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婉约,含蓄蕴藉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江怀古(其一)
  马 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 仰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了《楚江怀古》五律三章。这是其中的第一篇。
  这一首诗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首联是说,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秋风摇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这种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象,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此时此地,诗人听见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看见的是江上漂流的木兰舟。“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九章·涉江》),诗人泛游在湘江之上,见景怀人,屈原的歌声仿佛在叩击他的心弦。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颔联是说,猿猴在洞庭湖畔的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颈联是说,黄昏殆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辽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蒼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这一联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还是清微婉约的。
  同是用五律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太原早秋》),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旅夜书怀》),都是所谓“高华雄厚”之作。而马戴此联的风韵有显著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恰恰反衬出诗人远谪他乡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零乱彷徨。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已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万千了。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约”四字标榜此诗的艺术风格,确实独具一格。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尾联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全诗风格清微婉约,感情细腻低回。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进。”马戴的这首《楚江怀古》,可以说是晚唐诗歌园地中一支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其他文献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
西双版纳  莽莽苍苍的大森林  一望無垠的“地中海”  滚滚滔滔的澜沧江  环绕大地的金玉带  袅袅婷婷的小“依哨”1  擦亮眼球的俏美眉  灵灵巧巧的新竹楼  摄入镜头的都是爱  每一棵树木都豪爽热情  每一朵鲜花都流光溢彩  每一滴流水都引吭高歌  每一位“比侬”2都欢乐开怀  “糯乐多”3的天籁之音声声呼唤  “远方的客人,欢迎再来!”  1傣语:姑娘。  2傣语:朋友  3傣语:傣族神话中
【文题呈现】  请以“了不起的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了不起”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平凡,(优点)突出”;二是“重大,严重”。第一层含义指向多样,不平凡、优点突出的人、事、物都可成为写作对象。第二层含义一般用于否定句中,比如“压力没什么了不起”“失败没什么了不起”“对手没什么了不起”。在这道题目中,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这是一首秀美的山水抒情诗,作于康定元年(1040),即诗人任襄城县知县期间。诗人通过对鲁山山中绮丽风光的赞美,表达出对大自然深深的迷恋和热爱。  首句便道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适与野情惬”,这种山野风光的情调,多么投合我的心意。但诗人满足的快意由何而升呢?“千山高复低”,
物理又小测验了。  不过,這一次批改的方式,老师却颇有些新意,他想“撒手”让同学们来改,阅卷之前,还给这次阅卷冠上了“小组合作”这样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也就是说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换着改,这样也就避免了自己改自己的情形。  试卷发下来了,发给我的一份测验卷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的。我拿过试卷,便仔细地改起来。说实在的,他答得也真是有些像模像样的,但总是有那么三四个地方的三四个字,改变了整个句子原来的意思,按要
可能是我比较顽皮吧,从我记事起,大人们就说我是一个假小子。再加上父母也一直把我当男孩子养,所以我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个假小子啦。  平时,我喜欢跟男孩子玩,跟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郊游爬山,一起吹牛扯皮,以致常常忘记回家吃饭。每当此时,妈妈就会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假小子!”我把两手一摊,得意地回答道:“那要问你自己呀。”我的话把妈妈气得牙痒痒。  本以为我会像男孩子一样一直这么疯下去,可是最
古人云“汝果欲为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若要学生写出思想新颖、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把功夫更多地用在作文之外,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生活中,到书堆中去看、去听、去嗅、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谓有了“眼中之竹”,才会有“心中之竹”,然后才可能有“手中之竹”,只有到生活和书本中汲取养料,酝酿思想,才能真正学会作文。所以,我們要引导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学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痛苦,寄托了作者对国势衰颓的深沉忧虑,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感慨深沉。  上片用对比的手法抒写两次赏梅的不同心情。“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意思是说过去年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三”是自然数的“三”,但“三”又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数,更多的时候它指的是“许多”。孔子曾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里的“三”指的便是“许多”乃至“无限”,“举一反三”意思就是能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更多事情。更著名的是老子说过的那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借“一”“二”“三”这三个简单的数字,描述了“道”生万物,从少
灯光聚集在舞台中央,圆形的光斑之上是自信大方的我,眉梢止不住染上喜悅,嘴角上扬,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举在胸前的奖状熠熠生辉,心头的温暖,令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明媚的春天;笔直的腰杆,让我真正体会到,我也可以顶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时光荏苒,悄然无声,闭目沉淀心情,脑中浮现出姥爷高大的身影。他拄着拐杖,慈祥地微笑,一步,一步,徐徐走来。  姥爷的眉心再次拧成一个疙瘩,他严厉地瞪着我,随即抬起那根雕花拐