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12日至13日,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目前,世界上明确宣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那么,这些国家的“核按钮”到底是由谁控制呢?
“核按钮”是怎么来的
在普通人的想象中,“核按钮”只是几个提供给最高领导人执行发射核弹指令的按钮,但事实并非如此。“核按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一方面指在一个国家,谁拥有下令发射核武器的最高权力;另一方面则是指一套启动核武器发射程序的制度和装置。
肯尼迪当上美国总统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军方和政府中的一些人要求“惩罚那些俄国人”。由于担心出现未经允许就下达核打击命令等情况,肯尼迪想到了开发“核按钮”,也就是后来的“核手提箱”。这样,美国总统可以把核打击的权力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按钮”由此而来。
美国总统的“核按钮”
美国的“核按钮”手提箱从外表看,与普通皮箱并无区别,不过它重达18公斤,设有复合密码锁,手提箱里面安装有卫星传感器和一本30页的“黑皮书”——核打击计划。在冷战最紧张的时期,这份核打击计划里面有苏联境内1.25万个目标的详细记载。
美国总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个军事助理提着“核按钮”跟着。一旦美国遭遇核打击,军事助理会立即走到总统身边,从手提箱里取出黑色手册,让总统发布核攻击指令。在总统权力交接时,前任总统要在新总统宣誓就职的当天中午把“核按钮”移交给他,新任总统还要接受半小时的“核按钮”使用“培训”。
尽管保管措施严密,美国“核按钮”还是常常被总统们“抛弃”。
福特总统在一次访问巴黎时,下属将“核按钮”忘在了飞机机舱里。卡特总统曾禁止军事助理携带“核按钮”跟他到佐治亚州的农场度假,军事助理只好带着箱子在离总统10公里处的汽车旅馆落脚。还有一次,卡特将“核按钮”的密码卡遗忘在了他的西服口袋里,结果连衣服一起被送进了干洗店,让军事助理紧张万分。老布什有一次在洛杉矶打完网球后就独自乘车离开了,提着“核按钮”的军事助理只得拦下出租车猛追。克林顿1999年在华盛顿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时,也曾将提着“核按钮”的军事助理忘在了大街上。那个可怜的助理提着沉重的箱子一路小跑,追了足足15分钟才赶上总统。
俄“核按钮”差点启用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核按钮”,提着“核按钮”形影不离地跟在总统身边的是一个身穿深蓝色海军制服的军官。
1983年,苏联“核按钮”的照片曾出现在报纸上,但随后,这位摄影者就受到泄露国家机密罪的指控。当“核按钮”被递交给契尔年科时,它还曾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会议室中进行过测试,不过,它接受信号的能力显然不太好,据说只有摆到窗台上才能正常工作。
1991年,苏联解体时,叶利钦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手中接过了“核按钮”。在此后长达8年的总统任职期间,叶利钦从未让“核按钮”离开过身边。例外只有一次,那就是1996年他接受心脏手术期间,暂时将“核按钮”交给了当时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手术结束后,叶利钦从麻醉中苏醒过来,就立即收回了“核按钮”。
俄罗斯的“核按钮”还真差点启用过一次。那是在1995年1月25日清晨,俄罗斯西北边境的3个军事雷达站同时发出警报:一枚核导弹正从挪威境内向俄罗斯飞来!值班将军立即启动核武器指挥系统,分别向总统叶利钦、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通报。叶利钦立即启用了“核按钮”。
就在发射指令即将下达之际,雷达站传来消息:根据测定,导弹的落点是接近北冰洋的挪威海域,而不是俄罗斯。原来,这是一枚挪威科学家从事极光研究试验用的火箭。
英法:“核按钮”藏在地下城
英国的“核按钮”由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全体成员共同控制。一旦英国遭到攻击,由首相组成的战时领导班子将决定是否动用核武器发起还击。
据悉,英国的“核按钮”也不像美俄那样整天伴随着总统,而是藏在一座“地下城”中。这座占地达99.6公顷的地下城就建在英格兰一个废弃矿井里。地下城里从酒吧到地铁一应俱全,设施完备。一旦核战爆发,包括女王在内的王室成员、首相内阁及4000名公务员,将以最快速度在短短4分钟的“核战预警时间”内,通过一条长约0.9公里的地下隧道抵达这里避难。英国的“核按钮”就存放在这座地下城的一个名叫17区的地方。
在30多年的冷战中,这座地下城一直被英国政府视为最高机密,直到2004年,首相布莱尔才终于承认了它的存在。
与英国相似,法国的“核按钮”也是设置在一个名叫“朱庇特”的核指挥中心里。
“朱庇特”修建于戴高乐时代,位于巴黎爱丽舍宫地下室里。步入地下通道,走道两侧是一间间小办公室,发生危急情况时,政府的有关人员就来这里办公。这些房间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神秘的“朱庇特”就隐蔽在其中。据说,“朱庇特”与总统的私人房间连接起来。墙上装有两扇滑动门,拉开门,便可以看见3块接收屏幕和一组开关——这便是法国的“核按钮”。
印巴:集体掌握“核按钮”
印度核力量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机构——核管理局政策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由总理、内务、外交、财政和国防部长及国家安全顾问等组成,总理担任主席。政策委员会是印度唯一有权动用核武器的机构。尽管印度从来没有正式宣布其“核按钮”究竟掌握在谁手里,但人们普遍猜测,总理应当掌握着印度的“核按钮”。2003年1月,印度还成立了统帅三军核力量的“战略核司令部”,具体负责战略核力量的指挥和控制。
2009年11月27日晚,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宣布向总理吉拉尼移交核武器控制权,引起世界关注。实际上,按照巴基斯坦法律,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巴基斯坦总统虽然名义上掌管着“核按钮”,但真正的控制权却在巴基斯坦国家最高指挥委员会、战略计划局和战略部队司令部三个部门手里。是否发动核打击,取决于国家最高指挥委员会12位高级将领和专家们的决定,而不是巴基斯坦总统或总理。
中国也是一个核能发展大国,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一系列确保核安全的有效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恐怖分子和跨国犯罪组织获取、非法贩运核材料,甚至制造核恐怖事件的风险不容忽视。有核国家除了要管好自己的“核按钮”,还要应对更为复杂的核安全形势,避免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楚天都市报》2010.5.8
“核按钮”是怎么来的
在普通人的想象中,“核按钮”只是几个提供给最高领导人执行发射核弹指令的按钮,但事实并非如此。“核按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一方面指在一个国家,谁拥有下令发射核武器的最高权力;另一方面则是指一套启动核武器发射程序的制度和装置。
肯尼迪当上美国总统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军方和政府中的一些人要求“惩罚那些俄国人”。由于担心出现未经允许就下达核打击命令等情况,肯尼迪想到了开发“核按钮”,也就是后来的“核手提箱”。这样,美国总统可以把核打击的权力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按钮”由此而来。
美国总统的“核按钮”
美国的“核按钮”手提箱从外表看,与普通皮箱并无区别,不过它重达18公斤,设有复合密码锁,手提箱里面安装有卫星传感器和一本30页的“黑皮书”——核打击计划。在冷战最紧张的时期,这份核打击计划里面有苏联境内1.25万个目标的详细记载。
美国总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个军事助理提着“核按钮”跟着。一旦美国遭遇核打击,军事助理会立即走到总统身边,从手提箱里取出黑色手册,让总统发布核攻击指令。在总统权力交接时,前任总统要在新总统宣誓就职的当天中午把“核按钮”移交给他,新任总统还要接受半小时的“核按钮”使用“培训”。
尽管保管措施严密,美国“核按钮”还是常常被总统们“抛弃”。
福特总统在一次访问巴黎时,下属将“核按钮”忘在了飞机机舱里。卡特总统曾禁止军事助理携带“核按钮”跟他到佐治亚州的农场度假,军事助理只好带着箱子在离总统10公里处的汽车旅馆落脚。还有一次,卡特将“核按钮”的密码卡遗忘在了他的西服口袋里,结果连衣服一起被送进了干洗店,让军事助理紧张万分。老布什有一次在洛杉矶打完网球后就独自乘车离开了,提着“核按钮”的军事助理只得拦下出租车猛追。克林顿1999年在华盛顿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时,也曾将提着“核按钮”的军事助理忘在了大街上。那个可怜的助理提着沉重的箱子一路小跑,追了足足15分钟才赶上总统。
俄“核按钮”差点启用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核按钮”,提着“核按钮”形影不离地跟在总统身边的是一个身穿深蓝色海军制服的军官。
1983年,苏联“核按钮”的照片曾出现在报纸上,但随后,这位摄影者就受到泄露国家机密罪的指控。当“核按钮”被递交给契尔年科时,它还曾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会议室中进行过测试,不过,它接受信号的能力显然不太好,据说只有摆到窗台上才能正常工作。
1991年,苏联解体时,叶利钦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手中接过了“核按钮”。在此后长达8年的总统任职期间,叶利钦从未让“核按钮”离开过身边。例外只有一次,那就是1996年他接受心脏手术期间,暂时将“核按钮”交给了当时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手术结束后,叶利钦从麻醉中苏醒过来,就立即收回了“核按钮”。
俄罗斯的“核按钮”还真差点启用过一次。那是在1995年1月25日清晨,俄罗斯西北边境的3个军事雷达站同时发出警报:一枚核导弹正从挪威境内向俄罗斯飞来!值班将军立即启动核武器指挥系统,分别向总统叶利钦、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通报。叶利钦立即启用了“核按钮”。
就在发射指令即将下达之际,雷达站传来消息:根据测定,导弹的落点是接近北冰洋的挪威海域,而不是俄罗斯。原来,这是一枚挪威科学家从事极光研究试验用的火箭。
英法:“核按钮”藏在地下城
英国的“核按钮”由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全体成员共同控制。一旦英国遭到攻击,由首相组成的战时领导班子将决定是否动用核武器发起还击。
据悉,英国的“核按钮”也不像美俄那样整天伴随着总统,而是藏在一座“地下城”中。这座占地达99.6公顷的地下城就建在英格兰一个废弃矿井里。地下城里从酒吧到地铁一应俱全,设施完备。一旦核战爆发,包括女王在内的王室成员、首相内阁及4000名公务员,将以最快速度在短短4分钟的“核战预警时间”内,通过一条长约0.9公里的地下隧道抵达这里避难。英国的“核按钮”就存放在这座地下城的一个名叫17区的地方。
在30多年的冷战中,这座地下城一直被英国政府视为最高机密,直到2004年,首相布莱尔才终于承认了它的存在。
与英国相似,法国的“核按钮”也是设置在一个名叫“朱庇特”的核指挥中心里。
“朱庇特”修建于戴高乐时代,位于巴黎爱丽舍宫地下室里。步入地下通道,走道两侧是一间间小办公室,发生危急情况时,政府的有关人员就来这里办公。这些房间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神秘的“朱庇特”就隐蔽在其中。据说,“朱庇特”与总统的私人房间连接起来。墙上装有两扇滑动门,拉开门,便可以看见3块接收屏幕和一组开关——这便是法国的“核按钮”。
印巴:集体掌握“核按钮”
印度核力量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机构——核管理局政策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由总理、内务、外交、财政和国防部长及国家安全顾问等组成,总理担任主席。政策委员会是印度唯一有权动用核武器的机构。尽管印度从来没有正式宣布其“核按钮”究竟掌握在谁手里,但人们普遍猜测,总理应当掌握着印度的“核按钮”。2003年1月,印度还成立了统帅三军核力量的“战略核司令部”,具体负责战略核力量的指挥和控制。
2009年11月27日晚,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宣布向总理吉拉尼移交核武器控制权,引起世界关注。实际上,按照巴基斯坦法律,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巴基斯坦总统虽然名义上掌管着“核按钮”,但真正的控制权却在巴基斯坦国家最高指挥委员会、战略计划局和战略部队司令部三个部门手里。是否发动核打击,取决于国家最高指挥委员会12位高级将领和专家们的决定,而不是巴基斯坦总统或总理。
中国也是一个核能发展大国,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一系列确保核安全的有效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恐怖分子和跨国犯罪组织获取、非法贩运核材料,甚至制造核恐怖事件的风险不容忽视。有核国家除了要管好自己的“核按钮”,还要应对更为复杂的核安全形势,避免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楚天都市报》2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