风情, 冬季的美国西部似乎少了些夺目的色彩与诱人的美景。但我们的踏雪观光之旅,却也开启了一部美丽“冻”人的风光探索大片, 并把那些西部旷野间古老的故事带回温暖的家,在火光荧荧的壁炉旁轻声讲述。
  从黄金到硼砂——“死亡谷”探奇
  从旧金山一路向南,我们沿着仿佛永无止境的莫哈韦沙漠公路行驶,从旭日东升到晚霞满天,只有沙漠中粗犷的砂丘石砾与倔强生长的“骆驼刺”伴着我们这一路孤寂。我们此行,要从探索那片神秘的“死亡之谷(Death Valley)”开启。
  
  第二天,当我们终于面对被誉为“北美三最(最干,最热,最低)”的“死亡谷”真容,眼前的荒漠震撼令我瞬间感觉穿越史前。延绵的群山好似千万年沉睡的老者,静止在这广袤无垠的世界里。那深深的沟壑是岁月在他脸上镌刻的线条,是时间的轨迹,生命的年轮。山虽无言,然非无声,耳畔呼呼作响的风声便是他梦中的呢喃。蜿蜒起伏的山脉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神秘莫测的色彩。或黛黑如墨、或绛紫青蓝、或赤红如血、或金光闪耀……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仿佛打翻了颜料盘,率性将重彩浓抹,一气呵成。大千造化,令人叹为观止!
蜿蜒起伏的山脉,或黛黑如墨,或金光闪耀

  低下头,我看到脚下干涸的湖床上清晰地分布着长长的轨迹,好似在大地上划下一道道神秘的划痕,轨迹的末端是大小不一的石砾。这便是坊间传说中的冬日奇观——“会走路的石头”。因为冬季的“死亡谷之夜”异常寒冷,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在地表结成薄冰,在强劲的荒漠大风吹动下,岩石就能轻而易举地“漂移行走”。
  “死亡谷”这个惊悚名字的来历,要从1849年的加州淘金热说起。我们从马克·吐温的自传体小说《苦行记》中,可以真切感受到那段疯狂投机的岁月。“每只眼睛里闪烁着狂热和紧张的光辉,每个脑袋里翻腾着发财的宏伟蓝图,每个胸膛中激荡着巨大的希望……我们激动万分,为幸福所陶醉,被未来的幸福压得喘不过气来,高傲地同成千上万不知道我们那些神奇的山谷的人交往。虽然我们还欠着屠夫的账……”
站在北美最低级点,远处的青山巍峨壮丽,地面仅有的一点点湖水平如镜面,倒映着白云

  于是,无数怀揣淘金梦的人们经犹他州的盐湖城,翻越内华达山脉进入加州。但有一队篷车因错过最佳季节,只得更改路线,企图把这里作为前往加州的快捷穿越方式。然而,就像马克·吐温对内华达州寸草不生的荒漠描述“连鸟儿飞越这里都要自带干粮”,在这片年降雨量仅比撒哈拉沙漠稍多,夏季最高温为57℃的“火焰山谷”,因其地势险恶,绝路无生,探险者们葬身谷底,化为灰烬。我不禁慨叹脚下的这片不毛之地吞噬了多少生命,无边无际的岩石砂砾下掩埋了多少白骨。只有巍峨群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庚。
  “向上!282英尺(85.5米),抵达海平面。”抬头仰望环绕的苍山,赤色山坡上标注着海平面标志。如果说,刚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我“荡胸生层云”,那么此刻站在北美洲最低点,则别有一番奇趣。300万年前,由于地球重力将地壳压碎成巨大的岩块,“死亡谷”地区部分岩块突起成山,部分倾斜成谷。直至冰河时代,排山倒海的洪水淹没整个盆底,又经过日复一日火焰般烈日的蒸熬酷晒,这个太古世纪遗留下来的大盐湖终于干涸。如今展露在天地间的“死亡谷”,曾经的沧海化为一望无垠的盐碱地……因湖水盐度过高不能饮用,故被称作“恶水盆地(Bad Water Basin)。”
  我俯下身仔细观察脚下的盐地,雪白粗大的六角蜂窝状结晶附着在焦黄的沙地上,仿佛二者已融为一体。瞬时我头脑里有个奇怪的想法,想尝尝这盐砾是何种滋味,但很快放弃了这个冲动冒险的念头。
  我想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者、作家爱德华·艾比在其作品《死亡谷》中写道:“我们下降穿过边界峡谷和地狱之门,进入海平面以下的地狱。海面以下没有盐水只有热量,光的波纹微微地闪着光,风如同龙吐气一般炽热而又猛烈……在这片死寂之地,最死寂也是最美丽。”
  被誉为人间活地狱的“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航测统计,这里繁衍着300多种鸟类、20余种蛇类、17种蜥蜴,以及1500多头野驴。它们或飞、或爬、或跑、或卧,好不自在。时至今日,谁也弄不清为何死亡谷对人类如此凶残,却对动物如此仁慈。
  说到野驴,又引出了探险者的另一段故事。当这片不毛之地吸引了更多的探险者,有人在谷底奇迹般地发现了矿物质——硼砂。如今硼砂稀松平常,在当年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尤其是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之一,市场价值曾超越黄金。过去美国电影放映前加播的广告中,常有美女卖力推销肥皂的画面。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探险者们翻越山谷、穿越沙漠,用生命的代价终于开拓出一条开采、运输硼砂的通道。因每个运输队由2匹马和18只骡子组成,为感谢这些劳苦功高的骡子,该道路被称为“20只骡子路”。我们参观了当时开采、运输工具的专辟展区,深感成功之不易。
  “死亡谷”,这个世界上五大危险地之一的死亡之谷,终于成就了探险家们的第一桶“金”。
  科罗拉多河的杰作——美国大峡谷
  冬游美国大峡谷,确实是个非典型性挑战。但我们也因此领略了大峡谷鲜于示人的非常态,见证了一个白雪皑皑、美丽“冻”人的世界奇观。   迎着凛冽的寒风,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积雪覆盖的步行道上,好似虔诚的行者,去探寻一片未知的圣地。而当蔚为壮观的大峡谷赫然呈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令我们惊艳不已。
在雪后初霁的艳阳下,大峡谷变幻着炫目的色彩

  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大峡谷形成于滔天洪水。上帝将人类化为鱼鳌,才幸免于难。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至今不食鱼鲜。事实上,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600万年来,发源于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的科罗拉多河水,夜以继日地咆哮奔腾,有时如怒涛般激荡,有时如锯齿般侵蚀,开山劈道与平流迂缓相承,激流翻卷与万马奔腾相生,而在其流经亚利桑那州的凯巴布高原时,更以所向披靡的惊人铁笔,雕刻出千沟万壑、壁立千仞的“峡谷之王”——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美国大峡谷。
  素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的大峡谷,全长446公里,最深处1.6公里(近似于500层楼的高度),最宽处13公里。约有1/3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峡壁上,谷底的岩石大约经历了20亿年的岁月变迁,那是地球年龄的一半。
  眼前的大峡谷,在雪后初霁的艳阳下,变幻着炫目的色彩:一片片铁红层林尽染,一团团黝黑错落有致,一方方深褐星罗棋布,一块块鲜红点缀其间……峡谷的颜色因岩石种类、风化程度、时间演变,以及所含矿物质的不同,演变出五色斑斓的色彩,神秘莫测,气象万千。更有那一簇簇洁白无暇的雪花飘落在漫山遍野,将峡谷的层层缝隙勾勒出清晰的边缘,好似万卷诗书层层叠叠。刀削般的悬崖峭壁在凛冽的寒风与冰雪间,更显硬朗陡峭、傲骨铮铮。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仁者无敌,行者无疆。”我暗自惊诧于《金刚经》的文字阐述竟与美利坚的大峡谷之风骨如此契合。也许,这便是宇宙轮回,天道合一之境界吧。
  在大峡谷游客中心,我看到一张老照片和一艘仿制的旧船。时光穿越到1869年,美国著名探险家、独臂炮兵少校约翰·卫斯理·鲍威尔(John Wesley Powell),率领9人远征舰队,乘4艘满载10个月物资的小船,从未经勘探的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航行到大峡谷谷底。他将一路上惊险万状的经历,写成游记广为流传,并首次将这片奇特地貌的峡谷命名为“大峡谷”(Grand Canyon)延用至今,替代旧称“大的峡谷”(Big Canyon)。这次历险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注意,于1919年建立了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
  说起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立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甬道旁,斯蒂芬·马瑟(Stephen Tyng Mather,1867年7月4日~1930年1月22日)的纪念铜碑引起了我的注意。前文提到一些探险家在死谷获取了堪比黄金的硼砂而大发其财,这当中的百万富翁斯蒂芬·马瑟,却以一种超前的理念回馈这片土地。作为崇尚自然资源保护的先驱者,他提议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机构,负责全美所有国家公园的管理。在他的倡议与不懈努力下,1916年经威尔逊总统签字批准与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国家公园服务机构(National Park Service)正式挂牌成立。
  “作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奠基人,斯蒂芬·马瑟制定并建立相关政策,哪些领域将得到发展,哪些领域为子孙后代保存不受损害……他所做的一切,带来的益处将永远不会结束。”
  近100年来,在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下,美国大峡谷在环境保护方面卓有成效。加之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令这里成为大量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之地。不仅有200余种鸟禽,60余种哺乳动物和15种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在此安家,在谷底的法顿牧场与相距90公里,海拔3500米的圣弗朗西斯科峰之间,既是亚热带植物,也是寒带植物的生长区。仙人掌、罂栗、云杉、冷杉等植物在此和谐共生。
  虽然酷寒的天气令我们无缘尝试大峡谷公园内的山泉水直饮,但我却期待明年春暖花开之季,再次与大峡谷来一场亲密接触。
其他文献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期刊
万物之所以繁衍生息,靠的就是水的滋养与哺育,作为生命之源,水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元素,更是自然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了水,就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生活,有了“潮平两岸阔”的宽广胸怀,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大气磅礴。于是,在水的滋养下,树木愈发青翠,青山愈发挺拔,生命也愈发灵动。波澜壮阔的大海、静美如画的湖面、潺潺流淌的小溪都是我们常见的美丽水景,而更令我们大为惊
期刊
黑代表神秘,未知,沉重,永恒的沉默;白代表公正,纯洁,超凡,无尽的可能;灰介于两者之间,隐蔽一些,内敛一些,朦胧一些,低调一些。  黑白摄影,讲究明暗、影调、对比、黑白灰的关系,黑白摄影作品以其丰富的层次感,突显出大自然最本真的神韵,充满着独特的表现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花间梦(昙花) 古陶/摄亮翅(阿穆尔隼) 张守玉/摄乘风兴浪(蜉蝣) 王超/摄王者之战(秃鹫) 龙文兵/摄
期刊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在这大雪纷飞的季节,我特地跑到黄山去看那冰雪世界。  隆冬腊月,黄山脚下阴着天,滴雨未下。可是当我们乘坐的缆车升至黄山半山腰时,只见四周全是浓雾,缆车玻璃上沾满了水珠,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楚。到了终点,走出缆车房,地上、树上全是积雪。这被浓雾陪伴的黄山雪究竟与别处的雪有什么不同,值得人们千辛万苦地去看呢?其后我才知道,令人神往的其实不在雪
期刊
在公园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种黑褐色有白斑的鸟类在草坪上寻找食物,它就是喜鹊。喜鹊毛羽丰满,线条流畅,姿态优雅。公园里的喜鹊并不像野外的喜鹊那样怕人,对于人类的友好注视,它们通常不以为意,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只见它们脖颈轻探,继续在草坪上觅食。那气定神闲的样了,让人莞尔。    喜鹊也叫鹊、客鹊和干鹊,它的分类层次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目、雀形目、鸦科、喜鹊属、喜鹊种,属于留鸟。除南极、南美洲外
期刊
期刊
“丝绸之路”上的葱岭古道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是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交汇处,又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中道汇合之地,古丝绸之路中国路段的终点。大唐高僧玄奘和东晋高僧法显取经途中都曾到过这里。  12年前,我曾自驾环游新疆,从喀什前往塔县走过这个路段,那时纯净的帕米尔给我带来深深的震撼,薄纱下牧羊女的面孔使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一次刚刚进入南疆的“火焰山”就赶上修路,碎石山路崎岖难行,“马
期刊
闲暇之余必须要去的地方,非海边莫属。不过,你应该也有感觉,想要拍好一张海景作品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本篇分享给爱去海边的摄影玩家一些实用的拍摄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海景拍摄有所帮助。  摄影界有这么一个名词,叫作Magic Time,也就是拍什么东西都能很好看的“神奇时间段”。而这个神奇的时间段,基本上就是在说日出前和日落前的时间。拍摄海景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日出前和日落前的大海是最美的时刻。拍摄过海
期刊
地球上虽然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之说,但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近几十年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 水、旱灾害愈演愈烈,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又是极其不均衡的。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
期刊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少年来,每当我听到歌手朱哲琴,用她那清纯的嗓音演绎这个真实的故事时,依然会唤起我内心无法抑制的感动。在那娓娓的诉说和忧伤的歌声中,不仅多了一份对那位为救受伤的丹顶鹤而消失在沼泽里的养鹤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