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永鸣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gr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给荆永鸣所出的第一本书写了序言。那本书叫《心灵之约》,是一本散文集。二十多年后,我这是第二次为荆永鸣的书作序。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要写的,是纪念永鸣的意思,因为永鸣已经离开了我们。永鸣小我七岁,是我的一个从煤矿里走出来的小老弟。按理说,我应该走在永鸣前头,他应该在我后面向我招招手才对。然而不承想,他不等向我招手,就一个人先自扬长而去,来了个一去不回头。这个老弟,哥对你可是有意见哪!
  二○一六年夏天,由永鸣和他的妻子齐凤珍轮流驾车,带着我、我妻子和我孙子,行程两千多公里,到内蒙古乌海的煤矿作家朋友温治学那里住了几天。那次我们约定,到二○一九年夏天,我们再到乌海草原,和当地的作家们见面,聊天,喝酒。永鸣没能如约前往,还不到二○一九年夏天,刚到二○一九年的春天,他就走了。没有永鸣相伴,我心情黯然,那里我是不会再去了。我和永鸣多次一块儿出行,至于一块儿出行过多少次,恐一时难以数清。从矿区到沿海,从国内到国外,从年轻到年老,我们在一路同行中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以后再也不能和永鸣一块儿出行了。人生几十年,交往的圈子就那么大,每个人的朋友都是有限的。一个朋友能交到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觉得相亲相近,这样的好朋友更是有限。永鸣就是我的有限的好朋友之一,每每想起他来,我都心里一沉,情绪好一会儿缓不过来。
  在给永鸣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序时,记得在序的最后,我向永鸣提了一个建议,建议他不要老写散文了,转向写一下小说试试。我说出的理由是,一个人的生命有限,经历有限,不可能有太多的散文资源供我们开发利用。因为散文要以自己为主要人物,纪实性比较强,写起来比较受局限。而小说可以虚构,可以想象,天地似乎更广阔些。永鸣,展开你想象的翅膀,飞得更远些吧!序里除了这个建议,还有一些话我没说出来,那就是,看永鸣所写的东西,我觉得他有写小说的天赋和潜力,倘若写起小说来,说不定在创作方面会更有前途。
  永鸣听从了我的建议,果然从写散文转向写小说。出于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感觉是否准确,也是出于对永鸣的创作满怀期望,我对他的小说格外关注。最初,永鸣尚未发表的小说和已经发表的小说,每一篇我都看,看了就对他说说我的看法。永鸣的小说先是发在《阳光》上,接着发在《北京文学》上,后来就陆陆续续登上了《十月》和《人民文学》等刊物。就这样,永鸣的文学创作一步一步地从煤矿走到了北京,又从北京走向了全国。时间到了二○○五年,孟繁华先生主编一套名曰“短篇王”的文丛,我把荆永鸣推荐给孟繁华先生,希望他能把荆永鸣的小说集编入文丛。当时孟繁华先生对荆永鸣的小说看得还不多,荆永鸣的创作还未能进入他的视野,他说看看吧。结果他一看,就认为荆永鸣的小说不错,遂把荆永鸣的短篇小说集《外地人》列入文丛之一种。从此,孟繁华先生不仅对荆永鸣的小说多有好评,还把永鸣引以为很好的朋友。
  《外地人》这本书,是永鸣所出的第一本小說集。他的小说之所以能很快得到读者的喜爱、专家的好评,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与他一出手就写了“外地人”系列小说、切准了时代的脉搏不无关系。我们的创作不是时髦的产物,但肯定是时代的产物,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处在一个大变革、大流动、大移民、大迁徙的时代,打工潮风起云涌,亿万新移民大军浩浩荡荡涌进城里讨生活,冲垮了原有的二元对立城乡壁垒,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了崭新的社会景观和人文史诗。这种变迁,在中国历史上是真正的前所未有、史无前例。对于这种抄底般的社会变革,似乎每个人都受到了冲击,都不能置之度外。不仅大批外地人如同在激流中“摸着石头过河”,连一些久居城里的坐地户,似乎也有些坐不住马鞍桥。永鸣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写出了外地人形形色色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创造了新的文学景观。
  永鸣不仅写了“外地人”系列短篇小说,他后来所写的一系列中篇小说,还有长篇小说,几乎都是以外地人为审美书写对象。拿北京来说,北京的作家众多,身为外地人的作家也不少,但像荆永鸣这样,持续地塑造外地人的形象,我想不起还有哪一个。如果说荆永鸣是独树一帜,恐怕也不为过。拿我自己来说,我也是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我来北京的时间比永鸣还长得多,所接触的外地人也有一些,可我除了写过十几篇“保姆在北京”的系列小说,远不如永鸣写外地人写得丰富、复杂、深刻。
  这是因为永鸣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内心。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到和永鸣的交往。不知是我害了永鸣,还是成就了永鸣,反正自从我与永鸣所在的煤矿集团公司签了一纸合同,把永鸣签成了煤矿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永鸣就偕妻子到北京来了,一边开小餐馆,一边坚持写作。据我所知,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内,永鸣和妻子先后在北京的三个地方开了餐馆。说来让我惭愧,惭愧得甚至有些心疼。在永鸣开餐馆期间,多次召集我和一帮作家朋友到他的餐馆吃饭、喝酒。我们做得像“吃大户”一样,呼啦来了,喝得酒足,吃得饭饱,抹抹嘴巴就走人,显得很没人心。后来我才断断续续知道,永鸣两口子抛家舍业,在北京打拼很不容易,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煎熬、太多的委屈。要说深入生活,他们是一竿子扎到底,深入到了最底层,深入得不能再深入。他们何止是深入生活,而是生活在深入他们,一下子深入到他们的心里去了,不想接受都不行。同时,他们和那些打工的兄弟姐妹们爬在一起,滚在一起,同甘共苦,同悲共喜,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永鸣在生活的深井里挖到了煤,同时采到了火。如果只挖到了煤,没有采到火,哪怕你挖到的煤再多,没有火把煤点燃,煤就不能发热、发光。只有在挖到煤的同时,还采到了火,火才能使煤熊熊燃烧,发挥它的巨大能量。煤好比是永鸣挖到的生活素材,火就是永鸣对生活的看法,就是永鸣的思考。他用孜孜以求的思考整理了生活,概括了生活,并提升了生活,才使看似普通的生活焕发出艺术的光芒。同样的道理,永鸣的创作既找到了自我,又超越了自我,放飞了自我。一个人创作如找不到自我,就找不到出发点,容易云里雾里,迷失方向。如果局限于自我呢,也容易犯经验主义的毛病,拘泥于写实。永鸣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了“每个人都是外地人”的精神性命题,既写出了人性的个性,又写出了人性的共性,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我们怀念或纪念一个作家朋友,最好的办法是重读他的作品。是的,永鸣英年早逝,我们再也读不到他的新作品了,只能回过头来,重读他以前的作品。重读之际,幽冥之中,我们的感觉跟以前会大不一样,除了悠远感、沧桑感、厚重感,还有一种类似神圣的感觉。
其他文献
腌 菜  霜降过后  我们还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当一柄镰刀放倒整个秋天  寒流又将布满伤痕的人间  推上风口浪尖  善用盐的母亲毫不犹豫  用一块饱经风霜的河石  压住了  一腔浮出水面的心事  雨 诗  如果天空倒立  雨向上行走  洪水就会退出村庄  而泥石流就会聚回山顶  如果时间倒流  雨水经过我时  就会打开我的身体  苍老就会从一侧 逃出  如果我的另一侧是一个婴儿  他应该是刚刚来到
期刊
繪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期刊
濃浓墨香溢煤海
期刊
大地的灯盏  我一生的路途有多远  她的遥望就有多远  我一生的愿望有多高  她的仰望就有多高  冬天了,只有那些喜鹊  还留守在我的老家  把远方的好消息告诉我们  把生活的姿态教给我们  她们站在光秃秃的大树上  给我们的生活添柴,加油  把一盏盏明亮的灯盏  高高举到蓝天上  使我走在异乡杂乱寒冷的生活里  温暖而明亮  那个夏日的黄昏  那个夏日的黄昏,我们围坐在小院  炊烟已慢慢消散,清
期刊
壯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期刊
王玉荣,一位朴素、谦和、平凡得让人往往难以一下记住的女性,一位兢兢业业、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矿山的女性,一位把全部的精力和熱情奉献给企业文化建设的女性。了解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在喧嚣的生活状态下,在林沼般的生存环境中,居然有这样一汪清泉水,如镜子一般明澈……  品艺轩是西山煤电文联活动的场所。每逢周末,这里总是聚集着许多书画爱好者,还有聘请来的老师和一些讲学授艺的书画大家。这里,是生发
期刊
暮色渐起的时候,河水不再喧哗了。夕阳的余晖落在河面上,闪着幽暗的光泽。  我来自万里之遥的长江之滨,一脚踏进这条河流,心绪起伏不定,抬眼看去,隐约之中,天和地的距离好像不再那么遥远了,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到天空的穹顶。风,轻柔地掠过水面,缓缓地升起来,丝丝缕缕拂过我的脸颊和脖颈。河面薄雾浮动,河水流动的节奏和韵律透出迷离的声响,仿佛唱诗班那悠扬的魔音注入我的肌肤,环绕于骨骼和灵肉之间。  这就是莱茵河
期刊
我曾零零星星读到过徐迅的一些散文作品,每每被那些富有灵性的篇章俘获。这回看到《响水在溪——徐迅散文自选集》,较为集中地阅读他的散文作品,还是第一次。缓缓地翻动书页。那些浸润了山光水色的文字便漫了过来。我被作家营构的散文世界感染了。  徐迅的散文是情怀之作。作为有着乡村背景的城市人,徐迅保持着对故土、对亲情深厚的眷恋。他散文创作的触须,始终连接着那一片曾经哺育过他的土地和乡村,并借以构筑了作家心中的
期刊
“爸爸会做面了”!女儿将我做的油泼面图片发到家族群里,立刻引起不小的轰动,兄弟姐妹侄子外甥纷纷点赞。  我是安徽人,喜欢吃米饭。老婆是陕西人,喜欢面食。我长的瘦,她长的胖。我喜欢吃肉,她喜欢吃素;我喜欢咸,她喜欢辣;我喜欢酱油,她喜欢醋。我大学毕业分到陕北煤矿工作,食堂里经常做面食,看着一尺多长、两指宽的面条顿时没了胃口,看着周围人呼哧、呼哧地吃的正香,我非常茫然,要了一碗面,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期刊
一  午后四点的阳光静静地照在街面上,几只麻雀在地上蹦蹦跳跳地觅食。老梅半躺在自家小超市外的竹椅里,一边悠闲地喝茶,一边看他新婚的妻子秀云正在弯腰给一个老人称红枣。她那一对饱满的大奶半掩半露,老梅心里一阵激动。想年过半百的自己又摊上比自己小了十岁、依然像一朵鲜花的女人,老梅的心里惬意极了。  老人走后,秀云喜滋滋地走到他跟前,弯下腰小声说:“刚才秤红枣时,我搁在九两上,少给他一两红枣。”  “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