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

来源 :水泵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展现状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原国营高邮水泵厂)成立于1956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经济开发区,是国家二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系原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大口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的专业企业,原江苏省机械工业重点企业。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各种给水泵数据统计并结合叶片强度分析,给出一种高速给水泵高强钢叶片厚度设计许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鉴于高比转速离心泵叶轮扭曲的叶片曲面给其三维造型带来的困难,本文结合CAD强大的二维绘图能力与CREO强大的曲面造型功能,能高效、准确地实现离心泵叶轮三维造型。以叶轮水力图为基础,在CAD软件中,参考叶片工作面与背面坐标数值分别绘制叶片轴面截线,并对数据有误的个别点进行调改,以保证轴面截线的光滑性;将CAD截线导入至CREO软件中便可精准、快速完成叶轮三维造型。为了实现三维造型的精准性,需将叶片曲面前盖板、后盖板、出口边分别延伸2~3 mm,再采用合并曲面的方法对叶片前盖板、后盖板及出水边进行修型,进而绘
反应堆冷却剂泵(主泵)是确保核电站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关键动力设备之一,安全级别为核一级。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需对多项参数进行监测,其中,EM3305N转速传感器和TM1151N前置放大器用于湿绕组电机主泵的转速监测。本次配机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传感器在湿绕组电机主泵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可用性,并在实际运行中解决相关的问题,最终完成配机试验工作。
本文介绍了方家山核电工程多台主给水泵润滑油系统进水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从可能漏入水分的各个部件开展分析排查,依据漏入水分的化学分析结果以及泵轴承解体情况,确认泄漏点来源于压力级泵自由端机封,最终确认了机封与轴承间泵壳密闭设计的不合理。借助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制定了泵壳优化方案,通过在泵壳体开呼吸孔方案进行了故障处理。泵组重新投运后,连续多次对润滑油取样确认缺陷已消除。对密闭泵壳开呼吸孔的优化手段为类似高温泵泵壳的设计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核电站辅助冷却水泵原泵壳材料为高镍铸铁,随着运行时间加长,泵壳等过流部件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且无法修复。本文通过对双相不锈钢材质进行介绍并与高镍铸铁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双相不锈钢材料泵壳在辅助冷却水泵上应用的优点,并对其在核电站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某核电厂常规岛分离水泵为立式两级离心泵,其泵轴和螺栓已连续在用8年。在2019年期间,共发生3次中段螺栓断裂和2次泵轴断裂事件。泵轴断裂引起水泵电流报警,导致机组功率波动。本文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检测和金相试验等方法,对泵轴和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离水泵的泵轴运行和受力情况,对泵轴的断裂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断裂问题的分析处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针对某多级离心泵机组振动超标导致的运行故障问题,通过解析振动信号及泵组的结构设计,得出该故障与以泵组叶轮叶片通过频率BPF (叶频)为主导特征的流体诱导振动有关,并可能受部件结构频率、轴承支承刚度等因素的影响。现场在泵轴承箱体与底座之间焊接拉筋,提高轴承的支承刚度,改变部件的固有频率,降低BPF的振动能量。为彻底解决此故障问题,优化泵体、轴承箱体、转轴等部件结构,避免部件的固有频率接近叶频而引起共振。本文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措施可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KSB公司出口海外某项目的多台立式中开泵,在现场变频调试运行时出现振动超标问题,影响了泵组的正常使用。运用ANSYS软件对泵组进行模态分析,判断振动原因是泵组存在共振问题。通过对电机座结构进行改进,降低了泵组的固有频率,使其避开共振频率范围,从而减小了泵组的振动。
为分析叶轮流道结构对泥泵内部流场及壁面磨损的影响,在原叶轮造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叶轮出口形状及叶片型线,提出了4种叶轮造型,并对5种造型进行欧拉-欧拉固液两相流瞬态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叶轮内部流场、壁面压力以及壁面剪切力,定性选择一种流场更均匀、壁面压力与剪切力较低的新叶轮造型,并引入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追踪原叶轮和新叶轮内的颗粒轨迹,同时对比分析原叶轮与新叶轮的壁面平均磨损率及原叶轮在工程中的实际磨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轮的磨损位置大致相同,磨损集中在叶片
在对模型泵进行性能试验过程中,模型泵进口截面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将直接影响试验测量的精度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某型号模型泵试验管路中不可避免的采用闸阀来控制管道的流量与压力,而上游管道中的阻流件会引起管道内流态畸变,从而对模型泵进口截面内的流动产生影响。本文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采用三个指标对不同截面流动状态进行描述。首先研究了闸阀开度对模型泵进口截面流态的影响,并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其次,针对三种典型的流动调整器对比研究了不同流动调整器对下游管道流态畸变的改善程度,为后续改善模型泵进口流动状态、尽量削弱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