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加强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人为根本,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道路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2%,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7385亿元。围绕推进区域创新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确立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
四川是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创新之路就是四川发展之路、富民强省之路。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提出“抓科技就是抓先进生产力,抓创新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科技发展纳入目标管理,作为领导班子和“一把手”业绩考察的重要依据。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去年省级财政投入增长30%。党中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后.省委、省政府于去年9月及时召开全省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决定》。坚持把科教兴川战略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大力推动高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力争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建成西部经济强省。
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构建区域创新发展的带动龙头
四川有普通高等院校72所,科研院所184个,两院院士57人,在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核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成都、德阳、绵阳等地高科技优势突出。我们着力建设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此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抓了三个重点:一是建设绵阳科技城。在科技部等11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长虹、九洲等优势企业和中物院等科研单位,着力构建军民结合的自主创新基地。去年,科技城获得重大科技成果210项,完成863、973计划项目30多项.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5%。二是建设成都高新区。建成了以8个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为骨干、23家民营科技孵化器为主体的孵化器群体.入孵企业1300多家。加强了IC设计、软件、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等国家产业化基地建设,成长了一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川大智胜公司自主开发出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系统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带动了高新区快速发展,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60%以上。三是建设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自主研发,积极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重公司热连轧机组实现我国重装产品首次出口欧美,东电公司开发出国产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川油宏华公司研制的数控变频电动石油钻机出口到美国等国家。目前,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初具规模,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50%: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近三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区域创新发展的特色产业
四川资源丰富,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靠科技创新。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放在推动优势资源开发上,增加资源附加值,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一是加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世界最大的钒钛新材料基地。成功研发钒氮合金,打破了国际技术权威关于我国不可能实现的断言;掌握氯化法钛白生产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联合技术封锁。去年攀钢集团钒钛产业销售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力度,着力壮大优质粮油、畜牧、果蔬、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林竹、水产、茶油、桑茧丝、花卉等特色产业。去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43户.实现增加值约占全省工业的20%。通过技术创新,饮料食品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我省猪肉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40%,白酒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利税占四分之三。三是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强做大中医药产业。积极推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组建了国家中药安全l生评价、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等7个研发中心。近年来,有78个中药新药获准生产,80多个中药新药获准临床试验。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激发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
四川是人口大省,人才汇集。我们着眼于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重点抓了政策引导、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并制定了24个配套文件。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转换科研院所内部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多种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对9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分别重奖了50-100万元。去年12月隆重表彰奖励了10名“杰出创新人才”。狠抓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施星火富民工程和农民工培训工程,近两年培训了1000万人次,人力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在我国迈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非常英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和这次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成功经验,以加强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努力把四川的工作做得更好。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2%,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7385亿元。围绕推进区域创新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确立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
四川是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创新之路就是四川发展之路、富民强省之路。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提出“抓科技就是抓先进生产力,抓创新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科技发展纳入目标管理,作为领导班子和“一把手”业绩考察的重要依据。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去年省级财政投入增长30%。党中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后.省委、省政府于去年9月及时召开全省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决定》。坚持把科教兴川战略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大力推动高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力争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建成西部经济强省。
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构建区域创新发展的带动龙头
四川有普通高等院校72所,科研院所184个,两院院士57人,在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核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成都、德阳、绵阳等地高科技优势突出。我们着力建设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此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抓了三个重点:一是建设绵阳科技城。在科技部等11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长虹、九洲等优势企业和中物院等科研单位,着力构建军民结合的自主创新基地。去年,科技城获得重大科技成果210项,完成863、973计划项目30多项.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5%。二是建设成都高新区。建成了以8个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为骨干、23家民营科技孵化器为主体的孵化器群体.入孵企业1300多家。加强了IC设计、软件、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等国家产业化基地建设,成长了一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川大智胜公司自主开发出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系统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带动了高新区快速发展,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60%以上。三是建设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自主研发,积极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重公司热连轧机组实现我国重装产品首次出口欧美,东电公司开发出国产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川油宏华公司研制的数控变频电动石油钻机出口到美国等国家。目前,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初具规模,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50%: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近三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区域创新发展的特色产业
四川资源丰富,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靠科技创新。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放在推动优势资源开发上,增加资源附加值,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一是加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世界最大的钒钛新材料基地。成功研发钒氮合金,打破了国际技术权威关于我国不可能实现的断言;掌握氯化法钛白生产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联合技术封锁。去年攀钢集团钒钛产业销售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力度,着力壮大优质粮油、畜牧、果蔬、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林竹、水产、茶油、桑茧丝、花卉等特色产业。去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43户.实现增加值约占全省工业的20%。通过技术创新,饮料食品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我省猪肉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40%,白酒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利税占四分之三。三是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强做大中医药产业。积极推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组建了国家中药安全l生评价、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等7个研发中心。近年来,有78个中药新药获准生产,80多个中药新药获准临床试验。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激发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
四川是人口大省,人才汇集。我们着眼于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重点抓了政策引导、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并制定了24个配套文件。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转换科研院所内部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多种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对9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分别重奖了50-100万元。去年12月隆重表彰奖励了10名“杰出创新人才”。狠抓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施星火富民工程和农民工培训工程,近两年培训了1000万人次,人力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在我国迈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非常英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和这次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成功经验,以加强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努力把四川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