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盲目追求引进外来树种,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甚至对整个物种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反思我们存在的失误,让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唱主角将成为一种必然。本文将以陕南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应用为例,对乡土树种唱主角,园林绿化重特色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字:乡土树种;主角;园林绿化;特色;陕南乡土树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为贯彻落实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陕西描绘了“科技强,经济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十二五宏伟蓝图,在城镇化快速演进中,植树造林园林绿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绿化事业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促进生态平衡、调整产业结构中演奏绿色乐章,增强“肺腑”功能,彰显朝阳产业的勃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乡土树种遭遇尴尬
由于绿地系统规划与绿化树种选择存在一定误区误判,误导绿化建设步入迷茫困境,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绿化理念不够科学成熟。
思想支配行动。特别是决策者的思想观念影响全局与长远,热衷于外出参观,考察学习 ,受发达地区影响,以求新求洋为时尚,盲目追求欧美风格,南国风情,力求上档次,新奇美,短平快,直接引种外地树品。没有充分认识到植物不仅是创造舒适生活环境而随意改变和破坏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种扎根于当地固有自然与风土文化,构筑区域文明的生命体。有些绿化规划设计者为了迎合长官意志盲从心理,在绿化设计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少用或不用乡土树种,或因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对乡土树种的树形、树姿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性缺乏深度了解,因此不敢把乡土树种应用到绿化设计中去。
二、绿化行为易模仿跟风 。
受诸因素影响,石泉县过去在植树造林热潮中,大量引进普及的北方泡桐树、法国梧桐等繁盛一时已悄然隐身,引种的南方植物也因“弱不禁风”耐不得严寒而成效不佳。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引种的外来树种导致千城一面,千树一色,绿化“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品种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三、乡土树种被忽视受冷遇。
乡土树种是指长期自然分布在一定区域的原生树品,而非迁移引种的物种。经过漫长的自然淘汰与环境选择,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环境相适应而自然传播稳定生长的树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多样性、观赏性、珍贵性、经济性,是构建当地森林群落不可替代的主体,在美化环境中应该扮演主角。
由于偏重引进新品种或外地苗木,忽视乡土树种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乡土树种开发力度不够,育苗工作滞后 ,苗源没有形成市场,繁育乡土树种收益差,加之,有些绿化工程片面追求进度,违反了植物的客观生长规律,大量反季节栽植,导致苗木成活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突出。乡土树种应用难,深居冷宫鞍马稀。
乡土树种在陕南地区城乡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位于秦巴腹地安康西部的石泉县,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种类众多的乡土树种开发应用潜力大,代表陜南地区推广研发的试验田。
1、地理环境石泉县地处陕南中部(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之间),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地形北高南低呈“两山夹一川”之势。
2、气候条件。石泉气候为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常有寒潮、霜冻、大风、浮尘天气和伏旱发生。年均气温14.6 C,降水量888毫米,日照时数18小时,无霜期240天。
3 、植物资源:全县有树种共51科,87属,134种。其中用材林树种68种,经济林树种35种,观赏树种7种,其它24种,针叶林树种12种,阔叶林树种98种。
4、 石泉县具有开发潜力的乡土树种。根据绿化树种选择标准,经调查研究,反复筛选,石泉县园林绿化木本植物有76种,其中乡土树种木本植物59种(乔木40种、灌木15种、藤本4种),四季常绿的桂花、枇杷、香樟、松柏、水沙、山楂、铁夹木、八果茴、多种竹类等极具绿化景观开发应用推广价值。
5、近年来,石泉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优秀旅游县城为抓手,强化规划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通过籽种繁育、苗木培植,发展乡土树种500余亩,广泛用于城镇、景区、道路绿化,绿化面积3000多亩,切实增强了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与综合功能, 为保护传承秦巴地区生物基因库,丰富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乡土树种在担负着美化功能、防护功能及生态功能的同时,在建设山水园林城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推广不力,应用不广,成效不显,特色不亮等问题,开发利用任重道远,应采取系列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开发应用。
1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对乡土树种保护利用的评估认知。
乡土树种的群落结构稳定,能持久发挥综合效益,有利于体现乡土气息和自然韵味,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具有生态安全性,独特优越性。保护乡土树种,塑造区域特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重新评估乡土树种的综合价值,增强知名度与影响力,提高保护和利用的自觉性积极性。在城镇市政、绿地、广场、公园、景区等建设中首选乡土植物栽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让人们了解、认识乡土植物, 促进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和推广。
2 、开展乡土植物的资源普查, 建立乡土物种资源库 。
相关政府部门要牵头集中多方力量, 有计划地开展全县乡土植物资源的深入调查、收集、保存并建立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 对不能确定的树木花草要做好性状特征记录, 拍下照片, 请专业人员做出鉴定,尽量使调查的结果准确、全面, 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积极应用乡土树种,稳定丰富遗传多样性, 使基因资源持续利用。
3 、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推进综合开发应用。
1)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从规划、设计、审批上把关, 制定乡土树种发展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绿化建设中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提高乡土树种在城镇绿化中的比例。
2)建立苗木基地,营造示范林。对开发潜力大,零星散长的乡土树种,加强选优、基因保存、品种培育、良种扩繁、造林技术保障等工作,科学合理选择林场、苗圃进行苗木培育,确保适地适树造林绿化质量。
3)出台优惠政策, 壮大乡土树种产业。坚持绿化美化并举,经济价值与景观价值相结合,大力实施乡土树种苗圃扶持项目,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苗圃种植本地木本植物,加大乡土树种政府采购力度,培育乡土树种苗木市场, 培育绿化企业,促进乡土树种步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不断驯化出适合于园林绿化的乡土树种。加快乡土树种产业化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城镇增绿。
4 )加强乡土树种园林绿化科研。园林企业在立足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苗木培育等业务的基础上,应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强化科研与技术攻关,产学研用相结合,做大做强园林企业。积极主动与西北农林大学等对接,在引种驯化、乡土树种推广、病虫害防治、项目申报等方面,整合资源,合理配置,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和谐发展。
唱响乡土树种主旋律,彰显地方文化新特色。越是民族的,独特的,才是世界的。 陕南石泉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和栽培种植历史,植树护绿,栽花种草,蔚然成风。至今保存着127棵古树名木,楸树坝、银杏沟、栎树梁、桂花湾,松树垭、红花坪等许多地名皆以树而称。乡土树种积淀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着巴楚民俗文化与地域风情,印记着人们的淳朴情感与美好期盼。在建设生态文明、园林环保城镇进程中,挖掘与乡土树种相关的传统文化, 用乡土植物来塑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特异性,地域性, 突出特色, 突显个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积极意义。如果在道路绿化中,两旁枇杷相伴,树下茶树护卫,庭院慈竹摇曳,公园桂花、八果茴飘香。。。。。陕南绿化特色与乡土风情留给人们的石泉印象是多么的深刻与惬意。
参考资料:
安徽林业 、陕西林业、石泉县志、
石泉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基础资料
胡先亮《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
关键字:乡土树种;主角;园林绿化;特色;陕南乡土树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为贯彻落实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陕西描绘了“科技强,经济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十二五宏伟蓝图,在城镇化快速演进中,植树造林园林绿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绿化事业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促进生态平衡、调整产业结构中演奏绿色乐章,增强“肺腑”功能,彰显朝阳产业的勃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乡土树种遭遇尴尬
由于绿地系统规划与绿化树种选择存在一定误区误判,误导绿化建设步入迷茫困境,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绿化理念不够科学成熟。
思想支配行动。特别是决策者的思想观念影响全局与长远,热衷于外出参观,考察学习 ,受发达地区影响,以求新求洋为时尚,盲目追求欧美风格,南国风情,力求上档次,新奇美,短平快,直接引种外地树品。没有充分认识到植物不仅是创造舒适生活环境而随意改变和破坏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种扎根于当地固有自然与风土文化,构筑区域文明的生命体。有些绿化规划设计者为了迎合长官意志盲从心理,在绿化设计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少用或不用乡土树种,或因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对乡土树种的树形、树姿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性缺乏深度了解,因此不敢把乡土树种应用到绿化设计中去。
二、绿化行为易模仿跟风 。
受诸因素影响,石泉县过去在植树造林热潮中,大量引进普及的北方泡桐树、法国梧桐等繁盛一时已悄然隐身,引种的南方植物也因“弱不禁风”耐不得严寒而成效不佳。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引种的外来树种导致千城一面,千树一色,绿化“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品种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三、乡土树种被忽视受冷遇。
乡土树种是指长期自然分布在一定区域的原生树品,而非迁移引种的物种。经过漫长的自然淘汰与环境选择,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环境相适应而自然传播稳定生长的树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多样性、观赏性、珍贵性、经济性,是构建当地森林群落不可替代的主体,在美化环境中应该扮演主角。
由于偏重引进新品种或外地苗木,忽视乡土树种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乡土树种开发力度不够,育苗工作滞后 ,苗源没有形成市场,繁育乡土树种收益差,加之,有些绿化工程片面追求进度,违反了植物的客观生长规律,大量反季节栽植,导致苗木成活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突出。乡土树种应用难,深居冷宫鞍马稀。
乡土树种在陕南地区城乡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位于秦巴腹地安康西部的石泉县,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种类众多的乡土树种开发应用潜力大,代表陜南地区推广研发的试验田。
1、地理环境石泉县地处陕南中部(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之间),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地形北高南低呈“两山夹一川”之势。
2、气候条件。石泉气候为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常有寒潮、霜冻、大风、浮尘天气和伏旱发生。年均气温14.6 C,降水量888毫米,日照时数18小时,无霜期240天。
3 、植物资源:全县有树种共51科,87属,134种。其中用材林树种68种,经济林树种35种,观赏树种7种,其它24种,针叶林树种12种,阔叶林树种98种。
4、 石泉县具有开发潜力的乡土树种。根据绿化树种选择标准,经调查研究,反复筛选,石泉县园林绿化木本植物有76种,其中乡土树种木本植物59种(乔木40种、灌木15种、藤本4种),四季常绿的桂花、枇杷、香樟、松柏、水沙、山楂、铁夹木、八果茴、多种竹类等极具绿化景观开发应用推广价值。
5、近年来,石泉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优秀旅游县城为抓手,强化规划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通过籽种繁育、苗木培植,发展乡土树种500余亩,广泛用于城镇、景区、道路绿化,绿化面积3000多亩,切实增强了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与综合功能, 为保护传承秦巴地区生物基因库,丰富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乡土树种在担负着美化功能、防护功能及生态功能的同时,在建设山水园林城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推广不力,应用不广,成效不显,特色不亮等问题,开发利用任重道远,应采取系列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开发应用。
1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对乡土树种保护利用的评估认知。
乡土树种的群落结构稳定,能持久发挥综合效益,有利于体现乡土气息和自然韵味,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具有生态安全性,独特优越性。保护乡土树种,塑造区域特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重新评估乡土树种的综合价值,增强知名度与影响力,提高保护和利用的自觉性积极性。在城镇市政、绿地、广场、公园、景区等建设中首选乡土植物栽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让人们了解、认识乡土植物, 促进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和推广。
2 、开展乡土植物的资源普查, 建立乡土物种资源库 。
相关政府部门要牵头集中多方力量, 有计划地开展全县乡土植物资源的深入调查、收集、保存并建立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 对不能确定的树木花草要做好性状特征记录, 拍下照片, 请专业人员做出鉴定,尽量使调查的结果准确、全面, 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积极应用乡土树种,稳定丰富遗传多样性, 使基因资源持续利用。
3 、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推进综合开发应用。
1)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从规划、设计、审批上把关, 制定乡土树种发展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绿化建设中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提高乡土树种在城镇绿化中的比例。
2)建立苗木基地,营造示范林。对开发潜力大,零星散长的乡土树种,加强选优、基因保存、品种培育、良种扩繁、造林技术保障等工作,科学合理选择林场、苗圃进行苗木培育,确保适地适树造林绿化质量。
3)出台优惠政策, 壮大乡土树种产业。坚持绿化美化并举,经济价值与景观价值相结合,大力实施乡土树种苗圃扶持项目,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苗圃种植本地木本植物,加大乡土树种政府采购力度,培育乡土树种苗木市场, 培育绿化企业,促进乡土树种步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不断驯化出适合于园林绿化的乡土树种。加快乡土树种产业化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城镇增绿。
4 )加强乡土树种园林绿化科研。园林企业在立足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苗木培育等业务的基础上,应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强化科研与技术攻关,产学研用相结合,做大做强园林企业。积极主动与西北农林大学等对接,在引种驯化、乡土树种推广、病虫害防治、项目申报等方面,整合资源,合理配置,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和谐发展。
唱响乡土树种主旋律,彰显地方文化新特色。越是民族的,独特的,才是世界的。 陕南石泉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和栽培种植历史,植树护绿,栽花种草,蔚然成风。至今保存着127棵古树名木,楸树坝、银杏沟、栎树梁、桂花湾,松树垭、红花坪等许多地名皆以树而称。乡土树种积淀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着巴楚民俗文化与地域风情,印记着人们的淳朴情感与美好期盼。在建设生态文明、园林环保城镇进程中,挖掘与乡土树种相关的传统文化, 用乡土植物来塑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特异性,地域性, 突出特色, 突显个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积极意义。如果在道路绿化中,两旁枇杷相伴,树下茶树护卫,庭院慈竹摇曳,公园桂花、八果茴飘香。。。。。陕南绿化特色与乡土风情留给人们的石泉印象是多么的深刻与惬意。
参考资料:
安徽林业 、陕西林业、石泉县志、
石泉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基础资料
胡先亮《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