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之兴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7日,从巫溪县城出发,沿着蜿蜒山路一路向西,来到凤凰镇木龙村。
  木龙村距巫溪新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3.8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有408户、1428人,但常年在家的不到200人。
  群山環抱之中的木龙村,白墙红瓦的民居鳞次栉比依山而立,通村公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山上的柚子树密密匝匝,青葱成林,更有繁花点点,闪烁其间。
  就在3年前,木龙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9.2%,村容村貌更是破败不堪,如今却恍若世外桃源,流连其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昔日的贫困落后村,到“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木龙村仅用3年时间便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图谱。
  为了探寻木龙村的振兴奥秘,记者进行了蹲点调研。


  清晨,阳光洒在木龙村便民服务中心的院坝里。
  三三两两的人们从会议室进进出出,忙着布置会场。
  “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今天下午我们要组织一场院坝会,给妇女们发点小礼物,动员她们明天都来参加文艺晚会。”木龙村党支部书记胡述奎说。
  看着眼前这些忙前忙后的党员,很难想象木龙村党支部的头上曾经顶着“后进帽”。
  2015年,由于党员年龄普遍偏大、致富能力不强、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木龙村党支部被凤凰镇党委确定为后进基层党组织。
  如何甩掉“后进帽”?带着丝丝牵挂和浓浓乡情,当年65岁、曾在其他乡镇当过主要领导干部的胡述奎退休回村并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这便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那时候,胡书记经常带着其他村干部来家里走访,听我们的意见。胡书记让我们大胆地说,我还真没客气,说了不少问题。”三组村民吴绪金告诉记者。
  村干部通过走访,对全村问题进行了“把脉问诊”,开出三剂“药方”:一是结合村情实际,科学制订党支部整顿转化工作方案;二是优选村“两委”班子,大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梯度培养,成功引回3名本土优秀人才,同时迎来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三是组织村里的38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村里的大小事务。
  经过一年多努力,木龙村党支部完成了整顿转化。“现在村里的党员和村干部又接地气又热心,比如负责联络我的党员胡述权,不仅平常主动帮助村民打扫卫生,到了柚子生长的季节,更是挨家挨户地给我们送遮光袋,这要是以前我想都想不到。”吴绪金对党员们的变化称赞不已。


  成片的柚子树密布在木龙村连绵的群山上。
  站在木龙村观景台上眺望,这一片片绿色的柚子林,既是靓丽风景,又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宝贵资源。
  2014年,木龙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6200元,被确定为整村推进扶贫村。
  导致木龙村贫困的主因有二:一是“空巢现象”严重。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无力从事农业生产,种地基本上是靠天收。二是一些村民思想保守。村民多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单一,没有特色产品,增收困难。
  面对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村干部认识到,特色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源头活水。
  木龙村“两委”通过召开20余次党员、群众会议,促进村民转变思想,带动农户发展蜜柚1800亩,并邀请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帮助48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引进隆国花卉苗木公司,流转土地1200亩,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向金凤凰农业有限公司入股65万元,帮助2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
  “村干部刚动员我们栽柚子树的时候,我还真没什么信心。考虑再三,我只栽了50来棵树苗。2017年,有30%左右的柚子树挂果,一个柚子按10元钱的价格算,差不多能收入2000多元钱。等再过两年,柚子树全部挂果后,多的不敢说,年收入达到1万元不是问题。”三组贫困户胡德先同记者算起账来,笑逐颜开。
  “你看嘛,我现在柚子收入2000多元,2头猪卖了1500多元,在村里的产业项目基地务工又挣了4000元,去年底就已经脱贫摘帽了。”胡德先激动地说。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变化大的不仅是木龙村村民的收入。
  目前,全村硬化公路16.5公里,通畅率达95%;新修田间便道12公里、田间沟渠3100米,基本实现了到户有水泥路、田间耕作有便道。村里还引来自来水,铺设到户管道4100米,基本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巴适’啊,发展柚子产业不像从前种地那样要天天去管护,干活轻松了,路也修好了,雨天不脏鞋,幸福感是满满的。”胡德先开心地说。


  木龙村之美,在于一份宁静中的灵动、古朴中的淡雅。
  采访的第二天恰遇下雨,站在观景台上,眺望雨中朦朦胧胧的绿意,大有洗净凡尘、荡涤人心之感。
  来到二组一户农家小院,60岁的向家秀正忙着给满院的花花草草浇水。桂花树、铁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盆栽正吐露出新芽。在十几种花草的装扮下,向阿姨家俨然成了一个小花园。
  “我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来清扫院坝,打理院里这些花花草草。环境好了,不仅自己看着舒服,也乐了邻里,美了乡村。”向家秀笑眯眯地说。
  “以前的环境可不像现在这样,房前屋后就是大家倒垃圾的地方。冬天还好,夏天蚊子、苍蝇就在垃圾堆上打转。”提起过去的垃圾问题,向阿姨直摇头。
  针对这个问题,木龙村在全村5个地点放置大型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
  然而,转变村民的卫生观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仅要开会动员,胡述奎还亲自上门去村民家扫地。   “胡书记看到哪家的院坝脏了,拿起扫把就去打扫,群众看到书记来帮自己扫地,不好意思,就会自觉地扫地了。”向阿姨说。
  书记带头,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也落实了包片责任制,每个党员负责联系8—10户村民,每天对其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对卫生状况差的,党员带头扫干净,用行动转变村民的卫生观念。
  木龙村还将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实行门前承包责任制,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半年组织开展评比,通过自荐、投票表决,选出“十星级文明户”。
  现在,木龙村完成了320户农户“一厕三改”,帮助15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搬迁了8户贫困户。
  “十星级文明户”余文华感慨道:“现在,村里的坏境可一点都不比城市里差。”
  垃圾治理好了,生态环境也上了一个档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成为木龙村的真实写照。
  “你看这条路上的桂花树,就是前两天才栽的,桂花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开花又香,我们从这里路过都是种享受啊。”村主任刘啟选说。
  如今,木龙村已栽种树木7万多棵,显著提升了木龙村的“颜值”,木龙村也因此获得了“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和“全国绿色村庄”荣誉称号。


  绿意盎然的木龙村,美的不仅是风景,更有内在的文化积淀。
  木龙寨、狮子包、老虎岭、庙梁子、手攀岩、犀牛包……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古老的故事。历经岁月的打磨和风雨的侵蚀,它们依然在这里延续着厚重的生命力。
  山顶的木龙寨,破败不堪,但却是村“两委”特意保留下来的文物。“几百年的历史,我们不能把传统放弃了,该保留的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胡述奎说。
  木龙村不仅重视保护传统文化,还很重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几年,木龙村积极实施文化工程,挖掘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明,让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来,跳起来,今天大家的热情很高哦!”领舞的大娘热情地说。每天晚上7点至9点,木龙村的一些村民就会聚集在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文化广场上跳“坝坝舞”。
  尽管舞姿并不专业,但是翩翩起舞的村民们,让人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
  位于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里的农家书屋,也是村民的好去处。每到6月份,村里还会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
  留住乡愁,就是让远方的游子有所念想。就像在外打拼多年、后来回乡发展的廖姚军说的那样:“在外挣再多的钱,总有一天还是想回家,这里才是落叶归根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让我觉得越来越精彩。”
  调研札记

行走在振兴的田野上


  从主城区辗转到木龙村,一路上,我都在沉思。
  老实说,我是带着问号走进木龙村的:像木龙村这样的僻远村庄,有没有必要振兴?能不能够实现振兴?
  刚抵达木龙村,从观景台上眺望全村,我的内心是震撼的,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竟然如此美丽。
  走进村民家里,一个又一个现实中的感人故事,让我的内心感受到越来越多的震撼:党组织和党员们的改变,贫困面貌的改变,卫生习惯的改变,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变……木龙之变,最终促成了木龙之兴。
  采访中,我从村民嘴里听得最多的名字就是“胡述奎”。在向家秀家采访时,她多次说:“胡书记年纪大了,身体是个大问题,但是我真心希望书记能再多干几年。我虽然不能出多少力,但我对村里最大的支持,就是坚决服从村‘两委’的决定!”原来,只要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工作做到位,就一定能得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可以说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动力。
  吃了多顿农家饭,让我最念念不忘的是吴显美家的饭菜。她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带动不少留守妇女增加收入。“自己富不叫富,带动大家一起富才是真富。”吴显美说。原来,建设美丽家园,让大家共同致富的念想,其实早已像种子一样,埋在了木龙村人的心里。
  采访中,我正巧遇到从重庆主城区洽谈业务回来的廖姚军。作为本土优秀人才,廖姚军与我讲述了他的回乡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我从离乡的那一刻起,就无时不想着回乡的那一天。”现在,不仅他回来了,他还发动了四五个老同学一起回来,做大村里的柚子生意。原来,再偏远的乡村,在这里长大的人,无论在外看到多美的风景,都有一颗归乡的心。
  采访结束时,我再一次登上觀景台眺望木龙村,这一次除了美与震撼,我还感受到了生机与希望,感受到了力量与未来。
  短短的调研采访,不仅为我解开了问号,还让我深受启发。木龙之兴说明,再偏远的乡村都有振兴的价值,再穷的地方都有翻身的可能。木龙之兴还说明一个道理:乡村振兴不能喊口号,振兴的关键在于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在于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观念,在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团结带领村民脚踏实地地干,路在脚下!
其他文献
70年,亿万个你我感恩新中国  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  当在看到李应川一家乔迁新居后过上好日子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他强调,“永远不要失去民心,永远要想着给老百姓办事,共产党要做的就是这个事”。  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揭示着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云阳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世荣荣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要倍加珍惜,再接再厉!”在表彰现场,钟世荣的内心激动不已。  今年5月履新之前,钟世荣在曾是云阳县重点贫困地区之一的清水土家族乡担任了5年多的乡党委书记。  在此期间,钟世荣始终坚守为民情怀,坚持真抓实干,当好群众的“领路人”。在
一个企业进行海外扩张,主要目的一般是要做大做强。但我认为“做长”才是第一位的,把长跑当成短跑来跑,往往会很短命。联想集团在2004财年并购了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并购以前,联想的营业额是29亿美元,电脑业务的净利润为1.4亿美元。并购之后,联想2007财年的营业额达到169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84亿美元。这组数据说明,海外扩张确实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但是,企业的海外扩张,不僅需要一
★攻略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路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需要技术创新支持,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是农村污染治理的难点。重庆将借鉴先进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和做法,一是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二是加快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三是加强农村河塘沟渠疏浚和黑臭水体治理,四是培育农户良好的节水用水习惯,注重试点示范,确保做一批、成一批。  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全市乡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聚居
全面小康的千年夢想即将成真。2020年,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即将成真,中华民族距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近了一步。  “你好,请问是邹盛亿吗?你的快递到了!”  “好的,谢谢,我等会就来拿。”  11月13日中午,家住綦江区横山镇大坪村的村民邹盛亿放下电话,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往横山镇巨龙街开去。邹盛亿的家离快递领取点只有5分钟的车程。  当天一早,他收到了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人大工作者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紧联系、更严作风、更高素质,推动工作与时俱进。以更高的站位坚定人大工作方向  不忘初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牢记党的宗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1934年11月6日傍晚,寒风凛冽,红军长征途中。  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三位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的女红军在军队驻扎休整时,借宿于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  临走时,她们决定把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但老人家说什么也不肯收。于是,一位红军女战士拿出剪刀,她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下,毅然把一条被子剪成了兩半。  她们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了,这半条被子你就收下吧,等革命成功后,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了“九个坚持”的成功经验,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一位來自湖北省贫困家庭的父亲,面对身患白血病的女儿却越来越无能为力,高昂的手术费压得他无法喘息,但他不会放弃治疗女儿,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  2017年4月12日晚,知名足球评论人董路在一个直播平台发布了这则消息,吸引了超过1300万网友的关注,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便筹集到30余万元的爱心捐款。  在这次直播募捐中,董路不断地实时公布收到的善款数目和捐款人,使得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这为今后的
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收藏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只表面缠绕着麻绳的旧书箱。  1939年的一天,一个目光坚定,身穿学生服的年轻人拖着五只装满马列书籍的箱子从上海求学归来,这只旧书箱就是其中之一。  生死、进退、去留、荣辱,抉择关头,初心不改……  这个年轻人最终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一名伟大的红岩烈士,他的名字叫唐虚谷。书中找寻理想 行动彰显意志  “他是精通马列主义的乡巴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