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門舊樓多——據政府統計,本澳樓齡30年或以上的舊樓逾4,838幢,按過往資料推算,當中約六成約2,900幢為住宅樓宇,其中七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樓宇僅100多幢,其餘約2,700幢為七層以下的唐樓。
澳門長者多——2018年年終總人口為667,400人,當中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11.1%,達74,081人,更值得關注,若以澳門本地人口作基數(扣除居於本澳的外僱及外地學生),老年人口的比例更高達13.5%,去年本澳老化指數按年上升1.1個百分點至84.1%,已連升第22年。
上落樓梯是長者最大難題
不少居住在唐樓的老人家均向筆者反映,多年來靠著辛勤努力和省吃儉用供完一層舊式唐樓,生活本來過得不錯,亦習慣了社區的生活環境,但隨著年紀漸大、行動越見不便,由於上落樓梯時關節受壓力是平地的三、四倍,長者如要經常上落樓梯,變相令他們的關節功能更快退化;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而言,上落樓梯才是最困擾他們生活的大難題!
甚至有長者如非必要的覆診等,寧願長期不出門,生活質素、身心均大受影響。筆者過去也曾跟進過不少個案,長者本身身體十分壯健,但因為意外跌倒或急病原因無法正常走動,子女有能力的只好急急為他們租電梯單位搬出去,無能力的變相要在唐樓單位“坐牢”,要靠社福機構上門送飯及護理服務過活,覆診等也要靠社福機構協助上落樓梯,生活質素和自理信心大大降低。
有唐樓被排除在公屋政策外
然而,在本澳的房屋政策中,居於唐樓的長者因擁有物業,完全被排除在社會和經屋政策之外,也無能力再購買私人樓宇。特區政府儘管一直強調關注老齡化社會,且提出“原居安老”(記住並非“原區安老”),但對於居於唐樓出入不方便的長者,至今仍無任何實質支援。
筆者在街上也多次遇到長者主動上前反映,要推動政府出台協助居住唐樓長者的房屋政策或設備支援,當中不少目前仍然十分健行,但也生怕未來體力下降,甚至出現跌倒急病時無法出行。
為此,筆者除一直通過各種渠道,要求政府在公共房屋政策中,應接納有唐樓但出行不便的老人家租用社屋或購買經屋,甚或參考香港房協,推出只租不賣,根據長者入住年齡作一次性付款的長者公寓,讓長者享有租住權直到百年歸老,當然細節可以再細則商討,確保制度不被濫用且能協助真正有需要的長者。
加電梯代步器唐樓也可無障礙
另一種解決辦法,就是解決老人家上落樓梯難的問題。為此,筆者在擔任都更委員初期,已提交正式文件,期望政府有關部門參考鄰近地區,推動資助舊樓安裝電梯的計劃,協助有條件的舊樓加裝電梯,不單解決長者出入問題,也能大大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
例如,早在2015年,臺北市為解決極為困擾長者的每天出入上落樓梯的問題,讓長者能夠有開心、方便和有尊嚴地在原居安老,推出了“老舊公寓增設電梯全國首創簡易補助方案”,協助居住在低層舊樓的長者能以一條龍的簡便手續,在原居的舊樓加裝電梯,申請大廈最高可獲300萬台幣(約78萬澳門元)的補貼。
必須承認,澳門環境更狹窄,本澳能安裝電梯的舊式低層樓宇畢竟僅有少數,但筆者近日了解到,位於荷蘭園的一座五層高的唐樓去年底成功安裝了“樓梯代步器”,用更簡單的方式解決了老人家在唐樓原居安老的上落樓梯大難題。其原理是將現時唐樓樓梯扶手的位置換成代步器的軌道,使用時只需拍卡再站上台板,按掣就可上落樓梯,台板不使用時會自動摺疊,不會阻礙樓梯。唐樓樓梯雖狹窄,但代步器使用時,旁邊也有足夠空間供其他人正常上落,且各段樓梯的代步器均可獨立使用。
代步器安裝簡單使用靈活減爭議
該大廈代步器設備連安裝約40萬元,由業主自行集資,沒有任何資助,安裝時間僅需三、四天。大廈有10個單位,全部業主均同意安裝,但由於並非每個單位都有老人家,故只有一半單位夾錢。因設備要拍卡使用,沒有夾錢的住戶將來夾錢就可使用,這種彈性可減少爭議。
據推動該大廈安裝代步器的鄧婆婆憶述,安裝前因自己獨居於三樓,上落樓梯十分吃力,故每日只能出入一次,每天出門前都要想好整天的行程和工作,中間也只能在朋友店舖休息,不能回家。即便如此,因為每天仍要上落樓梯,關節狀況並不理想,且要用拐杖出入,當時也十分憂心最終是否要入住老人院。但去年底安裝“代步器”後,不單出入自由了,心情開朗了不少,加上不用再上落樓梯,連關節狀況也大大改善,現在已不需要用拐杖了。
鄧婆婆要求筆者協助將案例向社會分享,讓居於唐樓出行不便的長者也能夠解決上落樓梯的問題,也期望政府能夠有政策協助和資助有需要的唐樓和長者安裝相關設施,方便更多居住唐樓的長者解決出行問題。
原居安老口號要有實質政策配套
筆者已親身試用過該代步器,使用簡單且感覺穩定,加上相關技術在內地發展多年已經成熟,且接合後僅十多厘米闊,即使在最窄的樓梯也不會有阻礙,確實是不少舊樓長者解決上落樓梯的好選擇。
澳門都市更新進展緩慢是不爭事實,其他地方的經驗亦顯示,重建進程永遠追不上樓宇老化的速度,故各地政府都推出政策推動舊樓做好樓宇的保養維修減緩老化,同時也會鼓勵和資助舊樓加裝電梯和代步器,方便長者出行和改善生活質素。如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提供安裝電梯一條龍申請和最高300萬及200台幣(78萬及52萬澳門元)的補貼;北京市今年也推出政策,對舊樓安裝升降機或代步器分別每部資助64萬及8萬元人民幣。
澳門作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之一,財政資源充裕,除一直喊出“原居安老”的政策口號,是時候要走多一步,提出貼地一點的具體政策,協助唐樓老人家實現無障礙出行,這也是下任特首必須關注的重點民生問題之一!
澳門長者多——2018年年終總人口為667,400人,當中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11.1%,達74,081人,更值得關注,若以澳門本地人口作基數(扣除居於本澳的外僱及外地學生),老年人口的比例更高達13.5%,去年本澳老化指數按年上升1.1個百分點至84.1%,已連升第22年。
上落樓梯是長者最大難題
不少居住在唐樓的老人家均向筆者反映,多年來靠著辛勤努力和省吃儉用供完一層舊式唐樓,生活本來過得不錯,亦習慣了社區的生活環境,但隨著年紀漸大、行動越見不便,由於上落樓梯時關節受壓力是平地的三、四倍,長者如要經常上落樓梯,變相令他們的關節功能更快退化;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而言,上落樓梯才是最困擾他們生活的大難題!
甚至有長者如非必要的覆診等,寧願長期不出門,生活質素、身心均大受影響。筆者過去也曾跟進過不少個案,長者本身身體十分壯健,但因為意外跌倒或急病原因無法正常走動,子女有能力的只好急急為他們租電梯單位搬出去,無能力的變相要在唐樓單位“坐牢”,要靠社福機構上門送飯及護理服務過活,覆診等也要靠社福機構協助上落樓梯,生活質素和自理信心大大降低。
有唐樓被排除在公屋政策外
然而,在本澳的房屋政策中,居於唐樓的長者因擁有物業,完全被排除在社會和經屋政策之外,也無能力再購買私人樓宇。特區政府儘管一直強調關注老齡化社會,且提出“原居安老”(記住並非“原區安老”),但對於居於唐樓出入不方便的長者,至今仍無任何實質支援。
筆者在街上也多次遇到長者主動上前反映,要推動政府出台協助居住唐樓長者的房屋政策或設備支援,當中不少目前仍然十分健行,但也生怕未來體力下降,甚至出現跌倒急病時無法出行。
為此,筆者除一直通過各種渠道,要求政府在公共房屋政策中,應接納有唐樓但出行不便的老人家租用社屋或購買經屋,甚或參考香港房協,推出只租不賣,根據長者入住年齡作一次性付款的長者公寓,讓長者享有租住權直到百年歸老,當然細節可以再細則商討,確保制度不被濫用且能協助真正有需要的長者。
加電梯代步器唐樓也可無障礙
另一種解決辦法,就是解決老人家上落樓梯難的問題。為此,筆者在擔任都更委員初期,已提交正式文件,期望政府有關部門參考鄰近地區,推動資助舊樓安裝電梯的計劃,協助有條件的舊樓加裝電梯,不單解決長者出入問題,也能大大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
例如,早在2015年,臺北市為解決極為困擾長者的每天出入上落樓梯的問題,讓長者能夠有開心、方便和有尊嚴地在原居安老,推出了“老舊公寓增設電梯全國首創簡易補助方案”,協助居住在低層舊樓的長者能以一條龍的簡便手續,在原居的舊樓加裝電梯,申請大廈最高可獲300萬台幣(約78萬澳門元)的補貼。
必須承認,澳門環境更狹窄,本澳能安裝電梯的舊式低層樓宇畢竟僅有少數,但筆者近日了解到,位於荷蘭園的一座五層高的唐樓去年底成功安裝了“樓梯代步器”,用更簡單的方式解決了老人家在唐樓原居安老的上落樓梯大難題。其原理是將現時唐樓樓梯扶手的位置換成代步器的軌道,使用時只需拍卡再站上台板,按掣就可上落樓梯,台板不使用時會自動摺疊,不會阻礙樓梯。唐樓樓梯雖狹窄,但代步器使用時,旁邊也有足夠空間供其他人正常上落,且各段樓梯的代步器均可獨立使用。
代步器安裝簡單使用靈活減爭議
該大廈代步器設備連安裝約40萬元,由業主自行集資,沒有任何資助,安裝時間僅需三、四天。大廈有10個單位,全部業主均同意安裝,但由於並非每個單位都有老人家,故只有一半單位夾錢。因設備要拍卡使用,沒有夾錢的住戶將來夾錢就可使用,這種彈性可減少爭議。
據推動該大廈安裝代步器的鄧婆婆憶述,安裝前因自己獨居於三樓,上落樓梯十分吃力,故每日只能出入一次,每天出門前都要想好整天的行程和工作,中間也只能在朋友店舖休息,不能回家。即便如此,因為每天仍要上落樓梯,關節狀況並不理想,且要用拐杖出入,當時也十分憂心最終是否要入住老人院。但去年底安裝“代步器”後,不單出入自由了,心情開朗了不少,加上不用再上落樓梯,連關節狀況也大大改善,現在已不需要用拐杖了。
鄧婆婆要求筆者協助將案例向社會分享,讓居於唐樓出行不便的長者也能夠解決上落樓梯的問題,也期望政府能夠有政策協助和資助有需要的唐樓和長者安裝相關設施,方便更多居住唐樓的長者解決出行問題。
原居安老口號要有實質政策配套
筆者已親身試用過該代步器,使用簡單且感覺穩定,加上相關技術在內地發展多年已經成熟,且接合後僅十多厘米闊,即使在最窄的樓梯也不會有阻礙,確實是不少舊樓長者解決上落樓梯的好選擇。
澳門都市更新進展緩慢是不爭事實,其他地方的經驗亦顯示,重建進程永遠追不上樓宇老化的速度,故各地政府都推出政策推動舊樓做好樓宇的保養維修減緩老化,同時也會鼓勵和資助舊樓加裝電梯和代步器,方便長者出行和改善生活質素。如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提供安裝電梯一條龍申請和最高300萬及200台幣(78萬及52萬澳門元)的補貼;北京市今年也推出政策,對舊樓安裝升降機或代步器分別每部資助64萬及8萬元人民幣。
澳門作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之一,財政資源充裕,除一直喊出“原居安老”的政策口號,是時候要走多一步,提出貼地一點的具體政策,協助唐樓老人家實現無障礙出行,這也是下任特首必須關注的重點民生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