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10-01
一 素质教育的概念
当前社会已经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生产要素,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科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拥有人才的数量,将直接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能否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直接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素质教育,也愈来愈被更多的教育者所重视。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教育,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的教育,使这几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目标的实质,就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教育条件,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道德、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全面的素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态势。所以,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要把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加强和重视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创新教育。
二 进行素质教育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修为。它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影响而形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职业道德是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后重要的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基本点要围绕诚信和服务意识,要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注重诚实守信,为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成功的基础。正确的舆论引导主要包括价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制定并实施各项保证责任感形成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有利于责任感培养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此外,教师本人应具有责任感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认真搞好教学,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以此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培养。
2.教学方法的变革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长实行教学,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可以多开设选修课,增加实践课,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应结合社会所需,增设一些综合课和新兴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外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特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第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环境,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计划地开展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及各种能力锻炼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3.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他们来说,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将来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不被淘汰。因此,素质教育应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首先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只有提前预习新知识,才能知道自己哪一个知识点不明白,从而到教师讲解时才能更加用心听,从而弄清楚新知识。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其次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再次,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和时间。自学能力是在自学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只有通过自学,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每一位师生努力的方向。教师应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实效及学生的能力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10-01
一 素质教育的概念
当前社会已经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生产要素,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科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拥有人才的数量,将直接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能否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直接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素质教育,也愈来愈被更多的教育者所重视。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教育,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的教育,使这几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目标的实质,就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教育条件,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道德、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全面的素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态势。所以,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要把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加强和重视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创新教育。
二 进行素质教育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修为。它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影响而形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职业道德是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后重要的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基本点要围绕诚信和服务意识,要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注重诚实守信,为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成功的基础。正确的舆论引导主要包括价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制定并实施各项保证责任感形成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有利于责任感培养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此外,教师本人应具有责任感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认真搞好教学,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以此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培养。
2.教学方法的变革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特长实行教学,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可以多开设选修课,增加实践课,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应结合社会所需,增设一些综合课和新兴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外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特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第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环境,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计划地开展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及各种能力锻炼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3.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他们来说,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将来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不被淘汰。因此,素质教育应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首先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只有提前预习新知识,才能知道自己哪一个知识点不明白,从而到教师讲解时才能更加用心听,从而弄清楚新知识。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其次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再次,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和时间。自学能力是在自学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只有通过自学,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每一位师生努力的方向。教师应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实效及学生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